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70岁退休时代”已悄然来临

2021-09-30 07:04郭佩
世界知识 2021年17期
关键词:退休年龄老龄化老年人

郭佩

从2021年4月1日起,日本正式实施修改后的《老年人雇佣安定法》,规定企业有义务为65~70岁的老年人提供继续就业的机会。尽管这部法律在现阶段尚不具备强制效应,但日本国内普遍认为,“70岁退休时代”其实已经悄然来临。

近年来,日本少子老龄化趋势不断发展,劳动力人口缩减,而社会保障费用却持续高涨,致使财政状况捉襟见肘。政府从2019年就开始积极着手推进关于延长退休法的修订工作。有效构建老年人70岁退休的政策支持,一方面有助于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延付养老金的发放,在一定意义上缓解社会保障压力,从而减轻“现役世代”的经济负担。

不断被延后的退休年龄

20世纪70年代以前,日本劳动者的退休年龄是55岁。70年代末期,日本开始探讨60岁退休政策。1986年日本将《中老年人就业促进法》更名为《老年人雇佣安定法》,规定企业有义务保证雇佣劳动者工作至60岁。此后,伴随着少子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日本政府多次出台修订有关延迟退休年龄的法规,如2004年、2013年分别对《老年人雇佣安定法》进行修订,并为企业推出可供选择的三种退休方案:废除退休制度、建立可以工作到65岁的返聘制度以及直接把退休年龄延迟至65岁。截至目前,日本大部分公司选择比较灵活的第二种方案,也就是保障有意愿工作的老年人可以工作至65岁。厚生劳动省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可以确保员工工作到65岁的企业占日本企业总数之比已高达99.9%,而2013年该数值比例为92.3%,近几年呈现出缓慢增加和平稳发展的态势。其中支持66岁以上以及70岁以上依然可以工作的企业占比分别为33.4%与31.5%。另有推行废除退休制度的企业占比为2.7%。

新实施的《老年人雇佣安定法》给予了企业维持老年职员继续就业的五个选项。企业除了废除退休制度、延长退休年龄、引入继续雇佣制度外,还允许员工在70岁之前继续从事企业自主实施的社会贡献项目,或者由企业委托开展的一些社会项目。新法规定,需要企业和劳动者达成一致进行某个项目的选择,但是该法不适用于合同工和非营利团体的职员。

其实,新法修订案的出台,从企业来讲,今后有“努力义务”为65~70岁员工在个人意愿和精力都满足的时候提供在原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就业的机会。而对于老年人来讲,新法更多的是提倡企业和社会构建一种支持老年就业的包容性社会环境,并不是说必须要继续工作,而是多了几种支持性的选择。日本在延迟退休年龄的过程中也是一直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如2000年修订案同样是规定企业有“努力义务”为60~65歲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而到2004年时就将“努力”去除,直接改为“义务”。因此,这次新法案的实施也被认为是几年后正式推动全员70岁退休的一个前奏。

“百岁人生”下的必然选择

不断延迟的退休年龄实质上也是日本“百岁人生时代”迈进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厚生劳动省于2020年7月底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日本男性平均寿命为81.41岁、女性为87.45岁,连续八年持续增加。而且日本女性平均寿命在全世界排名第二,男性排名第三。此外,总务省统计局的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数量为3609万人,占日本总人口的28.7%,其中75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14.8%,老龄化且高龄化比率再刷新高。与此同时,少子化进一步加剧,15岁以下人口总计为1508万人,是所有年龄层中人口减少最快的。在2020年7月下旬,“86万冲击”一词曾引起热议,意思是说2019年日本出生人口降至86.5万人,创下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新低。在平均寿命不断增加、少子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面临未来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费用高涨等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共同筹划,提前布局,而延迟退休年龄无疑是一项重要选择。

内阁府针对60岁及60岁以上人群的调查显示,希望工作到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半数以上,有的甚至愿意“一直工作下去”。选择继续就业,不仅可以为老年人增加一份经济保障,而且对于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其实日本有很多公司通过雇佣老年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大和证券取消了某些销售职位的年龄上限,即该岗位的员工在退休后仍然可以继续工作。退休的老年人再工作后,可以利用他们的工作经验积极从事资产管理和相关咨询服务。这次修订法为希望工作到70岁的劳动者提供了坚实的保证,从而可以看出日本政府会在未来为70岁以上人群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日本老年就业的现状

日本老年人的高就业率全球知名。2019年的数据显示,世界主要国家近10年老年人就业率均在缓慢上升,日本老年人就业率为24.9%,位居世界第二。日本统计局调查显示,截至2019年日本老年就业者人数为892万人,自2004年以来创连续16年老年人就业人数新高。有意思的是,以“团块时代”(日本战后出生的第一代)的老龄化为背景,老年人就业在2013~2016年呈现65~69岁人群增加的特点;伴随着2017年“团块世代”进入70岁,老年就业群体再次呈现出70岁以上人群增加的特点。

日本横滨街头老年人借助新式轮椅出行。

从老年就业的行业类别来看,从事“批发/零售业”的人最多,为126万人,其次为“农业/林业”108万人,“服务业”103万人以及“制造业”94万人。此外,从事非正式工作的老年人较多,占比高达77.3%,其中兼职打工的比例最高,为52.7%。对于选择非正式工作的老年人,男性选择继续工作的理由是“想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工作”(30.9%)、“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17.5%)以及“家庭补贴”(16.5%)。而对于女性来说,同样选择“想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工作”比例最高为38.6%,其次为“家庭补贴”(21.1%)与“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8.2%)。

此外,日本“正式职工”选择继续就业的工作内容与退休前并无太大变化,但“合同工”“临时工”等却呈现出退休后工作减少的特点。从行业类别来看,运输业、餐饮业、住宿业、医疗/福祉、服务业和建筑业员工选择继续工作的比例较高,而金融、保险以及通信行业则有半数以上的企业对老年继续就业持消极态度,老年人继续就业比例也较低。

构建支持性的老年就业环境仍是关键

多年来,日本政府陆续推出多种措施鼓励老年人就业,构建支持老年人就业的社会环境。例如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面向企业设立“继续雇佣补贴金”,向继续雇佣65岁以上老年人、提高退休年龄或者将老年人的“有期”合同转为“无期”合同的企业经营者提供一定的补助和优惠。另外,各地政府也会积极与从事促进老年人就业的社会组织合作,推进各地的“银色人才事业”,在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探讨适宜老年人工作的宽松条件。日本各地都设置了“职业安定介绍所”,旨在为想找工作的人提供更加便捷化的平台,而这些职业安定介绍所都有面向老年人就业的专门服务窗口,为老年人提供就业指导和工作介绍。

然而,构建适宜老年人继续就业的环境仍面临多重挑战。并非所有企业都能为老年人提供有吸引力的工作,目前还有很多想要工作但找不到如意工作的老年人。而企业也需要在“70岁退休”的背景下重新规划对老年员工的再雇佣,如工作岗位是否有所调整、待遇是不变还是有所减少。如果工作岗位和内容不变,长时间从事同一工作的人数将会增加,年轻人的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抑制,还可能无法灵活应对产业结构的新变化以及数字化转型等新趋势。另外,随着继续工作的老年人年龄的增长,企业还需要更多的健康管理和安全管理措施以及灵活的工作方式等。也就是说,当企业尝试为70岁以下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人力资源以及工作方式等的改革。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社会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退休年龄老龄化老年人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
发达国家实际退休年龄男64女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