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视角下来华留学生管理探究

2021-10-08 00:45杨晓燕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来华留学生变革

杨晓燕

[摘 要] 当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逐步加强,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视角来看待留学生的管理问题具有很重大的实践意义。据教育部统计的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留学生教育蒸蒸日上,处于发展的上升期,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主要包括来华留学生良莠不齐、交流障碍与文化差异、来华留学生管理制度落后以及留学生师资缺乏。面对这些难点问题,政府和高校相关管理部门需结合具体情境,借鉴先进学生管理经验,以促进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来华留学生;管理;变革

[中圖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8-0037-03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趋势,源于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1]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国家影响力的逐渐增大,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与教育,呈现出全球合作的趋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便于各国之间学习先进知识理念与高新技术,吸引世界范围内人才的交互,将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储备人才,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被称为世界教育的第三大发展趋势,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影响因素。除此之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还能够推动国际范围内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战略的国际化、高等教育理念的国际化、高校教师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对象的国际化、高等教育方法的国际化等等。高等教育对象的国际化是指高等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受教育的对象由单一的本土生源转变为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生源,是一种打破地域界限,全世界范围内学生流动的一种趋势。在我国,高等教育对象国际化的突出表现就是来华留学生的增多、来华留学生培养规模的壮大。

二、来华留学生现状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国际魅力越来越凸显的情况下,为了增进交流与学习,我国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提供了优惠政策,来华留学生的规模空前庞大。据教育部2018年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范围内共有来自204个国家的近49万外国留学生在935所中国的大专院校学习。[2]当前,我国的留学生教育规模空前壮大,是世界上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

在留学生队伍日渐壮大的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数量增长速度快,在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国家优惠政策的双重作用下,无论是从留学生来源国还是从留学生的数量上来看,都在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二是留学生准入门槛低,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各大高校为了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大部分高校响应号召,并根据自身需求积极进行来华留学生的招生和录取工作。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严进严出”的留学生政策,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处于规模扩张阶段,管理制度相对比较宽松;三是留学生来源国大多为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统一严格的考核标准,以及相对宽松的留学生教育政策,来华留学生的来源国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优质生源吸引度不够。总的来看,中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正处于转型的时机,需要做到从“求量向求质”的转变。这就要求各个高校规范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改进不合时宜的来华留学生管理模式,促进来华留学生管理的良性发展和质的飞跃。

三、来华留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来华留学生质量良莠不齐

由于来华留学生招生录取制度的不完善,来华留学生目前处于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的管理难点。无论是相关的教育部门还是各大高校,都在大力的鼓励和支持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对于来华留学生的生源结构和素质把关则有所欠缺。首先,为了更好的招收来华留学生,有些高校甚至降低门槛来吸引生源,以达到学校的发展需求从而导致了生源良莠不齐。其次,来华留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难以达到高校正常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除此之外,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体系尚不完善,一些关键环节还存有管理漏洞。在此背景下,伴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规模扩大,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很难得到充分的保障,难以吸引到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素质较高的优质生源。在这样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可以看出我国的来华留学生生源结构不平衡、总体质量有待提高。

(二)交流障碍与文化差异

由于汉语学习难度比较大,来华留学生汉语基础薄弱,大部分的来华留学生不能够用汉语进行学习沟通和交流。由于交流障碍,来华留学生无法很好地融入学习环境和学校的各类活动中去,在与其他同学的交互过程中存在着障碍,影响学习计划和学习效果,加大教育管理者的管理难度。除了交流障碍外,不同国家迥异的文化背景也为教育管理者对来华留学进行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会阻碍他们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使他们不能融入当地生活,不懂得与身边的人相处。[3]对于来华留学生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如何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协调,使其符合高校学生管理的规定,是来华留学教育管理的一大挑战。另外,在进行来华留学生管理时,需要注意文化的差异会影响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交往习惯,如何在生活交往和饮食等方面进行良好的安排和管理,也是促进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要点之一。

(三)来华留学生管理制度落后

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制度还没有完全做到与时俱进。从管理的内容来看,大部分高校仍局限于行政管理和学习管理,且管理现代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程度不高。在来华留学生学习过程中,采取的仍然是与本土高等教育类似的传统的课程安排和授课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留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体学习习惯,一些留学生难以适应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难以取得有效学习成果。其次,在学生社团方面,来华留学生普遍对社团活动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也很低迷。在学生社团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极少有面向来华留学生开展的社团活动,来华留学生无法有效融入校园文化,难以融入各项活动中去。另外,目前我国留学生的管理,主要以“保姆式”“封闭式”“隔离式”的模式为主,对于留学生往往给予特殊的待遇,将他们奉为贵宾用服务代替管理。[4]来华留学生的生活住宿条件以及奖助学金的审批,一定程度上的优于本土学生,导致本土学生产生排斥情绪。更有甚之,一些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的管理缺乏底线,没有原则的纵容和区别对待,使部分来华留学生放纵自我,妨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四)留学生教育师资缺乏

辅导员及教师作为留学生在中国生活和学习活动的主要引导者,对其进行跨文化适应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5]因此来华留学生师资缺乏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做好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工作,首要前提就是要能够与留学生进行正常的交流。鉴于大多数来华留学生使用英语与他人沟通交流,因此师资缺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具有国际素质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二是缺乏具有国际教育理念的专业教师。当前,面对留学生教育的高校师资队伍中,具有海外留学经验的教师较少,留学生的全英文授课缺乏师资保障。其次,具有专业国际视野的留学生管理人才缺乏,高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失衡。除英语领域的教师外,高校大多数专职教师的英语水平存在痛点,难以达到双语教学的水平,无法与来华留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沟通和交流。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大了来华留学生管理的难度,不但使高校管理者和教师难以有效开展教育活动,而且学习质量缺乏保障,学习成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另外,高校师资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素养方面的培训有所欠缺,使现有师资国际化素养的培养有较大难度。

四、来华留学生管理策略变革

(一)严格把控留学生质量

为了促进高校留学生教育的转型与突破,增强来华留学吸引力,必须合理控制来华留学生的生源结构,不能为了追求规模而盲目招生。另外还要加大对留学生质量的把控力度。首先,为彻底改变生源良莠不齐的局面,政府和学校都应以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严格设立留学生准入标准,控制留学生整体素质。政府可以将预科教育作为留学和进入中国高等院校的过渡和衔接,通过开设“留学生预科教育”来提升留学生的水平,改善国际生源质量。[6]学校要通过多元化的制定招生考试制度和开设实践交流活动的方式,对留学生的学业水平、实践能力、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综合考察,改善生源状况。其次,对于来华留学生难以同步开展学习的困境,高校可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层分类的学习生活管理,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加大培养力度,通过专项培养、课外辅导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学校也应设立相应的学术交流平台,增进不同基础条件留学生的互动,在摩擦碰撞中共同发展。除此之外,为吸引优质生源,必须从根本上做出突破,提升留学生培养能力。高校应集中力量建立重点学科,设立王牌专业,吸引优秀人才。同时建立高等教育保障体系,完善教学资源配置和后勤管理,科学指导留学生就业工作,使其成为吸引优质资源的重要力量。

(二)推行求同存异的文化普及

“对待和处理文化差异的一种组织战略是将其带来的影响最小化。最小化的方法意味着将各种文化均匀化、产生一致性或是将各种文化鼓励起来,相互隔绝,以减少潜在矛盾的发生。”[7]针对留学生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较大、语言沟通难度较高的复杂情况,高校应推行求同存异的文化普及,提高管理能力。首先,高校应推行中英双语言教学,为师生沟通构建桥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开设文化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积极融入校园环境,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通过传播中国文化,以加强汉语教学,提高留学生汉语能力。其次,学校应高度重视文化差异,尊重不同国家的宗教信仰、节日习俗、饮食习惯等,在与不同学生的交流互动中,求同存异,有效解决矛盾;另外,学校应该在了解学生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开设不同国家的节日活动,增进不同国家的文化互动,实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学校也应该培养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中国人文景点、了解文化典故,可以有效缓解文化隔阂,减少文化摩擦。

(三)加快改革留学生管理制度

建立“以人为本”理念支撑下的柔性管理制度,是有效进行留学生管理的重要举措。由于忽略了留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的差异,传统的课程安排与授课方式针对性不强,留学生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因此,高校应根据留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基础与学习习惯编写合适的教材,调整相应的授课方式。另外应充分利用文化的差异性,创办多样性的学术交流、社团活动,提升留学生的参与度。为了缓解留学生和本土学生的矛盾,学校应推行“趋同管理”,即对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教学管理统一标准和尺度,对日常生活的管理统一要求和安排,不将外国留学生过分特殊化的管理方法。[8]此举有利于缓解本土学生的排斥情绪,也使留学生教育管理更标准化、专业化。除此之外,高校应注重培养留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鼓励留学生积极进行自我管理。留学生作为跨文化教育接受者也会带来其他国家在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不同理念、思维与方式,对于提高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有很大帮助,而来华留学生的参与也增强了他们的校园归属感。[9]

(四)打造具有国际素养的教师队伍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对开展留学工作的教育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打造具有国际素养的教师队伍,是提高留学教育水平的重要力量。为了加强师生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尤其是英语表述能力的师资队伍是长期稳定地开展全英文教学的基础,建设一支优秀的全英文教学师资队伍是全英文教学的首要任务。[10]其次,优化高校教师队伍,要招收具有海外留学经验和访学资历的教师。留学生与教师有共同的经历,能够提升师生之间的亲密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有必要了解各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差异,对于留学生出现的文化困惑和情感失衡给予心理疏导,为留学生提供更好的人文服务和关怀。另外高校应该积极引进具有优秀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在学校的教学活动、后勤服务等工作中提供先进经验,提高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除此之外,高校还应重视现有师资的国际化素质的培养,加强留学教育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素养。

参考文献:

[1]莫玉婉,刘宝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程与改革趋势[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4):85-93.

[2]王晓秋.加强来华留学生史研究的意义[J].神州学人,2018(7):22-23.

[3]孙凌燕.高校国际留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18):44-45.

[4]孙萌.我国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智库时代,2018(49):93-94.

[5]李宪.高校辅导员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的探讨和对策研究[J].海外英语,2020(1):52-53.

[6]陈君楣,袁媛.“一带一路”倡议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1):91-95.

[7]苏珊.C施奈德.跨文化管理[M].北京:經济管理出版社,2002:347.

[8]王磊.浅谈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和人员素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2):111-112.

[9]哈巍,陈东阳.挑战与转型:来华留学教育发展模式转变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8(12):59-64.

[10]郑哈哈.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本科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144-145.

(责任编辑:张宏玉)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国际化来华留学生变革
变革开始了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艺术类教师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全英文授课临床本科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全英文授课医学本科留学生防御方式调查分析
论学术界的全球公民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中国高铁“走出去”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思考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