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社会参与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轨迹

2021-10-08 08:17张建华
全科护理 2021年27期
关键词:入院出院问卷

张建华

压力性尿失禁指的是在清醒状态下尿液不受控制地从尿道里排出[1]。虽然压力性尿失禁对个人的生命健康不会有较大影响,但是因其发作时表现的尴尬性,致使病人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受到了较大的影响[2],与此同时也给病人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的阴影,病人会因在公共场合下排尿不可控制引发病耻感水平急剧升高[3-4]。社会参与的概念为个体积极地维护社会关系和主动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这一过程,合理有效的社会参与可以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病人心理社会适应,缓解甚至减轻病人因病带来的身心问题,提高尿失禁病人的生活质量[5-6]。国内外研究对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的社会参与研究较少,且目前国内关于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的社会参与状况的调查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调查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社会参与现状并动态检测其变化轨迹,以期为填补相关研究空白,找出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社会参与的最佳干预时间点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方法,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70例压力性尿失禁病人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尿控学会提出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疾病诊断标准[7];②年龄超过18岁;③既往未经过正规压力性尿失禁相关治疗;④小学及以上学历。排除标准:①不愿意参与本次调查研究;②有严重的躯体疾病限制其活动能力;③心理或认知存在严重障碍。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在文献阅读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工作状态等个人资料及饮水量、尿失禁频率等疾病相关资料。

1.2.2 自主参与问卷 该问卷可用于个体自评感知到的社会参与程度,普遍适用性良好,该问卷由Cardol等[8]于1999年研制,由贺亚楠[9]于2013年翻译成中文版。本问卷一共划分成室内参与(7个条目)、家庭角色参与(7个条目)、室外参与(5个条目)、社会生活参与(6个条目)4个维度,共25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分别评0~4分。问卷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社会参与水平越差。本次调查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3,4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36~0.802。

1.2.3 资料收集 符合纳排标准的压力性尿失禁病人入组后,先由研究者向其进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和研究目的的说明,并告知被试入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分别会受到一个时长为5~10 min的调查。其中入院时调查以纸质版问卷的形式进行(病人自主填写),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调查会以电话随访的形式进行(我问你答)。研究开展过程中为了降低失访率,提高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的配合度,在方案实施时研究者组建一个微信群,将每个入组的压力性尿失禁病人拉入群中,不定期在群里发放一些压力性尿失禁出院后日常活动方法和生活护理技巧,病人也可以在群里进行提问,由专门负责的医生或护士进行解答。入院第1次调查时有70例病人参与;1个月时无失访,有效回收率100%;3个月时失访5例,失访率为7.14%;6个月时失访12例,失访率为17.14%。

2 结果

2.1 压力性尿失禁病人一般资料 70例压力性尿失禁病人年龄45~75(62.32±4.39)岁;男30例,女40例;小学7例,初中18例,高中及中专33例,专科及以上12例;婚姻状态中大多数已婚且配偶尚在,占87.14%;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元17例,1 000~3 000元37例,>3 000元16例;没有工作35例,有固定工作16例,打零工19例;每天饮水量<500 mL 13例,500~999 mL 29例,1 000~2 000 mL 21例,>2 000 mL 7例;压力性尿失禁频率:每周2次或3次有9例,每天1次或2次有12例,每天≥3次有32例,一直有17例。

2.2 不同时期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社会参与得分情况比较 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社会参与得分在入院时得分最高为(68.31±8.76)分,社会参与程度最低;以后随着时间延长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测量社会参与得分下降分别为(59.28±8.32)分、(46.38±8.12)分、(42.06±7.34)分,社会参与程度增加(P<0.05)。各维度在刚入院时得分均是最高;随着时间延长室内参与和家庭角色参与得分在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时下降(P<0.05),3个月后趋于稳定(P>0.05);室外参与和社会生活参与得分在1个月时与入院时比较无变化(P>0.05),在3个月时下降且社会生活自主参与随着时间延长得分呈现下降趋势(P<0.05)。见表1。

表1 不同时期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社会参与得分情况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3.1 入院治疗时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社会参与现状 压力性尿失禁病人因为疾病的特异性容易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并使病人产生自卑感和病耻感,致使病人身心健康受到伤害,社会活动参与度下降[10-11]。本研究结果表明入院时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社会参与得分为(68.31±8.76)分,社会参与程度很低。由于目前国内外对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社会参与的相关研究较少,而与其他人群的社会交往相关研究相比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的社会参与更低[12-13]。付蓓等[14]对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社会参与情况的横断面调查发现老年糖尿病病人社会参与处于中等水平。日本一项关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3年纵向调查,发现老年人的社会交往水平也处于中等水平并具有动态变化趋势[15]。本研究中初入院时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社会参与程度很低说明压力性尿失禁给病人带来了很多负性的影响,如病人对原有自身角色功能承担力度下降,病人对室外体育活动和亲友往来的意愿降低,从而使得病人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受限。结果提示临床医务人员要加大对初入院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的关注力度,鼓励病人主动讲述出内心的忧伤和耻辱的感觉,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同时举办一些小的活动,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到日常交往中,并向病人讲解一些小的生活技巧缓解部分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的压力及负性情绪[16]。

3.2 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社会参与动态变化 社会参与是一种范围广阔的活动概念,凡是个体主动参与日常生活活动皆属于社会参与,其作为社会功能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会受到来自内外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影响[17-18],致使其状态也会随时发生改变。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社会参与得分在入院时得分最高,表明其社会参与情况最差,然而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测量其得分情况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表明社会参与情况逐渐在改善,说明在疾病治疗后,病人的病情逐渐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再结合医务人员的宣教和心理辅导,病人能够接受并良好地适应携病生存状态,愿意主动承担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各种角色,逐渐参与家庭及社会活动。各维度得分在刚入院时均最高,然而随着时间延长,室内参与和家庭角色参与得分在出院1个月和3个月时下降,3个月后趋于稳定,主要因为个人是疾病的主体,家庭成员是病人最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压力性尿失禁病人工具支撑和情感支持的主要来源[19-20],在经过积极治疗后尿失禁症状得到缓解,自身最能切身感受,而家庭成员在接受教育后也能够理解病人漏尿的情况是因为疾病所致,不受病人自身控制,从而改变对病人的态度,接纳病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至出院3个月时病人的室内参与和家庭角色参与程度已达到最佳水平,此后没有上升空间,因此3个月后趋于稳定。室外参与和社会生活参与得分在1个月时与入院时比较无变化,在出院3个月时下降,这可能受疾病的治疗效果的限制,压力性尿失禁治疗需要通过长期盆底肌锻炼及其他的治疗方法,效果缓慢,需要长期坚持,多数病人在治疗1个月后效果仍不明显,症状持续存在,病人还是不愿意参与到室外和社会活动中,而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漏尿症状得到明显好转,病人才能逐渐参与到室外和社会生活活动中[21]。提示临床医务人员针对不同时期的压力性尿失禁病人要关注不同的社会参与方面,予以重点问题干预,从而达到最佳的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入院时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社会交往得分最高,社会参与程度最低,但经过入院后正规的治疗以及随着时间推移治疗效果的显现,促使病人社会参与得分逐渐下降,社会参与程度逐渐提高;压力性尿失禁病人不同类型的社会参与程度也随着时间变化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医务人员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压力性尿失禁病人就诊率,并增加对初次就诊病人的关注度,采取多种干预措施以有效地提升其社会参与度,从而增加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的心理健康并改善其生活质量。由于资料收集时只主观询问了压力性尿失禁病人治疗效果是否有好转,缺乏客观测量和记录,因此结果中无法直观展示病人的治疗效果与社会参与程度的相关性,未来研究可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猜你喜欢
入院出院问卷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