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射频等离子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中重度面部痤疮疗效观察

2021-10-11 06:49隽,黄玮,张月,戴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微针米诺皮脂腺

唐 隽,黄 玮,张 月,戴 静

痤疮是一种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皮脂过多、毛囊上皮增生、角蛋白栓、痤疮丙酸杆菌、滤泡和滤泡周围炎症等均可导致痤疮发生[2]。其中皮脂过多是导致该病的最常见因素。通常人在16~20岁开始分泌皮脂,此后保持高分泌状态,直到40岁左右开始逐渐减少[3],因此大多数患者因为自己皮肤油腻、不美观而产生焦虑情绪[4],尤其是面部问题。目前治疗痤疮的方法繁多,包括外用、口服药物等,但治疗后复发率依旧居高不下,因此疗效并不理想。随着医疗美容激光技术的发展,微针射频、激光等物理疗法治疗痤疮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中国科技技术大学附属医学第一附属医学(安徽省立医院)皮肤科于2018年11月—2019年2月,选取Ⅱ~Ⅳ级痤疮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微针射频等离子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来自于中国科技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皮肤科门诊,病情严重程度按照Pillsbury 4级国际改良分类法[5],入选58例Ⅱ~Ⅳ级面部痤疮,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26±6.25)岁,平均病程(5±4.11)年;对照组30 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23.9±4.82)岁,平均病程(3.76±3.85)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方案中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按照Pillsbury痤疮的程度分类法,所有皮损数目程度为Ⅱ~Ⅳ级患者;近1月内未接受任何面部激光美容治疗。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期妇女;②治疗期间不能配合治疗者;③严重肝、肾疾病及其他疾病者;④肥厚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病史者;⑤炎症后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史者;⑥半年内口服异维A酸患者;⑦单纯性粉刺患者;⑧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终止及退出标准:①自动终止治疗者;②因故失访者;③违反治疗方案者。

1.3 方法

1.3.1 设备 微针射频等离子体系统(深圳半岛医疗有限公司,型号Unicorn),针长2.0 mm或3.5 mm,输出能量6 W,脉宽300 ms。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商品:玫满霉素,苏州惠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74081)。

1.3.2 治疗方法 对所有入选患者采用病例观察表所列项目进行记录(入选时的病例资料、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皮损数目等)及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组选定治疗区域后,在同一背景下拍照收集资料。术前清洁面部,保持干燥无油腻;微针射频治疗前先清除粉刺,随后将射频单针刺入炎性丘疹、脓疱、囊肿,当针头完全没入皮肤中,即可踩踏板释放射频能量。按照此方法对面部皮损逐个进行治疗。微针射频治疗后,清洁面部分泌物及角质栓后使用等离子体手具进行全面部滚动照射治疗。治疗结束后即刻冷敷,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感染,避免曝晒。6次为1个疗程,每次间隔1周;同时口服盐酸米诺环素100 mg,每晚1次,连续服用6周。对照组仅口服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盐酸米诺环素100 mg,每晚1次,连续服用6周。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每周至门诊复诊,观察疗效。均嘱患者治疗期间注意防晒,少食高脂、高糖、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严禁抠、挤皮损。

1.3.3 疗效标准 两组患者均在6周治疗后进行疗效观察。每周治疗结束后计算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的减少数目及百分率。皮损减少率=(治疗前皮损数-治疗后皮损数)/治疗前皮损数×100%。痊愈:皮损减少率≥90%,显效:60%≤皮损减少率<90%,有效:20%≤皮损减少率<60%,无效:皮损较少率<20%;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3.4 安全性评估 试验组治疗前后、对照组用药期间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症状、程度及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例数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6周后,由1名未参与此次临床试验的皮肤科主治医师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照片,判读两组患者皮损数目(粉刺、丘疹、脓疱、囊肿)。试验组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有效率为60%。两组有效率经χ2检验(χ2=4.7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试验组患者治疗前面部炎性皮损居多,有少许粉刺,治疗后患者炎性皮损(丘疹、脓疱、囊肿)数目均明显减少,粉刺稍有改善(图1,图2)。

图1 试验组痊愈痤疮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

图2 试验组显效痤疮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

表1 两组痤疮患者治疗6周后疗效对比 [例(%)]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男3,女1)出现轻微头晕,改变服药时间(睡前服用,并嘱其服药期间禁止开车及高空作业),余其他患者未诉有不适。试验组患者治疗中均有疼痛,根据疼痛评分表24例患者疼痛评分为1分,4例为2分;27例患者表示可以耐受,治疗未受影响。1例女患者给与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封包皮损1 h后,能坚持继续治疗。试验组28例患者治疗后均出现短暂性红斑,轻度皮肤干燥,治疗结束即刻给予冷敷、保湿等处理,症状缓解明显。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能耐受,未影响治疗。

3 讨论

痤疮是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疾病,其发病率和复发率居高不下,谢淑霞等[6]调查发现,南方大学生痤疮患病率高达36.4%。轻度痤疮在合理治疗后能够临床治愈,但中重度痤疮的治疗并不理想,后者因为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导致炎症发生,继而引起中性粒细胞趋化,分泌白细胞趋化因子随后渗入毛囊,导致毛囊壁破坏[7]。所以,中、重度痤疮极容易造成面部、颈部、背部色素沉着、囊肿、瘢痕等损容性问题,严重影响患者容貌、心理、工作、生活等社会问题,造成社交困难的一系列社会负面情绪[8]。依据2019年国内痤疮指南,抗生素为炎症性痤疮基础药治疗之一。指南建议口服盐酸米诺环素[9]。盐酸米诺环素为人工合成的四环素,通过抑制补体系统和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产生局部抗炎作用,并且其脂质亲和力强,能够抑制皮脂分泌,平衡面部油脂[10]。但由于耐药性日益严重,国内外痤疮指南均对抗菌素耐药性提出警示和对策(抗菌素连续使用时间为6~8周为宜)[11]。鉴于抗生素使用的限制性,中、重度痤疮联合治疗日渐迫切,近年来对痤疮高质量的医疗美容治疗需求也越来越大。

微针射频等离子体系统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为物理治疗方法,已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类疾病,如皱纹、萎缩性瘢痕和痤疮瘢痕[12,13],而对炎症性痤疮的治疗相对较少。微针射频等离子体系统治疗中重度痤疮,一般无需对皮肤进行麻醉处理。如少数患者皮肤敏感,对疼痛耐受较低,可给予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封包60 min后进行治疗。正确操作微针射频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步骤,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确定整个针体是否位于皮脂腺卵泡中[14],这需要操作者熟练掌握痤疮Pillsbury 4级国际改良分类法。

通过对试验组28例患者的观察,治疗后患者均出现短暂性红斑、轻度干燥和疼通(根据疼痛评分表,疼痛评分4例为2分,24例为1分)。治疗结束后立刻给予冰袋冷敷面部30 min,其不适症状基本缓解。试验组28例患者无1例出现炎症性色素沉着,这与针体本身是绝缘的,热量精准作用在真皮层,而不破坏皮肤表皮有关。每次微针射频治疗结束后,即刻清除面部角质栓、脓性及血性分泌物,再使用等离子体进行全面部滚动照射治疗。等离子体是物质存在的第四种状态,是宏观上呈电中性的电离态气体,高压电极与皮肤之间有特殊的递质阻挡层,阻挡数千伏高压放电,产生低温直接等离子,通过等离子作用释放产生带电粒子、自由基、紫外线等多种物质,可以起到消炎、杀灭痤疮丙酸杆菌、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微针射频的针体是绝缘的,只有针尖处可以释放射频能量,这样可以确保电磁能量精确作用到真皮层,对靶向皮脂腺进行介入性的热破坏,产生的放射性热能可以降低皮脂腺活性,诱导皮脂腺衰老[15,16],凝固皮脂腺小叶,让皮脂腺起到不可逆的破坏[17]。因为皮脂是痤疮丙酸杆菌的培养基,它的增殖会诱发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α,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释放[18],导致痤疮炎症皮损的发生和加重。Lloyd和Mirkov[19]报道选择性皮脂腺光热解是治疗痤疮的有效方式,它产生了介入性热扩散,破坏细菌赖以生长的条件,使得皮脂腺数量减少及纤维化,炎性因子随之下降[17]。同时射频能量及针刺深度可以随皮损深度、部位而变化,从而达到精准治疗炎症性痤疮的效果。所以通过本次临床观察,微针等离子体系统以皮脂腺为靶点,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方法可以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微针米诺皮脂腺
“微针”疗法命名探讨※
再也不怕打针的纳米微针
用深潜悬停米诺解锁河流斑鳜的思路
透明质酸钠可溶微针的制备及性能特征*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米诺环素联合裸花紫珠治疗痤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长了粉瘤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油性头发少梳多按
油性头发少梳多按
教堂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