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缺血性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10-09 01:23李冰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21年3期
关键词:血管病全脑造影

李冰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 商丘, 476000)

0 引言

“缺血性血管病”一般指脑缺血性疾病,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进展性卒中、完全性卒中、腔隙梗死等,病因繁多且病理机制复杂[1]。有研究指出[2],缺血性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与血管壁病变、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血液成分变化有关,常见的疾病包括动脉硬化、动脉炎、血管痉挛等。缺血性血管病的治疗包括控制高血压、调节血糖及血脂,同时可以采用手术方案、药物方案进行症状改善,根除病因等。药物在缺血性血管病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可控制病情进展,但疗效有限。而神经介入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案,可快速消除或改善症状,一般需要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辅助下进行,获得理想治疗效果。本研究对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神经介入术联合应用于缺血性血管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缺血性血管病患者88例作研究对象(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随机数字法分组,每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47岁至78岁,均值(62.45±3.05)岁。实验组男性22例,女性22例;年龄46岁至77岁,均值(63.05±2.85)岁。两组患者年龄范围、男女比例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纳入标准:①颅内MRI检查确诊缺血性血管病;②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③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自愿参加;④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①手术禁忌;②麻醉过敏;③药物过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每天服用药1次,(75 mg/d)。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每天1次(100 mg/d),口服。两种药物均长期服用。

1.2.2 实验组

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神经介入术联合治疗方案,并告知手术风险,签署同意书。在患者右股动脉进行穿刺,对患者血管开口、血管走向等进行观察和判定。根据造影部位差异控制造影剂输注速度、压力值,以造影结果辅助神经介入手术。

神经介入术前连续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5 d,剂量同对照组。手术时在局部麻醉下,在影像引导下置入导管,注射U肝素适量,使用合适微导丝在血管狭窄处穿入,将滤保护伞置入颈内动脉颅外垂直段并打开,在狭窄部位放置球囊。根据血管堵塞程度选择合适支架置入,并再次使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血管堵塞情况进行复查,血液流通良好,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

①临床治疗总有效率[3]:患者出院后3个月复查,通过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血管狭窄情况进行观察,血管开放视为显效,血管狭窄程度恢复50%以上为有效,血管狭窄程度恢复50%以下为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

②神经功能[4]:使用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涉及感知觉、肢体活动等15项,满分42分,分数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性。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计量、计数资料进行匹配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5.45%和81.82%,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Tab.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神经功能NIHSS评分治疗前比较,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均相比于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实验组比对照组下降幅度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neurological improve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neurological improve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P实验组(n=44) 24.45±1.02 8.46±1.10 14.456/0.000对照组(n=44) 24.38±1.12 14.63±1.20 10.412/0.000 t 1.545 6.456 /P 0.545 0.032 /

3 讨论

“缺血性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具有起病急、发展快、危害大等特点,患者常伴随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出现偏瘫、失语、失认等表现,预后较差[5]。临床上针对缺血性血管病的临床可以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使用抗凝药物,适用于症状轻微,病情稳定,血管阻塞程度低的病例,可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属于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与血小板受体进行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还可以阻断其它激动剂使用ADP(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则通过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阻碍血小板聚集,广泛应用于心血管药物。保守治疗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仅可稳定病情,延缓病情进展,在溶栓方面作用有限,中远期疗效不好。神经介入治疗是利用精密器械(导丝、导管)等对血管堵塞部位进行疏通治疗的新方案,微创、疗效好、安全性高。为了提高治疗操作准确性,一般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辅助下进行,准确定位血管堵塞部位,并清晰观察堵塞部位数量、堵塞程度,进行制定治疗方案[6]。陈东燃[7]研究中采用了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方案进行缺血性血管病治疗,与药物治疗比较,结果表明介入治疗的血管疏通效果好,血管狭窄部位恢复好,综合疗效好于药物方案,对本研究结果进行了支持。但介入治疗及血管造影均为侵入操作,有一定操作风险,且费用高,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经济条件以及意愿进行合理选择。

本研究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在缺血性血管病的治疗中,联合使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神经介入术可获得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实验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神经介入术治疗缺血性血管病患者可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缺血性血管病患者应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血管病全脑造影
全脑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肺血管病杂志》稿约
《心肺血管病杂志》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全脑开发
SmartKey脑力空间组织的全脑开发体验课开课
改变七个习惯 防住六成血管病 我国首次针对生活方式与血管病关系的调查显示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