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流失文物回归之路

2021-09-30 07:04谢天屹
世界知识 2021年17期
关键词:贝宁尼日利亚青铜器

谢天屹

在尼日利亚埃多州的贝宁城,一座崭新的博物馆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座由尼日利亚政府、贝宁王室与当地社区、大英博物馆等欧洲文博机构合作建设的埃多西非艺术博物馆紧邻贝宁古王宫遗址,其将被用来存放流失海外的尼日利亚文物,预计于2025年正式对外开放,届时将成为世界上最丰富、最全面的贝宁青铜器收藏馆。这座博物馆承载着尼日利亚文化艺术盛极一时与文物流失的历史,也引发了外界对尼政府和贝宁王室追索流失文物历程的关注。

尼日利亚文物的流失与追索

尼日利亚历史上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创造,著名的诺克、伊费和贝宁文化使尼日利亚享有“黑非洲文化摇篮”的美誉。据估计,在现存超过一个世纪历史的非洲雕塑中,有超过90%来源于尼日利亚,其还诞生了一大批制作精良、技艺高超的青铜雕塑,以及其他象牙、陶瓷和木质艺术品。贝宁王国位于今尼日利亚西南部,由约鲁巴人于公元9世纪建立,15、16世纪是该王国兴盛时期,1897年并入英属尼日利亚。贝宁王国以制作精美的牙雕、木刻以及铸造青铜器等艺术品闻名。

然而,這些文化遗产曾遭受了殖民者的残酷掠夺。贝宁青铜器原本是贝宁王国王宫内的装饰。1897年,英国远征队闯入正在举行祭祀仪式的贝宁王国,焚烧王宫、拘捕国王,并且将数以千计的艺术珍品掠夺到伦敦。这批以青铜器为主的艺术品被英国政府出售到世界各地,用来抵扣出兵远征所产生的费用。

在整个20世纪,大批文物贩子涌入尼日利亚,通过非法收购、非法盗掘乃至抢劫王宫与博物馆的形式,将大批的青铜雕塑与面具运送出境并贩卖到国际市场。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尼日利亚一些本地居民也参与了文物的非法贸易。据统计,仅在1897年就有3000~4000件尼日利亚文物流失海外,此后的流失情况更是无从估计。这些文物现在主要可见于英国、德国、法国、奥地利、美国等地的博物馆中。

2018年2月14日,三件贝宁青铜器在德国汉堡艺术和手工艺博物馆展出。贝宁青铜器原本是贝宁王国王宫内的装饰。

尼日利亚自1960年取得独立后,就开始了艰难的文物追索之路。尼政府在20世纪70~80年代屡次呼吁欧洲各博物馆与私人收藏者送还其非法购得的尼日利亚文物。1977年,当时的首都拉各斯准备主办泛非洲文化节,尼曾向大英博物馆请求出借1897年尼流失的伊迪亚女王面具。英国起初同意出借,并要求尼日利亚支付200万英镑作为保证金,但随后又收回了这一决定。贝宁王室的首领奥巴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归还文物,其在1991年发起了一项文物追索运动,在全球范围收集了一百万个签名,要求追回殖民时期流失的皇家文化财产。面对尼日利亚政府和贝宁王室的不断请求,西方国家反应冷淡,常常以文物获取的途径难以追溯、非洲文物保护的基础设施薄弱、西方博物馆更有利于文明的延续和传播等理由予以搪塞。2002年,包括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18家博物馆和美术馆单方面签署了《关于世界博物馆重要性和价值的宣言》,认为在长期的保管和展出后,这些文物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没有理由返还给原属国。

贝宁对话小组与文物归还

事情在2007年发生了转机:奥地利维也纳民俗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贝宁:国王与仪式——尼日利亚的宫廷艺术”展览,汇聚了来自25家艺术机构与收藏者的300余件作品,是有史以来最为盛大的贝宁王国艺术展。这次展览也得到了尼日利亚方面的积极合作,其国家博物馆与纪念碑委员会和贝宁王室出借了20世纪铸造的青铜器,用来补充展览的近现代部分。奥巴在展览开幕式中发表演说,请求“奥地利的人民和政府能够表现出人道主义与宽容的精神,将流入贵国的部分文物归还”。当时的维也纳博物馆以“国家财产”的名义明确拒绝了这一请求。但参与各方签订了“关于尼日利亚公众对贝宁王国艺术珍品可及性的公开对话”项目,签署了相关谅解备忘录,并不断吸引更多来自德国、英国、荷兰、瑞典等国的博物馆加入这一合作框架,“贝宁对话小组”由此诞生。

在2010~2013年,小组举办了三次会议,主旨是扩大欧洲博物馆馆藏尼日利亚文物的可及性,即通过搭建数字平台、提供教育培训和奖学金,让尼日利亚民众也能获得欣赏和学习本国文化遗产的机会。这遭到了许多尼日利亚学者的批评,认为其刻意回避“归还”问题,而任何替代形式都无法弥补文化遗产的实质性流失。

直到2016年,剑桥大学学生组织发起了一项活动,要求学校将收藏的一尊青铜公鸡归还给尼日利亚。在学生运动的推动下,剑桥大学开始寻求与尼日利亚方面展开对话,最终也加入到对话小组的框架当中。剑桥大学主办了2017年第四次贝宁对话小组会议,提出在贝宁城建设永久性展览的目标。2018和2019年举办的另外两次会议将尼日利亚文物回归问题提上了日程。在对话小组的行动计划下,目前包括波士顿博物馆、剑桥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阿伯丁大学博物馆、爱尔兰国家博物馆和德国“洪堡论坛”博物馆等,都已经决定实质性归还部分尼日利亚文物。这些决定也给其他西方国家博物馆带来了强大的道德压力——大英博物馆此前表示正在考虑以租借的形式将部分文物送还尼日利亚;牛津大学皮特河博物馆声明持有约105件贝宁王国被盗文物,正在寻求合作解决。此外,包括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布里斯托博物馆等机构,都表示正在与尼方展开协商,就无条件归还其馆藏文物展开公开和尊重的对话。可以说,审查馆藏尼日利亚文物、对非法流入文物进行无条件归还,已成为西方国家博物馆界无法回避的问题。

贝宁对话小组的宗旨和行动也延伸至政府层面。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17年就职时曾承诺推动境内非洲文物的回归,2020年法国正式通过国会投票,决定将尼日利亚的流失文物悉数归还。德国联邦政府2019年决定建立一个“德国殖民地收藏品联络点”,今年3月其政府代表团访问尼日利亚,德国外交部长表示支持归还文物,4月文化部长承诺将实质性归还贝宁青铜器。

文物是一个民族身份认同的载体。文物回归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起艺术的桥梁,使得非洲传统的部落文化回到了现代社区的发展建设中,让“非洲身份”在全球化的今天找到了更多价值。欧非对话的形式也赋予了文物回归更多和平与发展的意义。尼日利亚流失文物回归之路化纠纷为合作,将文物回归与历史和解、国际合作和公平正义联系起来,凝聚了世界各国对于保存文化遗产、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宝贵共识,也折射出当今世界去殖民化、更加重视平等与发展问题的历史潮流。

猜你喜欢
贝宁尼日利亚青铜器
尼日利亚项目,GOOD JOB
贝宁的摩托车
尼日利亚 民主日
尼日利亚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
认识“晋式青铜器”
我是怎样走上青铜器研究之路的
梁带村里发现的微型青铜器
贝宁总统受聘大连海事大学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