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标准化与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协调

2021-10-03 15:44吴文俊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7期
关键词:质量体系技术标准管理体系

吴文俊

枝江金润源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 443299

企业在运营和发展过程当中,需要进行不同体系的认证,其中包括质量管理、环境管理以及职业健康管理等方面。不同的体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为了避免工作上的失误以及重复,必须在整体上进行协调与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立的作用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标准化的体系。该体系主要是指企业根据行业标准而在内部形成的一种科学有机体,有了这样的标准化体系后企业就能够在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有规可依,从而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1]。从技术标准层面来看,标准化体系是整个企业工作的核心,既能够保证生产质量,又能提升生产数量;从管理层面上来看,能够有效地将企业内各部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将工作的重点集中到产品质量之上,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因此,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

2 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标准化管理所依赖的管理体系是国际和国家先进的成熟的管理标准。基于标准体系开展标准化管理,首先要明确管理的基本任务,基于任务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应该坚持以管理目标为导向的理念,根据系统、层次、协调和科学的管理原则落实管理体系。其中目的性是指在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前,应该首先将建立标准化体系,促使企业各类管理工作有规可依作为管理目标,避免盲从现象发生;系统性原则是要提高站位,从宏观上统筹企业的管理全貌;层次性是指在标准化落地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共性问题,还应该注重个性化问题,对于共性的标准优先实施,对于个性化标准不得遗漏,但优先级可以适当放低;协调性是指标准实施过程中如何处理上层和下层标准的基本关系,不同层次的标准必须要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契合相协调;科学性是指企业在标准化落地过程中,不应该对各类标准照搬,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在标准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创新,持续实践并优化标准[2]。

3 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与质量体系之间的联系

3.1 企业标准化体系中技术需要符合质量体系中的要求

企业在建立技术标准体系时要考虑到企业质量体系的要求,既要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又要适应企业的发展。企业必须建立技术标准体系,规范企业技术,增强技术力量,同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据现代企业的发展特点,可以知道,在企业中建立标准化的技术标准体系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总体生产力,同时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为了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与质量体系之间的关系,可以从技术标准入手,制定技术标准后,根据质量体系的要求加以改进,最后展示高质量技术,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2 企业标准化促使企业内部整体形成具有高凝聚力的整体

企业管理过程必须涉及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包括产品设计、营销、安全等。因此,企业管理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在企业标准化制度中,企业管理标准化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管理的难度,同时提高各部门的生产力和工作质量,促进整个企业的稳定运作。企业管理标准涉及企业质量体系,其中生产、销售、安全、环保等诸多因素与企业标准化管理内容相结合。但是,在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和质量体系方面,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范围远远超出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一般来说,企业质量体系可以作为企业标准化管理的一部分,补充和补充企业标准化的整体管理,使企业标准化建设更加有效。在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出企业标准化系统和质量系统之间仍然存在重叠[3]。因此,如果企业标准化体系和质量体系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重叠,需要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完善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内容,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3 企业标准化建立与质量体系相互规范

在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劳动标准是主要内容,劳动标准与技术和管理标准相联系,同时满足技术和管理标准的要求,规范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并对其工作施加限制,使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作为劳工标准的一部分,每个职位只有一套标准条例,但质量制度需要改进。劳动标准化可以保证从基层开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也存在问题,因此劳动标准化伴随着提高企业劳动标准的质量体系。在企业工作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员工,这直接导致生产力和工作质量下降。因此,在企业中建立质量体系和工作规范可以减少工作中的问题,使员工能够在规范范围内完成工作,提高工作质量[4]。

4 企业标准化与质量体系之间的协调

4.1 科学整合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各系统之间的协调,企业应把标准化和质量管理系统结合起来,即把质量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纳入标准化管理系统,并将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内容作为内容的一部分加以补充。为了满足质量管理系统的相关要求,有必要将质量管理系统纳入标准化管理系统,以确保标准化系统的可靠性。在实施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企业必须整合相关的标准文件和质量文件。在实施过程中,标准化系统可由质量管理系统文件直接使用,并将标准化系统与质量管理系统结合起来[5]。

4.2 规范企业的标准

为了促进标准化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协调,企业需要了解社会发展,并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标准。因为企业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调整。因此,企业需要客观面对企业制度规范,促使标准科学合理,从而与质量体系协同合作,共同发挥作用。此外,在规范企业标准的过程中,企业主要注重标准体系和质量体系的综合应用,并将其整合在一起发挥相关作用。

4.3 基于信息平台构建业务标准体系的建设

为使企业标准化体系能够更好地运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在该体系中融入信息平台的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企业通过信息平台确定业务流程,从而实现企业标准化、业务流程与信息平台三者的有机融合,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信息平台的流程建构标准体系见图1所示。企业可以内部的管理标准制度为准则,对相关的流程进行有效分类,在通过重构管理的方式将各模块进行融合,明确整个业务流程的核心主要集中于战略管理、生产运营、支付保障三方面,通过制定公司业务流程、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加强客户服务,实现对业务流程标准体系的初步构建。此外,企业还可根据自身的工作与服务内容,对整个企业流程进行分层,进行逐级管理或专业模块管理,将各流程划分到各工作环节,真正将“技术管理”的理念贯彻于业务流程标准体系中,使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据,进一步规范标准化管理,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

图1 信息平台的流程构建标准体系

4.4 完善工商贸企业的标准体系

对于工商贸企业来讲,产品和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着力点。优秀的产品离不开优良的产品质量。对应到标准层面,产品涉及到研发设计、生产交付,一般和技术标准挂钩;对于质量一般和管理体系挂钩。除此之外,企业员工的各类活动都应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即工作标准。工商贸企业完善的标准体系应该包含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类。第一,技术标准的建立要立足于企业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环节,使得产品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技术规章制度可依靠。如果有国家层面标准的必须依靠国家标准,如果不存在国家标准的要适应行业内的生产技术标准。第二,要根据国家层面的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结合企业自身,建立适合企业产品本身的质量管理标准,努力提升轻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最后,工作标准的更新要与技术和管理标准的更新同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修订完善,使其始终处于高水平的管理状态[6]。

4.5 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

企业的日常活动必须受到管理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在协调标准与质量时,企业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完善企业现行的管理体系,对与标准和质量体系不一致的部分进行修改,不断完善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并根据企业的发展建立新的体系。要使两者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企业需要不断完善企业制度,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开展相关工作,保证两者的动态变化和协调发展,最终提升企业的管理效果,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5 如何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

5.1 企业要树立全员现代化标准化意识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部分企业缺乏标准化意识,仅仅将标准化作用集中于产品生产、内部职能部门协作以及自身的宣传推广上,而没有考虑到如何提升自身的产品市场化程度和竞争力之上。实际上,企业标准化跟企业每个员工都息息相关,可谓是一项企业全员参加的工作,因此要想顺利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就必须要定期对企业全员进行标准化培训。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更是势不可挡,这对于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树立现代化标准化意识成为了促进企业发展重要条件之一。因此,企业自身应当高度重视树立现代化标准化意识的意义,合理利用标准化的力量使自身在国内、国际市场中获得更高的信誉度,更加了解市场定向,更有力的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甚至在未来掌握行业话语权,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的主导地位[7]。

5.2 提升企业制度的执行力度

企业的标准和建立的制度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实施进行检验,从而找出制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为了保证企业的质量和标准之间的协调,企业在加强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在技术、管理、员工工作、企业决策等诸多方面执行相关标准。此外,企业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找到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标准化的重叠之处,客观应用,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保持所有内部工作的动态管理,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此外,企业需要注意及时了解员工的想法,以确保质量体系和标准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很好的应用。

5.3 对企业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企业有了标准化体系,同时也需要对体系进行严格的监督。标准化建设需要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以对企业职能部门的监督、企业内部技术标准两方面为主。一方面,企业通过自我监督可以了解当前内部的技术、管理、工作标准的具体执行情况,从而为接下来的产品研发、技术引进、设备购置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企业也能够通过有效的自我检查,对内部已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纠正,对潜藏的问题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从而不断完善现有企业标准化体系,使企业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8-9]。

6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密不可分,必须协调发展。然而,只有建立在企业标准体系基础上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真正持续有效。只有运用简化、协调、优化的标准化原则,才能不断优化管理体系,及时剔除那些低功能要素,增加和补充新的高功能要素,使集成体系始终处于整体功能的最佳状态,运用科学的P-D-C-A管理模式,对集成体系的实施进行持续周密的计划,对实施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和改进,并通过管理评审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持续改进。

猜你喜欢
质量体系技术标准管理体系
浅析质量体系内审效率低效果差的原因及改进对策
秦山核电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经验与工作展望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浅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的走廊排烟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有效推进抽油杆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我国技术标准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