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优化高中数学新教材运用方式

2021-10-12 07:27李晓丽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新教材高中运用

李晓丽

摘  要:人教版高一数学教材改版的亮点在于:将必修第一、第二兩册定义为基础练习部分。具体的调整为,将旧版教材必修五的两项重点知识——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纳入必修一的第二单元。此种改动的积极意义在于:上述两项知识的难度并不大,且部分要点在初三阶段有所涉及。笔者将探讨如何优化高中数学新教材运用方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教材;运用

人教版高一数学教材相较于之前的版本,新教材在知识点整合、难度区分两个大方向上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如知识点整合方面,新教材更注重“知识体系”,相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模块分类清晰度更高,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逐步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进而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系统性理解教材改动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形成探究性思维

随着教材的更新,高考数学选择题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即与物理学科一样,答案“多变”,既可以有一个正确选项,也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正确选项。此种改版的目的在于,促使广大师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真正“学会”,而并非在高考时寄希望于“猜答案”。此外,随着教材改版而新增的逻辑题、数学分析题、举例题、开放题,均希望较为全面地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探究性思维能力,以期将“学以致用”通过卷面分的方式进行量化考核。实际上,所谓“探究性思维”“逻辑思维”,均是学生数学综合素养能力的直观体现,学生在高中三年的时间内,真正学到了什么,可通过最终考试“一眼观之”,而不再是“卷面分数不能代表一切”。因此,对于教师而言,高一阶段的数学教学至关重要,学生不仅要在认识和理解层面迅速完成从初中阶段向高中阶段的过渡,还需及时了解高考数学卷面的变动情况,进而在学习的初期即打牢基础,避免前行方向出现偏差。对于一些基础好、领悟力强的学生而言,上述要求能够较为轻松地实现;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如果教师在此过程中未能给予良好的引导,甚至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则学生在整个高中数学学习期内,均可能“无所适从”,导致成绩无法提高的同时,不利于优质综合素养的形成。以不等式和方程求解选择题为例,学生必须在高一阶段尽快形成严谨的思维能力,目的在于充分考虑符合题设要求的所有解题思路,以此为基础,确保正确选项一个不漏。若无法形成此种素养,在高考时,针对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无法获得全部分数,学生将会抱憾终生。

二、合理运用数学建模和数形结合等方式,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优化数学新教材的运用方式,抓住一切契机,向学生渗透数学建模和数形结合等思维方式,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初中阶段,几何与代数之间的联系较少,方程及函数类的知识中很少涉及几何知识。但进入高中阶段后,几何与代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导致很多学生无法适应,学习异常吃力。导致此种现象的表层原因为,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与高中阶段的教学整体思路之间缺乏契合度;但深层的核心原因为,学生缺乏整合知识点的能力,没有在长时间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自主开展数形结合的探索。为了改变此种现状,高一数学教师可根据新教材中纳入的新内容,帮助学生转变思维。比如,在上文提到的一元二次函数、方程、不等式章节中,新教材采用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知识引导方式。初级知识点为等式的性质与不等式的性质,学生很好理解,只需将等式中的“=”换成“>”或“<”,并注重不等式两端计算时,不等号需进行相应的变化即可。在此基础上,基本不等式、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内容逐渐出现。作为教师,必须抓住这一关键节点,引导学生将等式、不等式、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代数领域的知识自行以数轴、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几何形式予以呈现,并通过对图形的观察,深入了解每一个方程的真实含义。随着教学的深入,当学生拿到任何函数或方程,均能迅速且正确地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时,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即宣告彻底形成,学生的数学素养也会提高至新的层次。

三、重视数学学习中的“直觉”能力,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经常发现,部分学生很可能出现“学死”的情况,即缺乏足够的变通能力,对一些简单的函数、公式转化无法进行深入理解。如果放任此种现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会受到不可逆的抑制,“提高数学素养”无从谈起。为有效解决此种现象,教师应借助新教材对知识次序的调整,教导学生重视数学学习中的“直觉”能力,在后续“求证”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比如,探究函数y=x+     的图像与性质的章节中,教师可提出:随着x的增大,y的值会呈现出何种变化规律?前文提到,如果学生的思考过程不够严谨,未能考虑所有符合题设条件的情况,则得出的答案必然有缺陷。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并设法证明自己的怀疑并非无的放矢。在证明的过程中,学生无论能否成功证明自己的直觉,均会从中受益,均会逐渐接近正确答案。如此一来,学生思维发散的目的即可达到,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必然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教材中知识点相对分散的情况得到了大幅度改善,知识体系更加集中,模块分类更加清晰,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整合,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后自主练习时,能够针对知识体系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强。此外,必修与选修内容方面的调整,有助于减轻学生压力。综合而言,教师应当充分运用教材改版的契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珍青.发掘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的“探究与思考”的作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7):144-145.

[2]邓任群.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新教材概念课高效模式[J].高考,2021(13):51-52.

猜你喜欢
新教材高中运用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