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单胎孕妇孕期体重控制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2021-10-09 21:37王丽明郝留凤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孕妇

王丽明 郝留凤

【摘 要】目的:探讨足月单胎孕妇孕期体重控制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64例)和实验组(164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体重管理措施,实验组实施孕期体重控制管理,统计分析两组孕妇和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和剖宫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巨大儿和出生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为(555.26±32.5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88.38±35.51)min,且其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单胎孕妇接受孕期体重控制管理,对于降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具有积极意义,整体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足月;单胎;孕妇;孕期体重控制;母婴妊娠结局

孕妇是胎儿营养供给的唯一来源,因而孕妇的孕期营养供给状况会直接影响和决定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孕期营养供给过剩问题发生率也逐步升高,并成為了产科工作人员和孕妇家属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孕妇孕期体重过度增长会造成胎儿过度摄取营养而出现巨大儿情况,并会增加剖宫产发生率,进而诱发母婴不良妊娠结局问题。孕期体重控制管理对于新生儿出生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院产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足月单胎孕妇孕期体重控制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产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64例,年龄23岁~31岁,平均年龄(27.84±3.42)岁,孕周38周~40周,平均孕周(39.45±1.15)周,孕次1次~2次,平均孕次(1.24±0.32)次,BMI18.65kg/m~23.14kg/m,平均BMI(21.42±1.22)kg/m,初产妇100例,经产妇64例。实验组164例,年龄25岁~32岁,平均年龄(28.17±3.28)岁,孕周38周~40周,平均孕周(40.02±1.08)周,孕次1次~2次,平均孕次(1.21±0.33)次,BMI18.14kg/m~23.23kg/m,平均BMI(21.15±1.32)kg/m,初产妇108例,经产妇56例,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孕前体重指数BMI18.5kg/m~24.9kg/m;②足月单胎妊娠孕妇;③临床资料完整且配合度良好,能够配合随访观察;④孕妇均无剖宫产手术史。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或是中途退出临床研究者;②临床研究前有饮食干预或是体重控制指导史的孕妇;③合并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症、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孕妇。

1.2 方法

对照组不采取任何体重管理措施,实验组全部观察对象均实施孕期体重控制管理,具体方法:第一,结合孕妇耐受度和个人喜好确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常用方式包括孕妇瑜伽、孕妇操和散步等,每天20min~30min,每周5d。第二,告知孕妇定期接受孕期检查和身体检查,并对其体重变化情况进行记录,通常为每周1次,连续检测36周后入院待产。对干预组孕妇间隔7天进行体重监测,评估患者体重增长情况,并根据患者需求进行膳食方案调整,孕期增重范围以美国医学研究院公布孕期增重适宜范围为标准。第三,告知孕妇孕期体重控制的作用、方法等,使其了解该护理措施的重要性,从而积极配合体重控制管理。第四,结合孕妇的喜好,由营养师为其制定日常饮食计划,建议实施分餐制,保证孕妇“饮食多样性”和“膳食均衡”,根据不同孕期膳食宝塔推荐。第四,运动疗法。孕前期和孕中期实施身体检查,告知足月单胎孕妇在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重体力活动,避免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孕晚期每天的活动时间需要控制在30分钟以上。第五,健康教育。通过孕妇学校向产妇普及孕期相关知识,使其了解到体重增加过快对母婴所产生的潜在不良影响,孕妇学校每周授课1次。妊娠时期孕产妇的身体处于特殊状态,因而需要对其运动时间进行准确控制,避免在非常炎热和潮湿的环境中开展孕期运动,适当增加水分补充,运动过程中对其感受进行询问和观察,一旦出现不适感,如气短或劳累等,则终止运动并休息,好转后根据情况再进行运动。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和剖宫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其中,产后出血指的是产妇分娩后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出现的出血症状,统计标准为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mL。同时,统计分析两组新生儿巨大儿、出生低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其中,巨大儿指的是任何孕周胎儿出生时体重在4000g以上,低出生体重儿指的是胎儿出生时体重在2500g以下的情况。对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情况比较

实验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和剖宫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占比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猜你喜欢
孕妇
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干预效果观察
妊娠呕吐怎么办
如何消除预产期的焦虑心理?
妊娠剧吐如何进行饮食及心理护理
孕妇应如何摆脱消极情绪
孕期护理应注意哪些
孕妇和牛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
收拾行李
害喜的孕妇不易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