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区:奔涌的暖流

2021-09-30 04:30刘芬欧阳骥
科教新报 2021年35期
关键词:莎莎永州市孤儿

刘芬 欧阳骥

2017年5月,永州市冷水滩区第一所暖阳学校在上领桥中心小学挂牌,专门针对孤儿、事实孤儿等特殊家庭孩子,实行吃、住、学全免费教育。

4年里,社会各界对暖阳生呵护有加,半夜生病了,老师背着去医院;周末想家了,志愿者陪他们玩;成绩落后了,总有老师放弃午休来补课;营养跟不上,每天都有免費的牛奶、水果或零食……

不做形式做模式

8月25日,虽已立秋,永州市的温度还在35度之上,太阳灸烤着大地。上午11点,冷水滩区教育局副局长马一恒开完会,便马不停蹄赶往易家桥小学。这里是6月12日才挂牌的冷水滩区萱娅暖阳学校,今年9月份,该区77名暖阳生将整体入读该校。

“这些凸出来的铁栅容易割到学生,要锯掉;宿舍楼道不平的水泥块要整平,别伤到孩子们;厕所和浴室要分开……”马一恒细致地检查着施工中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快开学了,要加快整改进度,让暖阳生住得舒服、吃得好才能学得好。”他顶着正午的烈日围着校园四处察看,不放过每一间宿舍、走道,汗流浃背。不知不觉已过下午1点,大家都还没有吃午饭。

暖阳生是不幸的,他们有的是孤儿,有的是事实孤儿,都来自极为特殊的家庭。他们也是幸运的,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极力给予关心、关爱,自2017年起,冷水滩区设立暖阳学校,对暖阳生实行教辅资料、生活费、保险费、校服费、学习用品费等全免。

时间回溯到2017年,4月中旬,冷水滩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学校对辖区内5至15周岁的孤儿进行了摸底。5月初,由永州市统战部协调市慈善总会对小学阶段174名孤儿进行入户走访,其中有50名孤儿有就读暖阳学校的意愿。5月31日,冷水滩区暖阳学校在上领桥中心小学正式挂牌。8月初,永州市慈善总会又组织义工和暖阳学校的老师再次深入这50名孤儿家中,与其中43名孤儿的监护人签订了入学协议书。

“不搞形式主义,要真切解决特殊家庭孩子的上学问题,暖阳生在学校吃、住、学都实行全免费。”上领桥中心小学暖阳学校校长田水平告诉记者,这些孩子家庭、生长环境本就特殊,要对他们厚爱一分。

这场暖阳行动,不仅解决了特殊家庭孩子读书的问题,也给前途渺茫的暖阳生送去了照亮前路的未来之光。参照上领桥中心小学暖阳学校模式,6月12日,冷水滩区萱娅暖阳学校在易家桥小学挂牌。

不要感动要行动

“寝室、澡堂、热水系统改造,书包、学习用品,甚至连毛巾、牙刷我们都会准备好。”上岭桥中心小学办公室主任唐湘军清晰地记得2017年的暑假,为了迎接暖阳生,整个暑期学校都在搞改造。

曾同学兄弟俩是一对双胞胎,父亲在农村建房过程中不幸摔死,母亲在家里种田。懂事的兄弟俩本就在上岭桥中心小学读书,每天一放学就急着跑回去帮母亲做农活。2017年9月,学校将他们确定为暖阳生,兄弟俩住进学校,“我没时间接送他们,以前很担心他们路上出事。后来住进学校,吃、住都不愁了,还给孩子发牛奶、水果……”聊起暖阳学校,曾妈妈感激不尽,生活的困苦让这名农村妇女几近绝望,这束“暖阳”不仅解决了儿子读书的问题,也温暖了这个贫寒的家庭。

一年级就来暖阳学校的莎莎(化名),父母双亡,跟随爷爷生活。“我要去打零工,常常把她一个人丢在家里,没办法,这孩子命苦。去了暖阳学校,我能放心做事了。”年迈的爷爷说。

周一丹老师还记得看见莎莎的第一眼,“黑瘦、矮小,营养不良的样子。她不善表达,不敢说、也不会说,甚至问她被谁欺负了都说不出。”说到这,周一丹哽咽了,“没妈的孩子,就穿了一身衣服到学校,连换洗的都没有。”唐湘军给莎莎买来新衣新鞋,早餐常挨着莎莎一起坐,找她聊天。晚上躲在被子哭,老师陪她睡;发烧了,老师送她去医院……有一天,莎莎主动对着唐湘军喊“爸爸”,唐湘军摸了摸她的头,从此,成了她的爸爸。

暖阳生普遍缺爱、缺安全感,周末,其他的学生都回家了。学校便组织暖阳生搞活动,“很多志愿者过来,给我们送礼物,还带我们做游戏。”

带他们去植物园,去红色革命基地、登山……每一次外出,在暖阳生们的世界里,都是难得的旅行。

在唐湘军的电脑里保存着2万多张照片,记录着暖阳生学校生活的点滴,“在他们毕业的时候,制作成毕业手册送给他们。”

被纳入暖阳计划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幸,他们过早承受了生活的苦楚,每个孩子背后的故事都令人动容。所幸的是,有一群人一直在行动,守护、呵护着他们成长,那是奔涌的暖流!

猜你喜欢
莎莎永州市孤儿
永州市大力推进青少年综合实践研学教育基地建设
初春农忙
清单
赵氏孤儿
同类(共4则)
梦鸟
我的第一笔稿费等
轻而易举/神清气爽
儿童村·孤儿
狗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