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1-10-13 03:10刘孝荣
南北桥 2021年23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刘孝荣

【摘    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无论任何学科均应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数学作为基础课程,改革创新更应当首当其冲。本文先简要论述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立足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情况,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希望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3.033

新课标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做了分解与明确,也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细化与完善,指明了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切实把握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推动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一、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根据数学新课标的阐述,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个方面。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来看,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初中数学教师需要达成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远不止于此,更应当关注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也就是说,除上述几个方面之外,数学教师更应当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的锻炼,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促成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如何理解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堂,这是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工作和广大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但是自新课程改革后,不论哪一个学科,都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形成所谓的高效课堂,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实践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数学作为一门伴随学生从小到大的课程,也是一门让大多数学生感到困扰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了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特点之外,更多地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存在缺陷。结合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分析,根据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推导高效课堂的定义,即数学教师能够正确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学生感兴趣并且能够在教师所打造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发展、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数学课堂。

具体而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应当充分体现出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比如以人为本、理论结合实践、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数学教师应当正确定义自身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把学生放在教学首位,把学习主导权归还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当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发展需要,能够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力,包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课堂教学能够给予数学教师更多的收获与反思,使教师能够精准定位自身存在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三、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方面

自新课改以来,初中数学教学有了一定的变化,不少数学教师也在自身工作实践当中积极落实新课标的要求。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整体来看,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不能称得上是高效课堂。不少数学教师在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时,过于勉强,过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而忽视了数学本身严谨实用的特征。教师突然改变自身教学风格,也难以让学生很快适应。数学学科中有些知识点无法找到合适的情境进行解释也是正常的现象,并不意味着每个知识点的讲解都需要依托一定的情境。数学新课标提出了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很多教师对这几个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或者是理解了目标但难以落实到位。有的教师依然只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达,并不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方式的轉变、学习方法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将培养和训练混淆。

部分数学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简单,不够灵活,教学方法的使用依然只是为了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不会对其中的育人价值做深层次的挖掘。教师难以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缺乏对学生差异的分析和考虑,也就不能够体现出因材施教。另外,针对学生数学学习和课堂教学工作的评价也不够完善。教学评价往往能够体现出一名合格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专业修养和教育功底,但是无法对学生实施合理的课堂评价或者评价语言比较肤浅、碎片化,难以持续起到对学生的启发和激励作用。学生在评价工作中的极少参与也无法让教师意识到自身教学设计存在的不足,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二)学生方面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但他们对于学习仍然缺乏比较明确的目标和长期的规划。缺乏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约束能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往往比较被动,对教师过度依赖,很难主动展开自主学习,认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难度过高,导致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课后又无法及时获得家长的监督指导,因此学生的训练呈现出零散的状态,并不能够提升其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品质也不能够得以养成。

如果对初中生展开学科喜好的调研,可以发现,很多学生最不喜欢的就是数学学科,普遍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众所周知,但是它对于人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又是受到认可的。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为了打基础,这个时候学生如果能够正确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掌握合适的方法,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自然能够在后面的学习中游刃有余。但是因为多数教师教学方式的单一和教学知识的单调,让很多学生疲于应付数学学习,甚至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和排斥情绪。就我国的教育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各种内容,不懂得去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认为只要足以应付考试即可。错误的认知也影响了数学在激发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上的作用,所以很多学生难以学好数学。

四、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重视习惯培养,强化课前预习

尽管初中数学新课标已经对数学核心素养给出了具体的解释,但并不意味着初中数学教师要一板一眼地执行相关要求。而是要在真正把握初中数学新课标要求以及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来审视和构建高效课堂。无疑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贯穿数学学科教学始终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数学教师做好长期规划,立足整体来进行教学设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由教师的正确指导能够形成良好的习惯,逐步形成适用于自身未来学习和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品格和能力,这便是核心素养的内涵。那么数学教师就要高度关注学生的习惯品质培养,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改变学生对数学的单一印象。意识到对学生的培养不只局限于课堂,更应当延伸至课外。课前预习往往是很容易被教师忽视的一个环节。过去即便有的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课前预习,并为其布置一定的任务,但是往往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并不能够起到实际的效果。初中阶段正是数学教师转变学生态度,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契机,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强化课前预习。

(二)关注兴趣激发,做好课前导入

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兴趣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所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也积极寻求各种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但往往不得要领。这主要在于数学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缺乏对学生实际需求的了解和掌握,也说明了数学教师应当进一步加强学习和拓展的必要性。要想成功构建起数学高效课堂,就需要数学教师把握任何一个教学细节。课前导入往往能够决定整堂课教学的基调,是加深学生印象的关键环节。数学教师必须要在课前导入阶段做好教学设计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探究思考兴趣,让学生建立对本节课教学的良好印象,才会让学生主动支持和配合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

例如,在讲“相交线”这一课时,经过笔者的课前预习设计,学生已经对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前导入阶段,笔者就先与学生展开了互动,利用多媒体投影展示一些生活中相关的案例。如房屋建筑、围棋的棋盘、马路和路灯、门窗等等,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相交线概念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积累和对案例的观察,笔者邀请一些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其特点,结合学生以往学过的有关线与角的认识来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告知学生即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这样的活动设计,既是为了考查学生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积累和课前预习状况,又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巧设数学问题,发展思维能力

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是把课堂的学习主导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各种有利条件,使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发挥自身各方面的潜力。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既要吸引学生,又有一定的探究价值,从而保证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相互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互为整体,并不能够单独割裂开,数学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

例如,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课时,笔者根据学生前面所学过的内容,先对学生提出了几个基本的问题:

1.某中学一共有1100名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总校区的人数是分校区人数的三倍还多200人,分校区一共有多少人参与活动?如何列式?

2.旅行中需要用到帐篷,帐篷是这样分配的,男生4人共用一顶,女生5人共用一顶,已知女生用的帐篷比男生少6顶,在这1100名学生中,一共有多少女生?如何列式?

上述问题中,你能联想到以往所学过的知识吗?

什么是不等式?不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是什么?举出实例。给予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讨论交流,整理答案。

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使学生对以往学过的知识和新知之间的相同之处有一定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新知探究过程中,笔者也对学生不断地设问,与学生共同讨论,研究答案,实现学生思维的深入和能力的锻炼。

(四)多元方法应用,提高教学实效

总体来看,不少初中数学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仍然比较单一,对于学生来讲没有新鲜感,也难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稳步发展。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逐渐兴起了不少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数学教师就要根据自身实际的需要,将其整合利用,灵活组合,提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不同教学方法、方式手段的优势作用,才能为数学课堂注入更多活力和生机,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例如,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时,笔者在这节课中主要应用的教学方法是问题情境法,但是也结合了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多媒体工具的使用以及小组学习法,充分适应了不同教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

(五)传达科学方法,完善知识结构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在于其各个知识点之间都是有着紧密联系的,不论是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还是学生在小学学过的以及未来高中阶段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都能够构成一个整体。很多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总是遇到障碍,其原因就在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缺乏以及对数学知识結构整体性的认知不够。据此,初中数学教师就要传达给学生一些方法和技巧,引领学生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促使学生探究不同知识点、新旧知识点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别,由此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又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传达给学生思维导图的应用,这是一种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不断强化学生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科学方式。实践证明,思维导图也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与推崇。对于初中生来讲,掌握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在数学学习方面遇到的困难,更可以让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获益良多。

(六)紧密联系生活,理论结合实践

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建立的数学模型依托于现实生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给学生创设问题,帮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理论结合实践是教师需要一直遵循的原则,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保证教学过程始终同现实生活相关联,学会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和资源,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七)完善评价工作,创新课后练习

教学评价的完善也是数学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评价、在教学工作结束后引领学生评价自身学习和教师工作,能够充分展现出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对教师的警醒作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的实施在促进初中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上作用明显,是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构建和谐良好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内容。评价是双向的,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学生在评价工作中的主体性作用能够得到进一步体现。

五、结束语

要想真正构建起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快速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需要数学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反思和总结。切实把握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和改进,总结有用的经验,才能够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崔颖,李书海.基于解决课堂问题的教学策略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7(12):116-118.

[2]包子雄,陈静.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7):283-284.

[3]蒋宝红.论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206.

[4]谭福玲.探讨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7):134-135.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