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体系新模式探索

2021-10-13 15:24王亚娟
南北桥 2021年23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现代学徒制中职学校

王亚娟

【摘    要】近年来,国家已经明确表明职业教育需要注重校企合作以及工学结合。而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如果能够全面实施,也正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契机。而要想将理论模型讲解转变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更需要改变学校的教学制度、企业的投入以及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基于此,本文主要以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作为切入点,对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模式展开深度探究,以利于通过对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概念及其营销专业实践性课程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现代学徒制的要点内容以及保障措施,进而构建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中职学校  市场营销  现代学徒制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3.044

现阶段,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正在全面推进。而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我们也就有必要结合现代学徒制的理念,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企业与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的目标。

一、现代学徒制概述

在职业学校当中,现代学徒制属于一种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就是以传统学徒制为基础,对适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在课堂教学当中,不会采用早期的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会,而是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学交替。在中职学校当中,通过对现代学徒制加以引进,不但能够继承教师的教学技艺,还能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对本职业的认识,从而促进人才得到进一步发展。

现代学徒制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存在着社会化和经济性等特征,将其运用到中职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实践课程之中,不但能够提升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还能够对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而这一体制既是学生由校园走向工作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学生教育和职业发展之间的重要纽带,是学生对社会环境和工作岗位进行适应的主要手段。在日常生活当中,不管企业经历有多丰富,学生的理论知有多强,毕业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肯定会有过渡期。在现代学徒制下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育过渡期将会相当短暂,所以中职学校也就必须着重做好营销专业实践性教育系统的建设,并由此来对教学质量加以提升,使得学生得到应变、实践、生存等综合能力的发展。[1]

二、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脱节

在中职学校当中,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性课程主要是以实践教学引导、班级实践、校外实践活动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主。虽然课程中实训过程的方式是以班级实践教育为主,但因为受课程情境与教学方法的影响,所以现阶段的课堂教学内容都会通过案例或是多媒体营造情境。这样的实践性课程引导并没有对实践性课程的理念加以贯彻,而是转换一种方式对理论知识内容进行表達。对实践课程而言,主要是让学生进行竞赛等各种实验教学活动,而专业技能竞赛,以及职业综合实习活动都是校园实践的基本表现形式,导致企业需求和实际教学内容并不会特别相符。

(二)实践教学设计不够系统化

在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实践课程体系主要还是以班内实训、课外学习实践,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为主,并没有系统化。课内实训过程主要是针对学科特点,布置仿真试题;而课外练习和实践过程则是针对学科特点,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开展营销软件使用;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则是进入公司进行岗位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内容上会相对单一,很难实现交叉联系,在制度上也没有整体设计。所以,也就无法系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也就无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市场营销能力。

(三)实践教学凸显不出职业性

现阶段,虽然有很多中职学校都会开设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不过在实践过程当中仅仅会利用软件进行操作,没有彰显出市场营销职业的基本要求,导致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很难为学生提供职业工作的环境[2]。即使是目前全国推行的1+X证书试点中的“数字营销技术应用”,也是依托网络平台进行相应网络推广、优化及分析等,也没有真正凸显其职业性。

(四)实践教学设备未充分利用

目前,有不少中职学校为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加以培养,专门设计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同时也给学生配置了一定的教学设备。比如网络营销实训室、ERP实训室等。但是,按照当前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这些培训设备并未得到比较全面的运用,又或者在具体的运用过程当中出现了技术问题,也就使学习者们无法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

三、现代学徒制的要点内容

在对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学校会更加聚焦于现代学徒制。于现代学徒制而言,从国家角度进行分析主要是一种制度;而在校企实施的角度上分析,属于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早期学徒培养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进行紧密结合的教育制度。对这种教育制度来说,真正对校企合作以及工学结合进行了实现,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对技能进行训练,得到职业态度的提高,从而与社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相适应。在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当中,通过比较有效的方法对现代学徒制进行运用,可以在专业实践中以模仿为主,缺少系统化和专业化的问题加以解决。经过细致探讨我们也发现,现代学徒制的要点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合作模式。对于合作模式来说,需要校企双方都必须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要求来开展。在学生在校阶段,就能够开展企业定向合作,直到从学校毕业之后选择职业。而学生在校阶段,学校就可以通过对学徒班的教育引导形式加以设置,由教师直接指导学生开展职业实践。并且采用了学分互认机制,将所有的企业理论训练与实践作业规范,都可以落实在中职营销专业课程指导当中。[3]

第二,合作原则。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其专业教育之所以要走上现代学徒制的发展道路,主要是希望向各个行业提供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并以此提升校企合作交流的效果。其主要原则就是在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共同进步的前提下,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加以全面训练,从而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人力资源输出标准。

第三,具体实施。正是由于不同班级学生的专业知识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也就要求企业与教师根据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将营销相关知识点加以系统化的分析。同时,研究与实验活动还必须按照企业的标准规范来进行。通过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培训,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当中,也将能够与企业实现比较高效的互动。那么中职学校就可以以营销业务三年相关联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主,使一年级学生进行体验式营销,二年级学生进行专题式营销,三年级学生进行顶岗实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营销人才进行培养,以学分互认的方法来进行考核评价。在实践教学当中,会由企业负责,以师父带徒弟的形式来进行,学徒在师父的引导下进行职业实践,完成一定的岗位职责,同时经过公司职业认证取得专业实践课程的学分。其理论知识课程是由学校和企业双方联合承担,一年级和二年级的理论知识课程注重学校教育,而三年级的基础理论课程需要由企业承担。学生经过学校专业的学习,掌握企业职务的基础知识。校企合作通过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就可以将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引入到企业当中,自一年级到三年级结束,通过利用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相结合来完成职业鉴定,以确保学生取得理想的实践成绩。这一教学模式也确实反映出了营销实践活动的系统化,在岗位实践当中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了培养。

第四,模式细节。按照学徒班的课程引导模式,公司将会在每年年中在学校营销专业进行宣讲。并且经过面试,使得学生进入到学徒班当中,在进行相应时间的培养以后,能够使得多数学生纳入公司的预备人员之中。

四、现代学徒制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进行建设,需要更为科学和合理地使用校企合作技术平台,健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管理机制。而学生在现代学徒制的指导下,也将会对企业深度整合的人才教育引导计划予以认可。学校与企业同时根据产业特点、公司发展需要和专业实践,对校企合作方式进行定制,从而不断地探寻现代学徒制营销人才的新途径。[4]

(二)建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保障制度

对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来说,通过运用企业的现有教学资源来打造与市场营销业务三年相连接的实际培训教学模式,能够给营销专业学生开展的实践性教育活动带来崭新思维。通过设计这样的实践性课程体系,能够使专业实践性课程成为必修课。运用学分互认方法,与企业的工作实际进行紧密结合,为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性课程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三)建立学分互认制度

就学分互认而言,主要是将企业学分和校内的学分进行互认,使学生在进行实际练习的过程当中了解到自己是一个学习者。同时在每个学期,要求学生完成企业营销教育实践的要求。学生们在校园中如果完成课程练习就能够拿到好成绩。若他们在校时间能修完专业课程,就可以采取替换形式进行对企业职业技能提高的培养。而通过对这一方式进行设计,就可以使学生的企业职业实践积极性得到。激发,并以此鼓励学生们在企业当中实践,通过对学徒的培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四)建设师资队伍

要想完成现代学徒制的教育目标,就必须由专门教师进行教育引导,学校可以适时聘请企业的资深员工来对学生进行培训。这样,中职学校的专职教师也就必须根据企业实际状况,定时深入企业进行实践,接触产业的前沿技术及专业知识,从而确保对学生做出合理的实际教育指导。也正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发展目标就会具有差异。这样,中职学校教师们也就能够按照现代学徒制的基本需求,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发展目标。如此,教师们不但能够对个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加以完善,而且还能够给学生明确前进方向。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学生逐步进入具备技能的营销专业人才队伍中来。

(五)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

制定企业针对性培训方案,主要是根据学习者的专业实际、产业特性和企业需要,来对培训标准加以制订。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做出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定制。在对培养方案进行制定的过程当中,需要依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开设相关的营销类课程。

五、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树立专业实践培养理念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也会逐渐增加。那么,将使得学校所培训出来的营销人员,无法对社会企业需要进行适应。而要想对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质量进行提升,对社会企业的需要进行适应,也就必须对现代学徒制进行合理运用。所以,在对现代学徒制进行实践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实际培训观点,把课程和培训的主体地位让给学生。这样,就必须确立实践的培训宗旨,从而对应用型人员加以培训。首先,必须对具备专门基础知识和较高实际操作技能的市场营销人员加以培训;其次,需要保证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拥有综合能力,成为应用型专业人才。[5]

(二)建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学生的现状、社会市场需求、现代化教学方法等进行教学改革。可以采用分段型、一体式、模块型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培养教学模式,从而把学徒阶段的实际教育阶段性任务进行完成,同时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培养。这一教学模式不但能够对学习者的实际技能加以训练,而且能够对企业和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培训教学质量加以提升。[6]

(三)构建内外结合的教学体系

内外结合的教学体系,主要是对外界环境的内在要求加以融合,根据学校的状况选择富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结构。就这一课程结构而言,它由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等构成,主要是借助市场和学校的教学资源,使理论知识课程和实际教学紧密联系,从而对应用型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进行训练。

(四)构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平台

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具备一定实际能力的专业性人员。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也需要引导学生尝试创新,用创业经历对自身就业问题加以解决,从而解决部分社会就业问题。而要想对营销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加以训练,就可以通过以现代学徒制理念为基础,进行校内网店创新实习,促进学生具备创办营销企业的实力,从而形成校内实战培训模式。在对学生操作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素养,使其在真实销售项目的锻炼之下,能够完成企业的全面经营管理工作,从而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培养他们的知识掌握技能和业务素质。而在这一过程之中,学校及企业也需要分别安排教师为他们加以引导。[7]

六、结束语

中职市场营销专业通过对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进行运用,将能够确保学校和企业间的紧密性能够得到完善。双方经过了共同的努力和培训后,也将能够根据当前行业发展状况,实现以老带新的行业发展目标,使学生在职业岗位上得到磨练的机会,也将能够促进学生们根据未来职业发展情况提升自我素质,从而拓宽就业途径。

参考文献

[1]沈艷.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综述[J].山西青年,2021(19):65-66.

[2]徐书培.瑞士现代学徒制对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与启示[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0.

[3]邓香.浅谈现代学徒制在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应用[J].国际公关,2019(11):123.

[4]谢振勇.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31):118-119.

[5]唐吉雄.基于自媒体营销的市场营销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福建经济学校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14):4-5.

[6]黄雪薇.基于政府介入的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遴选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7]陈金炜.基于自媒体营销的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现代学徒制探索——以福建经济学校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29):28-29.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体系现代学徒制中职学校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