汉中地区猕猴桃野生资源分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1-09-28 19:17张照光敖义俊郭菲郑其峰肖卫华章彦宏刘玉红
果农之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汉中猕猴桃发展

张照光 敖义俊 郭菲 郑其峰 肖卫华 章彦宏 刘玉红

猕猴桃属于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原产于中国,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陕西省的秦巴山区,该区也是我国重要的野生猕猴桃资源库。猕猴桃作为经济栽培最早起源于新西兰,1904年从中国成功引进到该国,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完成了由引种—野生驯化—人工栽培—世界性产业的发展历程。近50年来,猕猴桃消费人群逐年递增、市场缺口不断增大,因此各国竞相发展,截至2020底世界猕猴桃面积420万亩,产量450万吨。栽培面积较大的主要是中国、意大利、新西兰、智利、法国等国家,其中中国栽培面积290万亩,产量229万吨,主要集中于陕西、河南、四川、湖北、贵州等省份,规模全球第一。

“十二五”期间,汉中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倍增计划,组织相关专家对汉中发展猕猴桃产业可行性进行了科学论证,并确定了发展方向,制定汉中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2014年陕西省一号文件《关于现代果业发展规划》再次将汉中纳入秦岭南麓新建猕猴桃基地核心区,提出并计划建设猕猴桃基地20万亩。至此汉中猕猴桃再次成为了除柑橘之外的又一种重要经济果树,开始在全市范围进行重点推进发展,为汉中果业突破发展、促进结构调优和产业升级打下扎实基础。笔者着重对汉中猕猴桃野生资源分布、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

1 汉中野生猕猴桃资源分布与保存现状

1.1 分布现状

据调查,汉中野生猕猴桃主要分布于秦巴中、低山区,涉及74个行政村,1000千米2范围内分布成年野生猕猴桃34.9万架,约1.9万亩,产量约0.68万余吨。分布有8个野生猕猴桃种,即中华猕猴桃、软枣猕猴桃、京梨猕猴桃、葛枣猕猴桃、狗枣猕猴桃、四萼猕猴桃、黑蕊猕猴桃、城口猕猴桃等,其中中华猕猴桃约占90%以上。从果肉颜色区别有绿肉、黄肉和红肉三种类型,其中绿肉类型及数量占90%以上,黄肉型和红肉型所占比例不足总量的10%。近年来,出现的多个优良品种绝大多数都是从野生变种选出,比如红肉猕猴桃(软枣猕猴桃的红色类型,群众称其为红阳桃)、大果中华猕猴桃、放射状红心果肉猕猴桃、白肉猕猴桃、黄肉猕猴桃等。从分布的环境气候因素看,秦巴山区野生猕猴桃适宜生长的区域,海拔500~3700米均有分布,但以海拔900~1300米内分布最多。从分布的立地条件看,因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其分布呈现出浅山分布零星,深山成片集中,人口密集地少,无人区较多,早阳坡、晚阳坡或半阴半阳的环境分布多,正阴坡或正阳坡分布少,近沟槽地分布多,山梁分布少等特点。

1.2 保存现状

近年来,秦巴山区的野生猕猴桃资源减少和遗失量很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布规模、密度及面积逐年下降;其次是原有品种数量减少,一些存量较少的品种濒临消失或已经消失,如红肉品种,其野生种已经找不到了,形势令人堪忧。据抽样调查后纵向分析,较1981年的产量和规模,现在的资源储量不足当时的三分之一,特别是近十年来递减幅度较大。究其原因:一是人为破坏。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实际上被大多数地方的多数人执行成了“开荒种树或毁林种树”,对一些浅山区猕猴桃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另外就是当地群众的不正确采摘方式,如砍树采果等。二是自然淘汰。主要是物种间的生存空间竞争,优胜劣汰,自然淘汰。三是自然灾害及病虫危害造成死亡。

2 汉中猕猴桃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1 汉中猕猴桃发展的历史及经验教训

汉中猕猴桃的规模化栽培发展的历史较短,确切地说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人工栽培,属于近年来新兴的一个年轻产业。在 “八五”期间,城固县率先开展猕猴桃的品种选育和引种试栽工作,1991年人工栽培获得成功后,1993年开始规模发展,到1998年汉中猕猴桃面积发展到2.8万亩,主要集中在城固县,主栽品种为秦美、海沃德、亚特等。2000年前后,受全国猕猴桃滞销影响,汉中猕猴桃产业在这场“寒潮”中损失惨重,90%的果园处于失管状态,一直持续近10年,基本上全军覆没。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品种单一,盲目发展。受效益驱动,各地大干快上,不分地域,不讲品种搭配,栽培品种95%以上为秦美猕猴桃,为日后猕猴桃产业的衰退埋下了重大隐患。二是重栽轻管,重数量轻质量,品质逐年下降,导致销售价格连年下降,每千克仅0.7~0.9元,销售价格持续低迷,严重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三是滥用果实膨大剂,实际上果实膨大剂在猕猴桃生产上应用是成功的,具有显著的提质增产作用,但是果农为了追求“更高产”,在生产过程中肆意加大使用浓度,是标准浓度几倍甚至十几倍,果实变成巨型果,产量提高了,但是果实果肉粗、味淡、香味消失,酸甜失调,口感变差,极易腐烂,销路越来越差。四是早采早卖现象越来越严重。对于任何果树来说,适时采收是果实品质的重要保证,果商和果农都想盲目抢占市场,卖个好价钱,其结果就是未成熟的果实流入市场,造成“汉中猕猴桃不好吃”的极坏影响。五是产业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产业在发展,却没有重视专业技术团队配备,也没有配套的技术服务体系为产业发展把脉、保驾护航。因此,汉中猕猴桃产业表现出抗风险能力差,导致了产业的“短命现象”。

2.2 汉中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近10年来,全市各产业基地县区抢抓机遇,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建园要求,积极主动多措并举整合资源,迅速掀起了又一次猕猴桃发展热潮。

2.2.1 科學论证,稳步发展 在借鉴以前失败的经验教训、本轮发展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从选址规划、品种选择、栽培模式以及服务体系等方面先行先试,使产业发展有了方向、有了目标,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扎实基础。截至2020年底全市猕猴桃面积达10万亩,产量15万吨,综合产值达9.8亿元。面积产量主要集中在城固县、洋县、勉县等,主栽品种有徐香、翠香等,其他零星栽植的还有黄金果、红阳、海沃德、金艳、脐红、秦美等。

2.2.2 “以企业为龙头,大户为主体”的发展模式 汉中市在本轮猕猴桃产业发展中积极汲取教训,避免家家户户填鸭式发展。发展之初就引入了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在积极盘活土地流转的同时,广泛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发展。近两年,在工商资本介入和省市县各级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个体老板积极踊跃,如汉中新天地、浙江余氏、汉中弥珍、陕西禾和、好滋润等多家企业及合作社扎根主产县城固,先后流转土地6000余亩,建成了原公猕猴桃现代产业园区和三合猕猴桃现代产业园区,带动了城固及周边县区猕猴桃产业的蓬勃发展(图1)。

2.2.3 财政项目扶持 近年来,省市结合汉中猕猴桃产业发展实际,每年列支专向资金用于发展猕猴桃产业。省级财政从2009年开始对汉中猕猴桃产区新建一亩给予200元补贴,从2015年起汉中市财政也对新建园予以每亩500元的专项补贴,为汉中猕猴桃发展注入“强心剂”。政府在加大专项建设资金扶持的同时,积极招商引资拓宽融资渠道,先后引入社会资金7500余万元参与猕猴桃产业发展。通过项目带动,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协会及果农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规模扩张。

2.2.4 多措并举,促优发展 一是开展新技术引进培训,先后聘请省内外知名猕猴桃专家及关中猕猴桃种植经验丰富的果农来城固讲学、培训、指导,组织技术骨干和种植大户“走出去”参观学习,大大提高了栽培管理水平。二是推行高标准建园及标准化生产技术。以《陕西省优质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为依据,坚持“适地适栽、改良土壤、科学规划、统一标准、栽管并重”的建园标准,大力推广一干两蔓树形培育、多芽少枝修剪、人工授粉等栽培管理实用新技术,全面提升猕猴桃作务水平。三是抓示范园建设,按照“六统一”(统一建园标准、统一栽培品种、统一作务流程、统一技术规范、统一采摘时间、统一品牌包装)要求,建成标准化栽培示范园700亩,通过科技示范园建设,对现有猕猴桃老果园改造以及新园建设均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3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汉中猕猴桃围绕“高起点、标准化、专业化、现代化” 的发展思路和理念,取得了卓越成效。但是,在调查中仍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有关部门重视。

3.1 乱引种苗

由于本地尚没有正规的种苗繁育基地,也没有良种种源,因此新建果园在种苗引进过程中随意乱引乱调现象十分突出。很多新建果园调入的种源是从关中猕猴桃产区果农那里收购来的,既不能说清来源,更不能保质量安全,极易造成品种不纯和带病引种问题。

3.2 栽培品种混乱

调查发现,现有猕猴桃栽培品种竟有十多个,部分种植户对于发展什么品种心里没底,绝大多数是跟风而上盲目发展。比如前几年城固县跟风引进红阳成片建成了200多亩,由于溃疡病几乎全部毁园。先后引进的翠香、黄金果、红阳、金艳、脐红等在生产中都多少存在一些问题。那么汉中猕猴桃到底应主栽什么品种?这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

3.3 溃疡病发生严重

溃疡病对猕猴桃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目前仍然没有有效防治措施。调查发现溃疡病不仅严重危害红阳、黄金果,而且对其他品种也侵染危害。从危害情况来看,新建的果园比较严重,而十几年的老果园几乎没有!这也说明目前汉中猕猴桃的溃疡病主要是“引进”的。

3.4 技术力量不足

尽管各县区均设有农技服务甚至果业技术服务部门,但是大多均以柑橘为主,而真正懂猕猴桃生产管理技术的科技人员很少,服务产业的能力薄弱,使得一些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不高薪聘请外地技术人员来管理生产,给生产经营户增加了成本。

3.5 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调查中发现,一些善于学科技、用科技、懂技术的老果农,长期以来他们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哪怕是自己掏腰包,也要关注其他产区的发展。如城固县沙河营镇沙河营村的李龙福、刘长明等生产大户,他们的猕猴桃园产量高,亩产在2000千克以上,果个大果形整齐,内在品质上乘。北京、广州一带的果商每年专程来收购他们的果子,且售价均高于周边一倍甚至数倍。这主要得益于新科技的应用,特别是引进更新优良品种、采用了先进的整形修剪和改肥培土技术等。而其他果农大部分仍然沿用20世纪80年代的老技术,亩产1000千克左右,甚至更低,结果数量多、果个小、品质次,因而售价也低。

3.6 任意扩大种植规模

由于汉中猕猴桃发展主要是以工商资本和投资能力较强的老板为主体,因此有过度扩展种植规模的趋势,动辄几百亩甚至几千亩。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适度经营”是支撑从业者持续良性发展的一个铁律,一旦超出投资能力或者经营能力的规模扩展,将会给投资者甚至整个产业带来巨大安全隐患。调查发现,已有个别老板因规模过大出现资金链断裂或管理跟不上的现象。

4 对策及建议

汉中既是猕猴桃野生资源的原产地,也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气候兼有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两个气候类型的特征,区域内生态气候优越,生态环境优美,种植猕猴桃具有果品品质好、上市早等优势。因此,汉中发展猕猴桃具有独特优势。

4.1 抢抓机遇谋发展

当前正处于汉中猕猴桃发展的最佳机遇期,因此应积极利用生态和区位优势,整合资源,狠抓发展,坚定不移地把汉中猕猴桃产业做大做强。特别是汉江沿岸的河滩地带,含沙量适中(猕猴桃的肉质根极喜疏松透气的沙质土壤,而在黏土含量高的田块不易生长),排灌方便,具有发展猕猴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积极研究坡地猕猴桃、生态林下猕猴桃栽培模式及管理技术,大力发展三产融合,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2 塑造品牌,发展精品果业

积极推广果园规范化、标准化栽培与品质提升技术,应用生草栽培(图2)、营养诊断与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蜜蜂授粉等优新实用技术,增施有机肥,提高果品品质(图3),提升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病虫监测与预报系统,加大重大病虫害与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防控力度,积极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组织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扶持创建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开展可追溯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果品卫生质量。以名优特色品种为重点,引导企业开展产品商标注册和品牌的培育、申报、认证、注册工作,扶持企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引导产区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着力培育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果品品牌。保证质量,创注名牌,诚信销售,努力开拓市场,增加果农效益。

4.3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果业生产周期长,发展中切忌盲目冲动,绝对不能一哄而上。选址建园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经营规模要量力而行、适度经营。结合汉中猕猴桃生产现状,尽快落实老树更新和低产园改造技术,完善汉中猕猴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范,提高产业效益,助推汉中猕猴桃发展规模再上台阶。

4.4 调整品种结构,重视栽培管理

积极寻求与关中地区猕猴桃的差异化发展,结合汉中实际,应该在品种搭配上突出早、晚两头,优化品种结构。积极开展引种试验,探索防旱排涝、土壤养护、配方施肥、合理负载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全面提升汉中猕猴桃栽培管理技术水平。

4.5 加快專业技术服务队伍建设

应尽快培训培养一批猕猴桃生产技术人员,充实到产业基地乡镇,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覆盖网络,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采取选派年轻同志到高校或先进地区进行学习深造、聘请猕猴桃知名专家来汉中传道解惑等方式把先进技术、栽培经营理念引进来。

4.6 加强猕猴桃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

一是大力支持大型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二是建立完善良种苗木监管机制;三是加强检疫工作,严防将检疫性病虫害及有害生物引入。

4.7 重视猕猴桃品种选育工作

猕猴桃的绝大多数优良品种都是从野生猕猴桃资源中优选出来的。因此,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汉中野生猕猴桃资源,选育出适应汉中本地的优良品种将是汉中猕猴桃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及时成立市级猕猴桃资源与品种研究机构,承担组织猕猴桃资源保护和新品种选育工作,坚定地走出一条汉中猕猴桃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

4.8 把猕猴桃产业与休闲农业相结合

通过实施生态种植、现代加工、全球营销等多种现代化农业发展策略,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多元化主体,通过“大园区+小业主”的生产组织方式,实现猕猴桃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和景观化,以此来延长和壮大猕猴桃产业效益链,提升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汉中猕猴桃发展
为什么猕猴桃身上长满了毛?
猕猴桃催熟日记
区域发展篇
汉中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养个猕猴桃做宠物(大双色图,排四面)
猕猴桃
[第二十六站: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