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行动”擘画“五美”上高
——专访上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小云

2021-10-08 06:47肖丽朱佩佩
江西农业 2021年15期
关键词:基地农产品农业

文/肖丽 朱佩佩(本刊记者)

上高,位于江西西北部,素有“赣中粮仓”之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生猪调出大县、全国优质苎麻基地县、全国“三辣”(辣椒、大蒜、生姜)之乡。

走进上高县新桥村,一栋栋崭新的小洋房坐拥山林,从柏油步道到大落地窗,从绿树田园到细节点缀……都会让人感到和谐的美好。原本闲置的荒地也变为产业宝地,被改造成了一个集“柑橘新品种区域试验示范+高标准种植示范+无病毒苗木繁育”为一体的新型种植基地。村民们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还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而这仅仅是上高县致力于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上高瞄准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的目标,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打造具有特色的新时代“五美”乡村。

记者:在上高县今年的工作计划中,着力推进“七大行动”,主要是在哪些方面发力?你认为这七个方面对打造新时代“五美”乡村起到什么作用?

陈小云:这“七大行动”是指稳定粮食生产行动、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化提升行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行动、绿色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农村人才和新型主体培育行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以及农村改革创新引领行动。这七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

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是基石。今年我们全力推进早稻生产工作,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28.45万亩,超过省厅下达任务2.45万亩。上高县在水稻的品质和科技创新方面不断深入探索,中科发早粳1号在上高试种成功,品质达到了晚粳2级米,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化提升行动是重要的手段。上高依托富硒的优势,在打造富硒鸡蛋、猪肉、大米和中药材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药材“粉防己”目前正在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大力推动产业联合体的打造,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的发展,彰显产业之美。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行动是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的基础。没有好的土地就种不出来好的产品,通过不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让土地质量不断提高,这也是自然生态之美的体现。

绿色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是手段。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建设及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从示范基地做起,努力实现联机联网,使农产品监测数据等监管、预警信息实现即时共享。

农村人才和新型主体培育行动是根本。上高县非常重视对人才的培养,配备了16个干部到乡镇任职,其中农业农村局选派了5人。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不断打造乡村振兴的专业人才和土专家库,实现了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去做。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通过建设美丽宜居上高,彰显乡村生态之美。补齐农村发展的短板和城乡一体融合发展,体现了上高共建共享之美。建好美丽乡村,体现乡韵、留住乡愁,建设文明乡村,体现文明纯朴之美。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环境长效管护,不断提高村民的素养,体现和谐之美。

农村改革创新引领行动,通过改革摸清家底,整合资源,让农村的各种资源有效流动起来,组合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五美”乡村建设在上高建立样板。

记者:为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上高县大力发展富硒、中药材、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请你简单介绍一下上高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陈小云:上高富硒土壤丰富,有139万亩富硒土壤,依托良好的土地资源,重点开发了三大行业:一是富硒大米。上高素有赣中粮仓之称,大米米质比较好。为了把富硒大米做大做强,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运营模式,打造产业联合体,通过合作社组织农民,管理好种植基地,从而保证大米的品质,再通过龙头企业的加工营销,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反哺农民。上高富硒大米的种植面积目前已经达到10万多亩,产业发展势头非常好。二是富硒鸡蛋。上高的蛋鸡养殖规模位于全省前列,目前由荣兴合作社进行统管,建设富硒蛋鸡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已经注册品牌。后期将加强品牌建设,对外开拓市场,将其建设成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力的富硒产业。三是富硒猪肉。上高是生猪调出大县,但受非洲猪瘟影响,总量有所下降。我们瞄准富硒猪肉这一点,打造宜春市富硒猪肉产业联盟,目前已挂牌成立。通过创新营销方式,建立养殖、屠宰、销售一体化模式,在全省设营销点,目前已有100多个。通过直销的方式降低了成本,让富硒猪肉进入千家万户。

记者:县农业农村局在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好的经验值得借鉴?

陈小云:上高是绿色有机创建示范县,全县水稻绿色基地达到16万亩,包括其他经济作物共计23万亩。全县“三品一标”产品达83个,其中无公害产品23个,绿色食品33个,有机食品25个,国家地理标志2个。江西圣牛米业有限公司和江西绿万佳生态功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获得江西农产品百强企业产品品牌认证。同时,上高县非常重视龙头企业的发展。去年开始,在六大行业(水稻、生猪、蛋鸡、中药材和水果、蔬菜)都进行了产品的溯源,检测设备已达到20台。

记者:富硒产品方面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

陈小云:着重打造富硒基地,以天然富硒为主。整合资源,成立了江西绿万佳生态功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把全县富硒产品通过该平台进行统一推广,避免资源、资金浪费。

重点扶持壮大金农、绿万佳、鑫隆、圣牛、茶杉等县内涉硒企业组建富硒产业联合体,积极争取产业扶持资金和项目,推动企业发展富硒产业。全县已初步建成富硒中药材产业园和富硒食品加工产业园,涉硒企业达3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合作社)6家、省级龙头企业(合作社)11家;富硒农产品基地面积达10.058万亩,建立了万亩富硒示范基地2个,连片千亩种植基地达27个,向上申报市级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基地8个;研发了富硒大米、富硒鸡蛋、富硒水果、富硒蔬菜、富硒中药材等五大类产品。绿万佳富硒皇菊、上高富硒紫皮大蒜荣获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宜春富硒农产品奖,绿万佳富硒鸡蛋荣获宜春富硒农产品优秀奖。

记者:要做强农业品牌,农产品质量才是根本。上高是如何把好农产品质量关的?

陈小云:抓好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每个乡镇都有农产品检测站,每个村都有农产品检测协管员,对农产品检测进行把控。其次,我们会对各基地农产品进行抽检,今年已基本完成定量500个、定项3000个抽样工作,目前正在申请农产品检测站双认证。

记者: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上高在进一步壮大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有何规划?

陈小云:我们计划打造一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建设一个占地3000亩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及加工的高标准中心,划定一些功能区,根据产业分布特点和地理位置优势,推动一二三产融合。

记者:产业做大了,产量提升,产品销售渠道就成了关键,上高县在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方面做了哪些事?

陈小云:一个是对外联系,一个是发展电商。我们与外地规模比较大的农产品销售平台对接,把产品推出去;另一方面就是大力发展电商,上高30%的农产品是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的。但无论哪种渠道,还是要练好自己的内功,只有把农产品品质做优,才能有高回购率。

记者:为了实现上高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

陈小云:第一,如何谋划上高农业产业发展,把上高的省级农业产业园,通过三五年的时间打造发展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园,这是我们的目标,需要强大的产业支撑。第二是新农村建设,如何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即将开始的宅基地改革结合起来,并在这个过程中,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改变以前干部干、群众看的状况。第三是如何让农业基础更牢,主要是大宗农产品的供应,粮食生产和生猪复养工作,这个基础做好了,才能把前面两件事做好。

猜你喜欢
基地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