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是—”系赞同类语用标记考察

2021-10-11 00:44
关键词:青桐流金岁月言语

苏 娅 妮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

近年来,语言学界关于赞同类语用标记①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仅有的研究有:曹秀玲和蒋兴论述了现代汉语中“这/那—”系认同类话语标记;李宗江简述了近代汉语中“认同”的语用标记及其演变发展过程。但关于语用标记“是”的研究成果则较为丰富,如:刘永峰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探讨了“是”在语言使用中的语用功能,并进一步探讨了“是”的形式标记与话语功能;刘菲露对“是”类标记语的元语功能进行了探讨;李寄平从互动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应答句“是”与“是的”进行了系统比较;刘云探讨了语用标记“是的”的衔接功能和语用效果。鉴于此,下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影视剧对话语料对现代汉语中的赞同类语用标记“是—”系进行全方位探讨。

一、赞同类语用标记“是”的形式变体

赞同类语用标记在日常口语使用中有不同的形式变体,既可以叠用,也可以与语气词连用,形式不同,表达的赞同力度不同,使用频率也不同(表1)。

表1 “是”的形式变体、使用频率及赞同力度

(一)赞同类语用标记叠用

现代汉语中,赞同类语用标记“是”在口语交际中经常采用重叠的形式,主要表达说话人的附和性或让步性言语行为,是说话人为维持交际而采取的一种话语策略。如《武林外传》中:

例1.大嘴娘:等等,冰糖葫芦多少钱一串啊?

老白:十两银子。

大嘴娘:给我来一串。

佟湘玉:老太太,十两银子一串。

大嘴娘:架不住我儿子有钱。

大嘴:是是是,我有钱有钱。

例1中,大嘴娘要买冰糖葫芦,佟湘玉提醒她冰糖葫芦较贵,大嘴娘回答“架不住我儿子有钱”,此时大嘴用“是是是”来迎合自己的母亲。在该语境中,“是是是”表达了说话者附和性的赞同言语行为。

(二)赞同类语用标记与语气词连用

赞同类语用标记也经常与语气词连用。与不同的语气词连用时,使用频率不同,所表达的赞同力度也不同。

1.“是”与语气词“啊”连用

在交际过程中,“是啊”多表达说话者较为强烈的赞同言语行为,出现频率较高。如《武林外传》中,大嘴娘给大嘴刺字,众人听到大嘴的惨叫声:

例2.佟湘玉: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白展堂:是啊,太可怜了。

例2中的“是啊”表达了说话者对前者言语的强烈赞同,后续句“太可怜了”又进一步加强了说话者的赞同力度。

2.“是”与语气词“的”连用

“是”与语气词“的”连用时,所表达的赞同言语行为在赞同力度上弱于“是啊”,且使用频率也低于“是啊”。如《武林外传》中:

例3.老邢:不对,你说的很对啊,我是念了错别字,但我非但不以为耻。

白展堂:还反以为荣。

老邢:是的。

在例3中,“是的”表示老邢对白展堂所说言语的赞同。

3.“是”与语气词“吧”连用

“是”与语气词“吧”连用时,通常表达一种不太确定的赞同,此时说话者带有揣测或犹豫的心理过程。如《父母爱情》中:

例4.安杰: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回事,真的要跟他结婚了,我这心里乱糟糟的,烦得要命。

安欣:你是心有不甘吧。

安杰:是吧,大概是吧。

在例4中,“是吧”表达了说话者对前者所说话语的赞同,但同时也表达了说话者一种不确定的情绪。从“大概”两字可知,说话者在实施赞同言语行为时带有一种不确定的心理过程。

二、“是”所表达的赞同言语行为分类

“是”作为汉语口语中典型的赞同类语用标记,其所表达的赞同言语行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类别划分。

(一)根据赞同力度强弱分类

在语言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说话者在使用赞同类语用标记“是”表达赞同时,所表达的赞同力度有强弱之分,说话者会根据不同的环境使用不同强度的赞同言语行为。因此,可以根据赞同力度的强弱,把赞同类语用标记“是”所表达的赞同言语行为分为强赞同、弱赞同和零赞同3类。

1.强赞同

强赞同是指说话者在使用“是”实施赞同言语行为时,所表达的赞同力度强。如《流金岁月》中:

例5.王总:那我们就在这儿等等呗。

范金刚:你这是为难我。

王总:是的,我承认我是在为难你,我也在为难叶谨言。但这点为难……

在上述语境中,范金刚说王总在为难自己,王总用“是的”表示赞同,并随后用核心赞同语“我承认我是在为难,我也在为难叶谨言”进一步加强了赞同言语行为。

2.弱赞同

弱赞同是指说话者在使用“是”实施赞同言语行为时,所表达的赞同力度较弱。如《流金岁月》中:

例6.大罗:我觉得我们可以试着在深度……

李总:合同上写的很清楚,我知道你做了很长时间,但是同样我们也等了很长时间。

大罗:是,你也说了这很长的时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

在例6中,李总认为大罗等人拖欠工期太长,于是向大罗质问,大罗用“是”表示赞同,实则是为自己辩解,其目的是希望李总能网开一面,继续和自己合作。可见,大罗虽然实施了赞同言语行为,但赞同力度较弱。

3.零赞同

零赞同是指说话者在具体语言使用中,虽然使用了赞同类语用标记“是”,但其实并不实施赞同言语行为。如《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中,吴智勋酗酒,李青桐对其进行劝说,于是两人争吵起来:

例7.李青桐:你现在就喜欢砸东西是吗?

吴智勋:是啊。

例7中的“是啊”只是说话者一种单纯的情绪宣泄,并没有实施任何赞同言语行为,属于零赞同。

(二)根据情感态度分类

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时,总会带有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因此,根据情感态度可将“是”类赞同语用标记所表达的赞同言语行为分为积极赞同和消极赞同两类。

1.积极赞同

积极赞同是指在会话结构中,说话者在对方的劝说或建议之下主动作出赞同言语行为,或对对方的判断或指令等主动作出赞同。如《武林外传》:

例8.佟湘玉:最近风声很紧,治安很差,要是万一有生人问起咱们同福客栈的人和事,千万不要暴露。

秀才(大嘴):不会的,不会的。

白展堂:不会什么,就你俩那胆儿,一害怕肯定要说吐噜嘴,都听掌柜的话,嘴一定要严。

秀才(大嘴):是是是。

在例8中,佟湘玉提醒大家最近嘴巴要严,白展堂对秀才和大嘴不放心,于是又一次警告他们嘴巴一定要严。秀才和大嘴认为白展堂说得对,且对白展堂的警告用“是”表示强烈赞同,这是一种积极的赞同言语行为。

2.消极赞同

消极赞同是指在会话结构中,说话者为了维护对方面子和维持人际关系而作出的赞同言语行为。如《流金岁月》:

例9.朱锁锁:谢宏祖,我跟你再说最后一遍啊,你真的不要再把时间浪费在我身上了,我们俩不合适的,你说,咱们这样当朋友不是挺好的。

谢宏祖:对不起,我得走啦,后面还有点事。

朱锁锁:谢宏祖,当朋友不是挺好的嘛。

谢宏祖:是,我们就是朋友,你把我当男版蒋南孙。

例9中,朱锁锁让谢宏祖不要再在自己的身上浪费时间,并提出要和谢宏祖当朋友的建议。谢宏祖作为朱锁锁的追求者,并不愿意只和朱锁锁做普通朋友,但为了继续维持和朱锁锁的关系,他用“是”表示赞同,这是一种消极的赞同言语行为。

三、赞同类语用标记“是”的语篇模式

赞同类语用标记的位置通常处于后一话轮的起始处,承接前一话轮,前一话轮可以是表示询问、判断、建议、陈述和指责等的话语。如《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例10.老师:你们班是不是有个叫王笑语的?

李青桐:是吧。

在例10中,李青桐用“是吧”对老师的询问进行肯定性应答。

例11.李进步:胖,我在深圳有一个跟你特别像的朋友,我每次心情不好就找她聊天,所以我现在也想跟你聊一聊。

范水水:说吧,是不是李青桐的事?

李进步:是啊,你说这李青桐,学习不好,脑子还笨,她将来变成废物可怎么办啊?

在例11中,范水水判断李进步想找自己聊有关李青桐的事情,对此李进步用“是啊”表示赞同。

再如《流金岁月》中:

例12.李总:还是按照我提的要求改吧,我不希望工作超期,双方为难。

大罗:是……

在例12中,李总和大罗在讨论图纸修改问题,最后李总提出建议“还是按照我提出的要求改吧,我不希望工作超期,双方为难”,面对李总的建议,大罗用“是”表示赞同。

四、赞同类语用标记的语义衔接关系

表赞同言语行为的话语通常是会话语篇中的应答句,承接前一话轮,且通常与前一话轮的语义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衔接关系。

(一)确认关系

确认关系是指表达赞同言语行为的话语是对前一话轮的语义内容进行确认,即说话者在心理上认为对方所说话语是正确的,并进一步表示确认。如《杜拉拉升职记》:

例13.王伟:我觉得这样,也挺晚了,我送你回去。

黛西:你看看你自己醉成这样还怎么送?

王伟:是啊,我送不了你,你自己打车,你不用管我,我没事,我真的没事。

在例13中,王伟提出要送黛西回家,但黛西认为王伟喝得太多无法送自己回家,王伟认为黛西说得很对,并进一步说出“是啊,我送不了你,你自己打车”进行确认,实施了赞同言语行为。

(二)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是指表达赞同言语行为的话语在范围、程度、时间和数量等方面比前一话轮的语义内容在意义上更进一层,两者构成递进关系。如《武林外传》:

例14.白展堂:为了小贝,你确实是什么都想到了,可你偏偏忽略了一点,这么多的束缚,这么重的枷锁,小贝她能受的了吗?

李大嘴:是啊,你别说她了,连我们都快受不了了。

在例14中,白展堂对佟湘玉的教育方式提出质疑,李大嘴用“是啊”表示赞同,并进一步递进,“不仅小贝受不了,连我们都快受不了了”。

(三)解释关系

解释关系即表达赞同言语行为的话语对前一话轮的语义内容进行解释,两者构成解释关系。如《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例15.段霄:我爸也是军人,他们就那样,他们谁都在乎,就是不在乎自己。所以你现在是跟你二叔生活在一起?

陈君何:是,只有我二叔愿意养我呀……

在例15中,陈君何用“是”对段霄的询问表示赞同,并进一步解释原因,即“只有我二叔愿意养我呀”。

(四)让步关系

让步关系是指表达赞同言语行为的话语是对前一话轮的语义内容作出让步,两者构成让步关系,说话者通常是为了维护对方面子或维持人际关系而作出的让步。如《父母爱情》:

例16.亚菲:妈,那是我爸的光荣,不是您的光荣,不用这么记忆犹新。

安杰:你爸的光荣就是我的光荣,你懂什么。

亚菲:是是是,我什么都不懂,我不懂的多了。

在例16中,面对安杰的反驳,亚菲用“是是是”表示赞同,后续句“我什么都不懂,我不懂的多了”与引发语“你懂什么”构成让步关系。

五、赞同类语用标记“是”的语用功能

Fraser指出,语用标记主要是用来传达交际者潜存于话语中的交际意图。冯光武指出,语用标记在使用中主要表达说话者的非真值条件意义。“是”作为现代汉语中被高频使用的赞同类语用标记,表示赞同概念意义之外的非概念意义,即在具体语境中产生的意义。它对命题的真值不产生影响,而只是表达说话者的言外之意。

(一)话语衔接功能

用于对他人言语行为表示赞同的语用标记“是”通常出现在话轮起始位置,既承接上一话轮,又开启下一话轮,主要起话语衔接的作用。在日常交际中,说话者使用“是”实施赞同后,通常会进一步表达自己对所述话题的观点。

1.续接话题

续接话题是指在对话中,上一个人叙述一件事情后另一个人接着之前的话题继续叙述,所叙述话题没有发生转换。赞同类语用标记“是”既可以表示赞同言语行为,也可以续接话题,进一步推进话题的继续。如《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例17.陈君何:……李青桐咋没来呀?

李进步:他跟吴智勋去北京了,你还惦记她呢?

陈君何:是。我承认我还喜欢他,可是估计这辈子啊,没戏了……

在例17中,李进步询问陈君何是否还喜欢李青桐,陈君何在用“是”表示赞同后继续表达自己对李青桐的喜欢,即承接李进步抛出的话题继续叙述。

2.结束话题

结束话题是指在会话交流中,说话者运用一定的话语组织手段结束当前话题。如《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例18.李青桐:终于能出去玩了。

范水水:是啊。

在例18中,李青桐感叹“终于能出去玩了”,范水水“用“是啊”表示赞同,但同时也结束了当前话题。

(二)人际互动功能

人际互动功能涉及说话者和听话者两个主体,说话者不仅要表达自己的主观想法,更要兼顾听话者的反映,实现交流互动。

1.表示应答

当对方提出询问、建议、要求、命令或作出判断时,赞同类语用标记“是”表示对对方言语行为的应答。如《流金岁月》:

例19.杨柯:刚才不是故意偷听啊,你,你说这范秘书,范金刚啊?

蒋南孙:是。

在例19中,蒋南孙用“是”应答杨柯的询问判断。

2.彰显权势关系

赞同类语用标记“是”在具体语境中除了表示赞同外,还具有彰显说话者权势高低的功能。如《流金岁月》:

例20.范金刚:你先把气儿喘匀了啊,把自己的领带记好啊,注意点儿企业形象行不行啊?

陆经理:是是是,范秘书,您就吩咐吧。

在例20中,陆经理作为销售经理,其社会地位低于身为叶总秘书的范金刚。因此,在对范金刚的提议实施赞同言语行为时,使用了具有服从意义的“是”。

3.礼貌委婉功能

在交际过程中,当对方所说话语是自己不愿听到或者不认同的观点时,为了避免与对方发生冲突,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听话者会用“是”暂时作出让步,增强认同感,随后以一种更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流金岁月》:

例21.谢宏祖:锁锁,我认真地说啊,那个老男人不适合你。

朱锁锁:小朋友也不适合我呀。

谢宏祖:是,是,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叶谨言比我成熟,他比我有钱,但是我年轻,我认为我有未来,锁锁,你跟我回去,我一定努力工作,争取以后比他还要有钱。

在例21中,谢宏祖找锁锁表白,锁锁对他表示拒绝,谢宏祖内心不悦,但又不愿使当前谈话气氛尴尬,于是用“是”先表示赞同,随后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4.反语功能

在会话结构中,说话者在使用“是”表示赞同时,有时只是表面赞同,实则不赞同。此时赞同类语用标记“是”的主要作用是发泄心中不满,通常带有讽刺的意义。如《父母爱情》:

例22.江德福:还习惯吗?

江德华:不习惯。

江德福: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江德华:是,长了俺就让人家训成草鸡了。

在例22中,表面上德华用“是”对江德福的话表示赞同,但从后续句可知,德华实则是不赞同。在此语境中,“是”主要体现了反语功能。

综上所述,赞同类语用标记“是—”在日常口语中有不同的形式变体,且形式变体不同,所表达的赞同力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其所表达的赞同言语行为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别,在具体语境中,“是—”所构建的语篇模式及所表达的语义衔接关系具有多样性,在言语交际中凸显了话语衔接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注 释:

① 该文称之为“赞同类语用标记”,曹秀玲称之为“认同类话语标记”,李宗江称之为“认同类语用标记”,都简称为认同标记。

猜你喜欢
青桐流金岁月言语
陈志玲:流金岁月 熠熠芳华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图书馆的流金岁月
流金岁月李道一词
有凤来栖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青桐令
在青桐汇,感受创业的心跳
关于冬天
叶尔羌河畔的流金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