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新课改“3+1+2”选科模式缺陷,再谈新高考“3+2+1”模式应对方案

2021-10-02 08:48孙学军杨旭
高考·中 2021年6期
关键词:选科省市科目

孙学军 杨旭

摘 要:“3+1+2”模式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学生心理压力过重,尤其部分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紧缺,部分中学尚不具备实施新课改条件,走班很难真正落实,现实必须倒逼改革调整模式,可部分地区试点“3+2+1”新模式。

关键词:教育公平;人才选选拔新机制;“3+2+1”新模式

我國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一直在摸索一条更适合广大考生的高考之路,新高考模式从2014年浙沪两省市试行以来,虽存诸多问题,但依旧在边整改边推进当中。教材改革,考试改革,诸多配套改革只为最大限度体现教育公平正义,顺利推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

在继第二批山东、海南、北京、天津4省市试点实行新课改之后,又有江苏、重庆、河北、辽宁等8个省份推行新高考模式,不同的是,这8个省份实行“3+1+2”模式,3+1+2模式可以算作3+3模式的升级变形。

一、“3+3”高考模式优点及缺陷分析

第一二批高考“3+3”模式,确实是站在考生角度考虑,相较过去一旦选择文理,考生即便某一科实在学不进去,也必须硬着头皮学完,新高考中的考生终于可根据自己特长和喜好去选择任意科目组合,更方便学生扬长避短。

高考3+3模式确实是带来了不少新意,但是从部分省市的选科数据来看,仍存明显弊端,6科当中考生们任意选择,势必会造成有些科目报考考生数量偏多,无形中打乱传统高考录取模式,高考招生计划按选考比例再分配已成为新的难题,否则就难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尤其大量考生弃考物理,虽经教育部门多方提升设计方案,其效果并不明显,这一点在第二轮课改省市仍有较强的体现。而另一层面由于物理科目跟国家的军事领域的发展和创新息息相关,不少学科更是以物理为发展根基,如果物理持续遇冷,长久以往那势必会造成很大的负面效应。社会发展需求倒逼改革转化升级,只有高考中重新定位物理,才有机会让物理真正“复活”,这就是“3+1+2”诞生的前世今生。

二、高考“3+1+2”模式解读

从总体上看,“3+1+2”模式与先行试点省份的“3+3”方案,其理念和方向完全一致基本类似。只不过进一步突出了曾在“3+3”中被过多遗弃的物理科目在高校自然科学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同时也把历史这一人文社会科学大类重要基础学科提到排面上来,尤其“3+1+2”模式中物理的定位,总算就物理对国家有了个交代,同时也满足了学生更多的选择要求。

三、透视“3+1+2”可能存在的缺陷,为第四批新课改省市提供参考

任何初生事物都会有自身先天不足之处,新选考模式当然也不例外,从目前所得各省数据来看,3+1+2模式问题较之3+3版进步明显,但仍存缺陷,具体表述如下:

(一)“3+1+2”选科模式保护了物理和历史,却促使化学成为新订单弃儿。

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科中化学最难,出现弃考化学现象已成为学生常态。由于赋分制导致,化学不好考生不会不选化学,而化学的中等生赋分后就成了差生,这样就会造成只有化学的尖子生才选化学,由于选化学的都是尖子生,高考大多数考生分数都很突出,根据等级赋分制,高考很高分数最后很可能赋分很低计入高考总分。

而另一方面,国家科技进步需要已将化学变为诸多科技领域的重要基础。若出现大量的学生弃考化学,必将会影响国家竞争力,更会导致会更多地行业人才短缺,不利于社会进步。

(二)选科模式“3+1+2”暗地里将历史赶在一个犄角旮旯

“3+1+2”模式,用大量的专业覆盖数据让历史和物理直接“对决”,逼迫学生在物理和历史当中作出选择,学生选择了物理就不能选择历史。在专业可报数量方面,选择物理可报专业范围明显高于选择历史,现在为了物理,为了更多的专业选择,学生不得不放弃历史,改选政治、地理或者其他学科,这样的话,势必会让学习历史同学的整体素质降低。

(三)“3+1+2”模式,违背了新高考改革的初衷

“3+1+2”方案,不比“3+3”方案更优,之前舆论质疑高中学校由于师资、课程、场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原因,针对3+3科目组合实行套餐制教学(只给学生有限几个科目组合选择),而3+1+2则就是给学生限定原来20组合的12个“套餐”,如果学校条件不具备,还会进一步限定学生选择。除此,规定学生必须选物理或历史,与国家整体高考改革方案强调取消文理分科的精神并不相符,还是实行基本的文理分科;3+1+2方案给了学生12种组合选择,但比20种选择少了8种,而且物理历史不能同选。由于有的省实行3+3方案,而有的省实行3+1+2方案,有的文理不分按选科招生,有的按文理分科招生,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在各省的招生标准将变得混乱。

(四)不同选科同台竞争,高考录取原则的把握如何公平

我们都知道,选科不同,难度必然不同,导致高考得分存在差异,选择偏理得90分,和选考传统文科得90分的意义案例是不一样的,但是不过二者同一专业竞争一个名额,我们又该安怎样的标准取舍呢?比如两个学生一个选物理+化学+生物,另一个选历史+化学+生物,两人都报化学或生物专业,那么物理和历史如何计算更为公平,如何横向比较,如果仍是累加按总分排序录取,是不是会引发新一轮的选科组合异常现象,尤其在选择不同科类组合,报考不限组合专业时,学生彼此间的比较问题,选择纯理科物+化+生的总分无论如何不能与选择历+地+政等同对待,毕竟得分难度不同,同一排队是不人性的。

(五)新模式走班问题仍没有很好地解决

无论是“3+3”还是“3+1+2”考试模式,均要求学校教学实行“走班制”,但在目前我国多数欠发达地区,尤其偏远人口稀少地区现有中学尚不具备相关条件,走班很难真正落实,无法跟变自由选科,把自主权还于学生只好变成按学校设定选科,尽管是无奈之举,然已倾全校之力,因为很多学校班少,教师教室更少,全部开通20种组合,甚至12种组合根本不可能。

(六)学生备考心态加重

从九科学业合格考,到英语两次考试,外加口语考试,再到选科等级考试,甚至多次等级考试,设置理念不能不说初衷甚好,但是这却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备考负担,其结果就是学生从高一入学就总在备考,疲于奔命,只要没有确定选择的科目,每一科对自己都是重点学科,不能松懈,只不过3+1+2相比3+3可能略好一些,这对成绩一般的孩子是很不利的。

上海、浙江出现的种种问题尚未解决,2017年9月,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四个省市作为第二批试点省市又再次启动新高考改革;好在原定于从2018年秋季入学新高一入学开始实施新高考改革的18个省市中,因阻力较大,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9省已暂且推迟,“推迟”只是权宜之计,问题的关键是对尽快新高考方案的进行修正乃当务之急。

那么,新高考方案如何修正,比如如何解決弃考化学问题,现实对高考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方案有必要进一步修正,目前不妨暂缓推迟余下省份课改进程,可局部试点探究新模式。

四、能否变“3+1+2”为“3+2+1”模式

早在2019年民间曾有部分学者提出3+2+1新高考口号,最后却不了了之。

所谓“3+2+1”模式是指以语数英为必考科目每科150分不变(外语模式与3+1+2模式相同),以“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区分偏文偏理倾向,考生选择其中一个小组合,每科目100分,然后偏理考生从生物、地理,历史,政治中任意选择一门,偏文考生从生物、地理、物理、化学中任意选择一门,计100分,这样总分仍为750,首选科目采用卷面原始分,根据首选科目制定招生计划;等级性考试再选科目采用赋分制,最低分20分,最高分100分,1分1挡,共81档。

与正在部分省市实施的312模式相比,“321”的文理融合性虽较过去有所降低,但却在无形中降低了高校招生困境,减轻了学生学习和选择压力,在充分体现高考改革要“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为目的性的同时,基本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符合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和高校之间提供了成才和选择的相互需求核动力,具体体现为:

1.组合减少困惑减少,方便学生选科;

2.走班科目大幅降低;

3.学校更易安排课程;

4.学生学习更加稳定;

5.更加利于人才选拔与培养。

从首批新高考选科考试模式试点开始,以学生和高校自主性为主题的高考,一直在尽最大化完善各项举措,尽可能提供彼此的相互选择的条件与动力,并力促公平。所以我们在设置考选方案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空间的自主性,又要兼顾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的现实特色,把国家整体和长远的利益作为改革根本,才是最行之有效地完美之举。

我们调研发现,“3+2+1”模式虽未给予考生在6门科目内完全充分自由选择,但却进一步降低了学生选择障碍,在不变与变化之间选择的一种中庸之选,不失为一种可尝试的创新。321选科组合从16种变成8种,无论从学生选课难度还是从学校走班和授课安排都降低了不少难度,特别适合人口基数少,学校规模小的地区实施。该方案能避免弃考物理、弃考化学现象,更能避免物理、历史不能同时选现象,从而减轻基层学校过度走班带来的多方压力,目前虽没有省市选择该方案,但从分析来看,“3+2+1”方案明显比“3+1+2”方案更加简单且易于操作。

鉴于目前很多地区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国家层面不妨选取部分省市进行改革试点,对比三种模式,加强改进后全面推开,真正实现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目标,塑造更宽更广的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梅进德.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0年10期

[2]梁好.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的内容目标《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20年Z5期

[3]瞿雯.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及其策略《中小学班主任》2020年9期

猜你喜欢
选科省市科目
生涯规划背景下高中生如何选科浅析
生涯规划背景下高中生如何选科浅析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高一严禁选科分班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高考“新科目”
中国省市名称重新设计(二)
2012年1~12月中国花卉出口省市海关统计
2013年1~12月中国花卉出口省市海关统计
2013年1~12月中国花卉进口省市海关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