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5 年呼伦贝尔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组成动态数据集

2021-10-13 02:46闫瑞瑞陈宝瑞张保辉杨桂霞辛晓平
关键词:贝加尔呼伦贝尔样方

闫瑞瑞,陈宝瑞,张保辉,杨桂霞,辛晓平*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 100081

引 言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蒙古高原东翼,总面积约8.8 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原生植被保存较好、景观生态类型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草原生态系统类型[1-2]。呼伦贝尔草原具有独特的地理区域和生态系统特征,生产经营方式相对集约化,是研究草原生态系统各种自然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最理想的综合生态单元。在呼伦贝尔草原区,尤其是草甸草原区开展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不但对于草地生态学长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北方生态保护和草牧业发展也有重要的科学支持作用[3-4]。

呼伦贝尔站所在区域是欧亚大陆温性草甸草原分布集中、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贝加尔针茅草原是欧亚草原区亚洲中部草原亚区东部特有的群系,其耐寒性较强,生境湿润度高,是杂类草层片最发达的针茅草原类型,建群种贝加尔针茅属达乌里—蒙古成分[1]。贝加尔针茅草原分布于大兴安岭东西两侧森林草原亚带及呼伦贝尔高平原的东部,气候属半湿润的低温地区,土壤为黑钙土和暗栗钙土[1]。

呼伦贝尔站自2005 年成为国家站以来,在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综合观测场开展植物群落长期定位观测[5]。本数据集整理了2009–2015 年呼伦贝尔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植物样方物种名称、分种植物自然高度、分种植物多度和分种植物地上绿色现存量,获取了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变化的基础资料,为深入认识该植被类型在自然与人为干扰下草地生态系统响应规律,开展呼伦贝尔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组成变化、演替和物质循环研究等提供数据支持。

1 数据采集与处理

数据采集样地属于呼伦贝尔站综合观测场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位于谢尔塔拉11 队(49°20'52"–49°21'16"N,120°6'50"–120°7'28"E),2006 年围封,占地500 亩,样地东南两侧为放牧场,西北两侧为打草场。草场的优势种和亚优势种为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伴生种及常见种有日荫菅(Carex pediformis)、多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multifida)、细叶白头翁(Pulsatilla turczaninoviiKryl)、囊花鸢尾(Iris ventricosaPall.)、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狭叶沙参(Adenophora gmelinii)、展枝唐松草(Thalictrum squarrosumSteph.)、寸草苔(Carex duriuscul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等,土壤为暗栗钙土。样地用以进行长期水、土、气、生长期观测和短期科学试验,样地内同时布设碳通量观测塔、中子水分仪测定系统和地表径流场,分别用于观测生态系统水碳通量、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表面径流、水蚀和物质迁移规律。

在长期定位观测样地随机选取10 个样方面积为1 m×1 m 的重复,调查和记录每个样方内的所有植物种。其中:植物高度采用直尺测定,针对每一物种随机选取5 株植物测量高度,计算其平均值;生物量采用样方法,分种齐地剪割,用65℃烘干至恒重,并用电子天平称重。观测时间为生长季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

数据处理包括样方信息检查和完善、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同时进行数据核查和异常值校对。在质控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实测植物种类及物种数,利用公式进一步计算物种数量,样方草层高度、样方物种多度和样方总现存量,形成样方和样地尺度的数据产品。

2 数据样本描述

呼伦贝尔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组成数据集包含的指标见表1。

表1 2009–2015 年呼伦贝尔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组成

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样方调查前制定统一调查规范,对参与调查的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尽可能固定调查人员,减少人为误差。调查过程中,采用统一型号的尺子测量,对于不能当场确定的植物种名称,采集标本并在室内进行鉴定;调查人和记录人完成小样方调查时,及时对原始记录表进行检查。调查完成后,调查人和记录人对样方数据进一步自查,将相关信息补充完善。纸质版数据录入完成时,调查人和记录人对数据进行核查,检查原始记录表和电子版数据表的一致性,确保数据输入的准确性。对于植物种的补充信息、种名、拉丁名及其特性等,主要参考《呼伦贝尔草原植物图鉴》[2]补充,或者参考《中国植物志》全文电子版网站(http://frps.eflora.cn/)和《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官方网站(http://foc.iplant.cn/)[6]。野外纸质原始数据集妥善保存并备份,以备将来核查。

4 数据价值

本研究公开发表了2009–2015 年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生长旺季植物群落年度动态数据,建立了方便查询的数据集,可为该草原类型植物群落组成变化及地上绿色现存量的年际动态研究以及进一步分析群落组成演替动态提供数据支持。

5 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

本数据集原始数据可通过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络(http://hlg.cern.ac.cn/meta/metaData)获取,登录首页后点“资源服务”下的“数据服务”,进入相应页面。

致 谢

本数据的获取得到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固定观测工作人员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猜你喜欢
贝加尔呼伦贝尔样方
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研究
植被盖度对飞播造林当年出苗效果的影响
典型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灌草丛植物多样性研究
《贝加尔心灵史》
云南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水青冈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世上唯一在湖泊里生存的海豹,身世之谜一直未解!
“东方-2018”,我们来了(图片新闻)
银色的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