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高压的对比分析及鉴别诊断

2021-10-09 01:23梁振停张春梅赵琼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21年3期
关键词:心动图肺动脉灵敏度

梁振停,张春梅,赵琼

1.舞钢市人民医院超声科(舞钢, 462500)

2.舞钢市人民医院外科(舞钢, 462500)

0 引言

肺动脉高压又名肺高压,主要是因人体肺部及其血管发生实质性病变,致使肺部血管阻力升高,从而引发严重性肺部血管疾病[1]。患者主要临床表现症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绞痛、乏力、晕厥等。肺动脉高压中后期患者,其右心功能与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其右心室负荷增大、肥厚扩大,引发右心衰竭。目前,临床上是以右心导管检查结果作为公认的诊断金标准,但该种检查方式存在创伤性较大等缺陷,因此急需寻找更加理想的诊断方式[2]。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分别选用多层螺旋CT扫描以及超声心动图对疑似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诊断,并对比两者鉴别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0例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进入本院就诊的疑似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性别: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42~70岁,平均(53.7±4.7)岁。所有入选对象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纳入本研究患者均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组及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签署相关知情文件。排除标准:①免疫及凝血功能无异常者;②存在重要脏器(心、肾、肝等)严重功能不全者;③存在神经系统疾病认知障碍、精神性疾病,治疗依从性差者。

1.3 方法

多层螺旋CT扫描应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 VCT64排螺旋CT机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从肺尖到膈顶位置,管电压与管电流分别为120 kV、200 mA;扫描的厚度为5 mm,螺距为1.372 m,转速0.7 s/转,重组矩阵512×512。进行常规扫描后再一次实施加强扫描,于前臂肘静脉位置注射100 mL的非离子典对比剂,完成注射后再次实施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处到肺底部,至上而下进行扫描;重建层厚度为1.5 mm,主要对肺窗、肺动脉、心脏等三个部位状态进行检查。

B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3.5 MHz。取平卧位,检查范围从胸骨旁第3~4肋间位置开始,于左室长轴切面上测量各个房室体积大小以及主动脉内径,于大动脉短轴切面上测量肺动脉以及双侧肺动脉内径,采用连续多普勒对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进行检测,进行三次测量后,取其平均值。

1.4 观察指标

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实施阅片,取一致意见;并以右心导管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3]。①观察对比两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统计对比两组阴、阳性例数,计算诊断敏感度、特异度。敏感度=真阳性/(假阴性+真阳性)×100%、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4]。②观察A、B两组疾病分类。③记录两组诊断准确率。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学分析,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计数数据描述形式为百分率,比较行χ2检验;计量数据描述形式为标准差“±”,比较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比较

两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对比[n(%)]Tab. 1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两组疾病分类比较

右心导管检测结果显示: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左心疾病性肺动脉高压、肺部疾病或缺氧肺动脉高压、高压及慢性血栓栓塞性患者分别为20例、10例、8例、2例;以右心导管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两组疾病分类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疾病分类准确率对比[n(%)]Tab. 2 Comparison of diseas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3 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

右心导管检测结果:5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肺动脉高压患者。以右心导管检测结果,A组诊断准确率为98.00%,与B组的94.00%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n(%)]Tab. 3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accur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3 结论

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表现症状为呼吸困难、心慌、头晕等,且发作迅速,严重时会引发系统性衰竭与窒息等[5]。患者若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救治,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目前,对该病的诊断方法有X线、右心导管检测等,但各种诊断方式皆存在各自不同的缺陷,如:X线诊断具有辐射;右心导管检测创伤较大等[6]。

近几年,超声在临床上已得以广泛应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达到94%的诊断准确率,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疾病分类检出率均较高,且与右心导管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原因是:随着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的发展,患者会伴随明显的主肺动脉扩张、室间隔增厚等症状[7]。超声心动图检查是通过红细胞反射与散射超声探头所发射的超声波,从而引起超声波声频发生变化,进而有效反映患者血流性质、方向、速度以及患者心脏与动脉情况,从而有利于判断病情,对疾病进行分类;超声心动图还可清晰显示心脏各腔室结构,以便医师对血流与心室瓣膜运动情况进行了解,进一步提升诊断准确率[8]。以上相关参数可为医师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尤其是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效果更明显。分析本研究结果还知,多层螺旋CT检测结果与右心导管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其也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其原因是:多层螺旋CT诊断方式具有无创性、扫描速度快、影像分辨率高等特征,其可于各个空间方向对数据建立模型,便于观察分析患者右心三尖瓣反流血液压强差,估算肺动脉压;还可清晰显示患者肺实质、肺动脉结构等,因此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多层螺旋CT诊断在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同时,还可通过检测主肺动脉直径以及双侧主肺动脉直径、升主动脉直径等临床指标对肺动脉高压进行评估。主肺动脉直径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可有效反应肺动脉扩张情况,其与肺动脉压力相关性较大,可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危险分级、病情状况与预后进行评估;多层螺旋CT还可观察患者肺实质变化情况,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实质的变化较常取决于其发病机制,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其特异度,提升对疾病分型与确诊的准确率;CT还可以清晰显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栓子分布状况,从影像中还可观测到患者肺动脉压力增大对其心脏及肺动脉的影响,所检测出来的结果可以用于临床治疗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螺旋CT平扫与超声心动图检查方式应用于对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其漏诊与误诊率均较少,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较高,还可以对疾病进行准确分类;同时两种检查方式操作方式较简便,且具有无创性,安全性佳,因此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心动图肺动脉灵敏度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