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域下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优化路径探析

2021-10-12 23:02庄月
速读·上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优化路径信息化

◆摘  要: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高校经费信息管理系统具有方法新、效率高、针对性强的优势。在取得了明显成效的同时,网络信息化经营管理的窘境也越来越突出。网络资金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基础设施资助教育服务平台的重要推手和引领者,有效地推动了资助项目管理工作的内涵和发展,实现了思维模式向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迈进十分重要,需要继续加强和提高基础性资助信息管理的規范化、科学化程度,进一步贯彻落实精准资金,提升资助教育育人的功能,确保了资助质量。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资助育人;优化路径

随着财政补贴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开展,国家补贴的力度和覆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为了保障资助政策的精准落地,资助数据收集与分析以及资金信息的共享在提升资助效率、促进资助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网络信息化项目作为重要的基础性信息科学技术资源,为高等院校精准资助服务提供了便利,增强了资助针对性和效果,成为高等院校"精准资助"的重要驱动力。

1信息化时代高校资助工作优化的迫切性

1.1重资助结果轻认定过程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选择了网上申请加校复审的模式,防止学生放下自尊心和社会公众"穷苦",解决了大部分真正困难学生不愿意的教育问题。由于各种原因而提出申请,或者没能够成功。但与此同时,网上的申请也仍然存在一些较为新的、固有问题,比如网上资讯质量参差不齐、申请资料失真、财务困难太过夸张、申请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欺骗、补助金使用不合理,甚至没能够在贷款到期时及时偿还学生贷款等缺乏诚信的表现。同时,由于申请资助的学生人数众多,很难让所有学校都去实地考察和核实贫困的真实性。

1.2重救助轻教育关怀

随着财政部、教育部、学校、中等院校等内援种类、数量、范围和金额的增加,经费不断增加,大部分贫困学生都可以得到经济援助,甚至一个学生叠加几个资助类别。学生自然会接受资助,进而导致“等待、依赖、索取”的惰性思维。

2信息化时代高校资助育人的优化路径

在网络信息化影响下,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资助工作必须在不足中不断改进,探索新路径。

2.1努力促进资助信息管理规范、科学化

首先需要教师以身作则,并提出规范、严肃的要求;要加强对学生态度的教育,如果有学生反复修改信息还没有完善,降档的处理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其次,要求经费管理教师严格核对学生信息,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工作记录和总结,对容易出错、信息不完整的部分不断总结总结,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指导。填写以保证信息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高校经费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需要探索和不断总结进步的建设过程。高校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借鉴其他标准化管理系统的成功经验,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经费信息管理方法。提高管理体系信息的质量。

2.2全面推进学生资助精准化

一是严格执行贫困生认定标准,规范贫困生认定流程。随着招生的推进,为了保护学生的人格和尊严,避免公开谈论贫困的“暴力慈善”的负面影响,高校现在采用在线学生申请和教师评审的流程。近年来,一些大学形成了“纵向四级评价体系、横向多维分析”的认证流程,即建立学校资助中心、学院资助领导小组、以及年级和班级审查小组。首先,以班主任、班长为主体的各班级考核小组,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情况、生活消费情况、平时的思想和学习成绩等进行比较。以学生工作和资助教师为主体;最后由学校资助中心根据政策要求,最终审核各学院资助学生名单。大多数家庭情况稳定,但仍有许多学生及其家人处于十分紧急的情况下,为保证助学贫困的公平性,避免助学生的奢侈消费,需要对助学生进行合理合法的管理和监督,有效识别助学资格,不断更新助学金数据库实现精准扶贫。

二是优先照顾新疆、西藏、广西等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的贫困学生;为保证奖学金合理、科学、高效地使用,一般困难但在学业或岗位上表现突出的学生。让扶贫资源的作用真正发挥。

2.3推进教育关怀

人是一个有血有肉,思想和灵魂的活着的个体。在高校中,人们之间的情感存在于同学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如果老师能满怀爱心地走进贫困学生的心里,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指导学生,为学生纠正错误,甚至有一些运动可以手拉手指导学生,一点一点耐心的指导,就能让这种热情和情感在每一个令人鼓舞的眼睛和话语中得到体现。学生在学习技能时可以感受到老师的爱,学生将被感动。在这之后,为学生们讲解资助金的来之不易,让学生们不要形成懒散或者索取的心态,要通过积极的学习来获取并珍惜。

3结论

资助工作坚持基于网络信息化的大数据管理,解决了单靠人力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解决了单靠网络无法解决的缺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断提高。资助体系保护受资助学生的隐私和教育发展,使资助更加科学和人性化。在现有资助体系下,全面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教育,确保高校资助有效规范,保障学生权益,确保公平高效,让资助既“解难”,又“培养人才。”

同时,资助工作也应体现其应有的人文关怀,确保学生价值观的建立和传播,既是“脱贫攻坚”,也是“热情”。资助教育最重要的是把“输血型”资助转变为“造血型”资助。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和励志教育,保护学生免受经济困难。

参考文献

[1]唐曦.信息化建设下高校财务管理的提升[J].经济管理文摘,2021(12):148-149.

[2]于锋.新时期加强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兰台世界,2021(S1):85-86.

[3]郭春娟.高校获资助学生的后期管理与服务[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160-161.

[4]李小茹,姜俊玲,孟国忠.网络信息化时代高校资助工作的适应性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0):173-175.

作者信息

庄月(1981.08.09—),女,汉族,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优化路径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