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南亚互联互通合作离不开地区国家协同努力

2021-09-30 07:04杨进
世界知识 2021年17期
关键词:南亚地区乌兹别克斯坦南亚

杨进

7月16日,“中亚和南亚:地区互联互通的挑战和机遇”高级别国际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舉行。此次会议由乌兹别克斯坦举办,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领导人,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印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沙特、科威特、土耳其等国外长,联合国秘书长,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等分别以线下或视频方式出席。

合作是大势所趋

会议主办国乌兹别克斯坦敏锐地抓住了中亚地区未来合作中一个具有趋势性的议题,将“中亚和南亚地区互联互通”作为会议主题,其具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即:通过中亚和南亚互联互通合作推动地区国家在经济领域进行合作,从而“把整个欧亚大陆变成一个经济发达和繁荣的地方”。

中亚国家独立30年来,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以乌为例,该国不仅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而且在一系列经济和民生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功。米尔济约夫任总统以来,乌改革和开放新政策逐步释放出了新活力,使其在中亚地区成为了国际合作新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在实践中,乌兹别克斯坦也认识到加强中亚与南亚合作对于推动地区发展和促进本国改革开放政策顺利实施具有显著重要性。

事实上,中亚与南亚的合作早已有之,但是过去主要限于相邻的国与国之间,而且各国之间的合作主要是基于地理、历史与文化的联系,在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具有局限性。随着中亚与南亚国家合作关系的深入,一些具体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其中,两个地区之间互联互通水平落后问题已经成为中亚与南亚推进更加广泛的经济合作所遇到的主要障碍之一。

中亚国家地处内陆,缺乏出海口,传统上资金、技术、商品和人才等要素主要通过西、北和东三个方向参与全球市场。该地区与南亚虽然近在咫尺,彼此联系却相对疏离,而南亚的巴基斯坦被认为是离中亚地区最近的、具备优良港口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中亚地区经济体量较大的国家,限制其与南亚国家进行广泛和深入经贸合作的主要问题正是缺乏连接彼此的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

因此,近年来,以乌为代表,中亚各国都在积极参与并推动与南亚地区的交通现代化和一体化进程。很显然,这不仅在情理之中,而且是大势所趋。

面临的主要挑战

连接中亚和南亚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状况背后有复杂的地理环境因素,但更多的是该地区存在着复杂的历史、民族和宗教关系等因素,以及大国纷争、各国间利益不尽一致等因素。总体而言,中亚和南亚互联互通面临的主要挑战有:

首先,连接中亚和南亚的交通线,往往经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宗教聚集区,这使得相关国际项目有可能被政治化,政治因素将成为项目难以逾越的障碍。乌兹别克斯坦在本次会议前多次派出高级别官员访问巴基斯坦、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等国,与这些国家就交通合作项目进行协商和谈判,实际上是在试图说服各国在相关项目上支持乌的主张,但在现实中,各国利益多有不同,协调难度大。

其次,建设中亚与南亚之间高度发达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需要巨量资金投入,依靠中亚各国力量很难在短期内完成该任务。历史遗留的互联互通设施颇为落后,无论改造还是新建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积极推动的“喀布尔走廊”铁路项目,其以乌兹别克斯坦的铁尔梅兹为起点、巴基斯坦城市白沙瓦为终点,途经阿富汗的马扎里沙里夫和喀布尔。仅阿富汗境内从马扎里沙里夫到喀布尔一段的资金需求就需花费数十亿美元。

再次,近年来,中亚和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瞬息万变,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离主义等思潮扎根于此,毒品走私和跨国犯罪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地区安全。美国撤离阿富汗之后留下的乱局使中亚与南亚进行交通一体化建设的安全环境恶化,合作的安全风险正在提高。

最后,大国在中亚和南亚地区博弈激烈,比如美国与俄罗斯在中亚、南亚有着复杂的竞争关系。

2021年7月16日,“中亚和南亚:地区互联互通的挑战和机遇”高级别国际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

离不开地区国家协同努力

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任何国际合作项目的推动都需要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并付出更多努力。乌兹别克斯坦发起此次会议得到了中亚、南亚国家以及中国和其他相关国家、国际组织的支持,表明各方不仅关注该议题,而且有可能成为该议题未来项目的主要参与者,这对于中亚和南亚互联互通建设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中亚和南亚国家在互联互通建设方面需要摒弃历史恩怨、意识形态差异和利益纷争,寻求合作利益最大公约数,协调彼此立场,达成高度一致,促成一个个具体项目落地实施。

第二,中亚国家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在推动中亚和南亚互联互通建设项目时,主要依托的力量一定是区域内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要避免使这些项目陷入地缘政治博弈陷阱,这不仅是项目能否顺利向前推进的要素,而且也是项目能否最终获得成功的关键。历史多次表明,只有区域内国家才是互联互通项目的利益攸关方,包括中亚、南亚和中国在内的区域内国家才是推进地区交通一体化项目的积极支持者。

第三,中亚和南亚地区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有的国家经济实力还相对弱小。对于实施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这种跨国大项目,沿线国家无论大小都需要投入资金、技术和人力,而且地区相关国家、国际组织也需要给予支持。正如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此次会议时所倡议的那样,该项目应“坚持互利共赢,加大资金融通”,呼吁“世界银行、亚洲基础设施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丝路基金投资互联互通项目,拓宽多样化融资渠道,广泛吸引民间和社会资本参与”。

第四,中国作为中亚和南亚地区的邻国,一贯坚持“睦邻、友邻、富邻”,构建和谐周边和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等基本外交政策,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就包含着与中亚、南亚国家发展互联互通建设的内容,而且已经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在推动中亚、南亚互联互通建设项目中不仅可以扮演积极参与者的角色,而且还可以成为地区交通一体化建设的推动者,在这些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南亚地区乌兹别克斯坦南亚
南亚磷肥市场需东继续提升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 研发成功菠萝机械化种植机
南亚炼油化工市场一览
“一带一路”与南亚地区国际合作前瞻
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双边贸易流量与潜力分析
南亚高压对西藏夏季降水的影响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合作前景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合作前景
乌兹别克斯坦客户二度牵手楚天科技
1999年南亚形势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