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ICT人才培养问题及策略研究

2021-09-30 01:29张乐芳任志宏张迪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9期
关键词:新工科

张乐芳 任志宏 张迪

[摘 要]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新工科”,行业的剧烈变革和技术进步促进了ICT人才从需求数量结构到能力结构的重大变化,这对应用型本科院校ICT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工科”背景下,以ICT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全面分析了ICT行业人才需求、新兴领域人才需求及“生态化”对ICT人才的新要求,通过与行业需求对比,剖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ICT人才培养存在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课程体系与行业脱节、忽视学生行业“软实力”培养,以及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资队伍缺失等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 新工科;ICT;应用型本科教育

[基金项目] 2019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ICT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19BZ065);2019年度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攻关项目“以课程体系重构为抓手,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路径研究——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19BG036)

[作者简介] 张乐芳(1963—),女,陕西蒲城人,硕士,西安欧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研究;任志宏(1968—),男,陕西渭南人,硕士,西安欧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企业信息化、ERP开发及教学管理研究;张 迪(1978—),女,宁夏吴中人,硕士,西安欧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企业信息化及系统开发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9-0056-04    [收稿日期] 2021-05-29

一、ICT行业人才需求

(一)ICT人才市场需求总量大,且人才缺口呈现持续扩大趋势

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显示,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软件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20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超4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81,616亿元,同比增长13.3%[ 1 ]。2020年末,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数704.7万人,比2019年末增加了21万人,同比增长3.1%[ 1 ]。由此可以看出,人才供给已经大幅落后于行业增长,人才缺口持续扩大,且伴随着ICT产业的持续增长,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人才洼地效益日益凸显,ICT人才缺口仍将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图1是近8年来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的增长情况。图2是近8年来全国软件从业人员的变化情况。图中数据显示,行业发展和人才供给均处于持续增长趋势。

(二)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行业招聘难度加大

2020年,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2,758亿元,同比增长10.1%,占全行业比重的27.9%;信息技术服务实现收入49,868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1.9%,占全行业收入比重的61.1%。其中,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5%;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同比增长11.1%;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同比增长10%;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同比增长12%,增速较上年提高4.2%,占全行业收入比重的9.2%。嵌入式系统软件已成为产品和装备数字化改造、各领域智能化增值的关键性带动技术[ 1 ]。

在ICT人才缺口中,相当一部分的人才缺口主要集中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伴随着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政策,行业应用的关注度有了快速提升,尤其是一系列产业资本和风险资金快速进入,领域应用进一步深化,行业细分加速精细化,进一步加大了新兴领域的人才招聘难度。

(三)有行业背景的应用型ICT人才缺乏成为传统企业实现转型的困境

ICT人才供给多集中于平台开发和应用层,对于重点行业的应用型开发人才缺乏针对性,传统行业要实现转型,缺乏同时具备ICT技术背景和行业业务背景的人才,导致传统行业数字化应用存在较大困境。伴随着ICT产业在应用领域的发展,对有行业背景的应用型ICT人才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缺口。ICT人才具有相对较高的进入门槛,对于多数新人而言,从进入企业到可以独立工作往往需要1~2年的适应期。目前,企业从选拔、培养到能够输出价值往往短则持续3~6个月,长则2~3年[ 2 ]。

二、应用型高校ICT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每年大量的ICT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员工共存的尴尬局面,足以说明ICT行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双方的结构性“错位”问题逐步凸显,具体原因如下。

(一)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ICT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用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上与研究型高校实现差异化,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经过分析,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较宽泛,涉及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从而造成行业针对性不强。ICT应用往往要求专业人才具有一定的工作和实践经验,且伴随着行业应用的日渐加深,这一要求日益凸显。同时,行业新人往往只具备技能型基础学习能力,在跨界思维、团队协作、企業文化理解等应用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二)未形成具有行业背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有关行业调查报告显示,ICT行业人才正在由技术驱动型人才需求逐步向业务驱动型人才需求模式转变,因此,需要培养懂业务的ICT工程师和懂ICT技术的业务人才,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三)强调学生的技术“硬实力”而忽视了对学生行业综合“软实力”的培养

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科规范性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加入若干ICT行业前沿技术课程,使学校课程体系与ICT行业前沿技术接轨。然而,由于应用领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教育主管部门很难通过规范的形式要求各个高校在课程体系中体现行业领域的相关课程,此类课程的建设完全取决于各个高校对于行业知识重要性的认知,以及高校本身是否具有行业背景。比如,航空航天类大学对ICT专业的学生会开设航空航天领域的专业课程。而更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不具备特定的行业背景,课程体系同质化严重,强调对学生ICT技术“硬实力”的培养,而缺乏对学生特定行业“软实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新工科
新工科背景下传统计算机专业转型的思考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非电类工科专业《电工电子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新工科形势下发动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对分理念的单片机工程项目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中南大学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