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营戏剧团市场化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2021-10-12 08:23杨锦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

杨锦

摘要:民营戏剧团的前身是曾经由民众自发组建的诸如“戏班子”的组织,是民间传统戏剧文化和戏曲艺术的革新、进步“探路队”,也是在民间传播和传承曲艺文化的一支生力军。在历史发展和时代变革的过程中,民营戏剧团由于贴近基层民众,管理灵活,艺术形式接地气,而受到民众的喜爱,使其得到发展和生存。然而由于其散、小、乱的特点以及管理模式的不成熟,其发展与生存也在新时期遇到了一些问题。应重视民营戏剧团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正确引导其发展和创新,科学管理、大力支援,使其更好地为文化产业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出力。

关键词:民营戏剧团;市场化传承;发展策略

民营戏剧团由于其入门门槛相对较低、成立成本相对较低、转化为经济和文化效益的时间相对较短、资金产投比较高等优势,并以及其经济社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兼具的特点,得到了很多国家级地区的重视。我国民营戏剧团起步较晚,管理模式探索较浅,且由于特定歷史原因,可以说民营戏剧团的管理模式尚较大改进空间。

一.民营戏剧团的前世今生

新中国建立后,根据社会各界原有的剧团、戏园子和戏班子等戏剧演出组织的规模、特性、所在地等特点,改组产生了国有戏剧团、民营戏剧团和庄户戏剧团三种类型的戏剧团。其中,民营戏剧团和庄户戏剧团的管理在大部分时期行编制外管理,主要受众为基层民主,特别是乡镇民众,其主要收入来自演出费和政府购买演出经费,部分自负盈亏;而国有戏剧团则由国家财政供养,职责以完成国家演出、研究和交流任务为主,旱涝保收。这样的制度在客观上既保证了一些主要传统戏剧的传承和保留,又在民间保存了一条边探索边发扬的路子。

1.古代民间戏曲艺人及其组织

戏剧诞是一种诞生于民间、用于再现民间农事、狩猎、神话传说的艺术形式,脱胎于祭祀活动和民间游戏。古来即有民间自发组成的戏剧团队,将古老的戏剧代代发扬和传承下来,逐渐形成今日的面目。如宋朝有“路岐”,清朝有“家班”。其作为一种戏剧艺人的谋生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和艺人坚守的信仰,在组织模式上具有自觉性、自发性和自律性的特点,在传统戏剧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上具有较高的自主性。但其管理制度较为严格,并受封建家长制影响,普遍存在高层对底层的剥削和压迫。

2.近、现代民间戏曲艺人及其组织

清代自“民间戏进京”以来,丰富的民间戏剧得到了大力发扬和广泛交流。其主要受众依然为广大基层民众,但依然能够进入达官显贵的日常生活,加上西洋歌剧、话剧的出现,民间戏剧的形式、内容、思想进入高速发展期。

建国以来,戏班、戏园子被国家收编改组,大部分活跃于基层的小戏班被编为民营戏剧团,行编外管理,经营活动相对自由,经济上部分自负盈亏,同时接受政府的演出任务并获得财政支持。其生存受到国家保障,主要受众为城乡基层群众,对戏剧文化的传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此阶段国家对民营戏剧团的管理虽较国有戏剧团自由,但其模式较为单一,且由于推行传统行政化配制体制,对其发展与创新存在一定阻力。

3.当代民营戏剧团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民营戏剧团经过了私有化改组,原则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许多戏剧团由于失去财政支持而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部分剧团转变了模式,通过国家采购公益性演出等途径,继续维持大锅饭的生活。这客观上造成了戏剧文化的衰退。据统计,我国历史上存在394个剧种,到1959年时尚存360个,到2005年时已仅剩260个,小规模剧种消失的速度剧增;其中一部分剧种已无专门的戏剧团,对其抢救性保存已迫在眉睫。

二民营剧团的特点

民营剧团由于其分布较散、经营较灵活、管理模式较为多样、体量较小的特点,有其特定的优势及劣势。

优势在于:

1.经营灵活,市场适应性强

由于民营戏剧团体量较小,其管理成本和改革成本和难度较低。若可以根据时代发展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其经营思路和演出内容,及时验证新思路和新模式的成效,在时代的高速发展中能够较快调整自身定位,找到新的出路。

也有一些戏剧团管理较为松散,其组织呈现季节性特征,或是在某些特定节日、庆典组织演出。成员多为戏剧爱好者,将演出作为一种兴趣活动、志愿活动或是兼职工作,甚至是民众内部自娱自乐,经济上对于演出收入依赖性不强。由于排练经费、排练时间的客观上的缺乏,其演出曲目通常为传统曲目,内容较为单一。但部分剧团在得到政府财政支持和场地支持后,其演出水平也得到了较快的提升。

2.贴近基层,创新能力和表现力强

民间剧团的主要受众为广大基层民众,其贴近基层生活、了解基层所感所想、倾听民众呼声。与能够定期进行交流演出、专家评演、学术探究的国有戏剧团不同,民间戏剧团的创作和再创作灵感来自于一手的民众反馈,这使其能够较快的反应大众需求。

3.与市场经济天然挂钩,在改组后具有一定适应性

民营戏剧团在改组前就具有部分自负盈亏的属性,这使其在改组前就具备了一定的对市场经济和自负盈亏的生存模式的经验。

劣势在于:

1.缺乏统一管控和科学管理,具有盲目性和短视性

当代民营戏剧团由于缺乏政府的统一管控和引导,缺乏对市场的充分研究,难免具有一定的短视性和盲目性。部分戏剧团在改革和创新过程中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盲目调整。部分戏剧团的经营仍然以传统的“找活干”加“等活上门”的模式为主,缺乏科学的营销。还有一些戏剧团在运营时较为短视,不注重长期投资,如设备维护、人才培养、剧本创作等。这让一些戏剧团终被时代所淘汰。

2.过度市场化,忽视本身社会价值

一些剧团由于生存所迫,或是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无条件地满足市场需求,造成其自身定位不清,失去自身亮点和特点,甚至出现传播内容低俗化、庸俗化,失去了其文化传承价值、思想传播价值,最终迷失于市场之中。

三、民营戏剧团管理和发展策略

1.提供培训指导,大力支援发展

应向民营戏剧团提供良好的文艺工作方针和政策,建设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各种途径对其发布专业指导和经营培训,帮助其发展和繁荣。

2.培养人才,继往开来

通过学校学习和社会培养,产生一批优秀的戏剧新人,扛起传承优秀戏剧文化的大旗。

3.寻找传承和创新的平衡点

既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到“传统的”和“时代的”相统一,“民族的”和“世界的”相统一。

4.扎根基层,拥抱群众

民间戏剧诞生于群众,发扬于群众,保存于群众。要意识到群众是民间戏剧的根,民间戏剧决不能与民众脱离。

5.开发市场,争取观众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的领域诞生,相对应的,一些新的市场空缺应运而生。应该积极探索新市场,争取观众。

总结

如今不论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环境,都处于资本从传统行业流入文化行业、竞争从传统产业转移到文化产业的转型期。应抓住这一历史时期,大力发展民间戏剧艺术,为其提供良好环境、制造前景,让民间戏剧团能够更好地服务人民、传承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王建亮. 民营戏剧团市场化传承与发展策略[A]. 文艺生活.2017,12:286.

[2]王伟伟. 民营戏曲剧团的市场化与文化传承发展策略研究[A]. 东岳论丛.2015,11(36):79-83.

傅谨. 剧团体制改革的北京、目标与路径[A]. 福建艺术.2010,3.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
旅游移动电子商务下的景区发展策略可行性分析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广发银行信用卡发展策略研究
试论市场经济发展下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
校园电子商务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