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有效运用

2021-10-13 06:22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菌类养殖池水产品

杨 杰

(上海市崇明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2150)

水产养殖是满足市场水产品需求的主要途径,目前,随着对水产品需求的提升,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如何提升水产养殖的产量和品质已成为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具有一定的粗放性,对环境造成了比较大的污染,同时水产品的品质也不稳定。为此,需要将生态养殖技术引入到水产养殖中,充分发挥生态养殖技术对提升水产品产品品质以及保护生态环环境中的作用,有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1 合理选择养殖环境

在水产养殖中,养殖区域的水质对水产品的品质以及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现代水产养殖一般都在养殖池中进行,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养殖池,首先要保证养殖池内水质良好确保。养殖池的周围不存在污染源,需要提前做好对周边环境的调查,避免对养殖区域的随意选择。能够为提升水产养殖产品品质以及产量创造有好的条件。同时,在建设养殖池时需要考虑水产品的运输条件,由于水产品属于生鲜,对保质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所建设的养殖池周围需要具有良好的运输条件,保证水产品能够快速运输。生态养殖技术的关键在于创造和模拟接近自然环境的水产生长环境,因此可以在养殖池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比如水草等,这对净化水质促进水产品的生长具有很大的作用。对水草的种植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否则将会对水产品的品质造成不良的影响,对水草的种植,需要结合养殖池的面积来决定,保证水草的种植面积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通过水草的种植,可以在养殖池内形成有益的菌群,而这些均群可以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养殖环境的选择是进行水产养殖的关键,需要相关的企业以及个人引起重视,从而促进水产品的生长。

2 循环式水产养殖技术

一般来说,对生态环境比较差的养殖区域,可以采取循环是生态养殖技术,同时这种养殖技术也适用于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区域。该养殖技术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

(1)是通过利用循环水质生态技术,对水质进行净化,保证养殖区域的水质能够达到达到三级净化效果,可以对河道天然池塘以及小池塘进行净化。

(2)是利用微生物肽技术对养殖区域的水质进行净化,该方式主要有水环境的净化系统和人工浮床系统组成,通过应用循环是生态养殖技术,能够较好地提升养殖环境的水质,为提高养殖的产量以及养殖的品质创造良好的条件。

3 加强对病害的预防以及处理

加强对病害的预防以及处理,也是生态养殖技术中重要的一环,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养殖的环境采取相应的防治手段,可有效的降低疫病的发生率。一般来说,现代化的水产养殖水产品的类别都比较单一,这种单一性也会导致传染病迅速的传播。在养殖的过程中,可通过丰富养殖的品种,在实现多种水产品共生过程中,强化养殖系统对疫病的抵抗能力。比如花白鳃、草鱼、大口鳃、螂鱼等可以共同混养。而这种混养的方式能够在养殖池内形成一定的食物链系统,比如,鲤鱼还有螂鱼会对池底进行挖掘觅食,这种行为能有效防止池底滋生病原体。而当养殖池发生疫病时,草食性鱼类的行动会变得迟缓,此时,肉食性鱼类就会将草食性鱼类作为食物,进而切断了疫病的传播方式,有利于防止疫病在大范围内传播,降低了水产养殖的疫病风险。在构建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养殖区域的水质环境,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对各种鱼类进行配比,保证生态养殖系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4 调节水质

在实施生态养殖技术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模拟自然养殖环境外,同时还需要重视养殖池环境与天然环境的水质差异。养殖池本身对水质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养殖池对水质的调节作用是极为有限的。因此,在养殖的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重视观察养殖池内水质的变化,根据具体的水质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对水质进行调节。养殖池内的水对水产品的生长,具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水质是提升水产品产量以及品质的关键,因此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养殖条件以及养殖要求来对养殖池内的水质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同时。还需要对不同水质下水产品的生长进行试验,从而导致养殖池内的水质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水产品的质量,提升水产品的品质。

5 注重菌类的选择

在水产养殖中,通过选择合适的益生菌类,能够有效地促进水产品的生长,同时还能帮助建立水体生态环境,因此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菌类的选择。在水产养殖中,养殖户需要对菌类的数量进行合理的控制,菌类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养殖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水体环境以及养殖的需求,对菌类进行投放,保证投放过程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能够为水产品的生长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一般来说,需要选择一些适应能力比较强的菌类投放,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水产养殖环境的多样性,相关的菌类需要从正规渠道进行购买,在投放之前需要进行实验,保证所投放的菌类能够在水产养殖中发挥出最大的效果。一般可选择芽孢类以及乳酸菌类投放,对水产品的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降低养殖的成本。

6 总结

现代水产养殖业不仅需要提升养殖的能力,提高养殖的产量,同时,在养殖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水产品的品质,降低水产养殖对环境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需要注重养殖环境、养殖物种以及群种对养殖产量以及养殖品质的影响,通过对养殖环境进行合理改造,选择合适的养殖物种以及菌种来进行科学养殖,能够有效对养殖的水质进行调节,并建立起水产养殖绿色生态系统,这对提升水产养殖的产量,保证水产养殖的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采取多品种混养方式,基于系统性的角度构建一套稳定的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在疫病的发生,同时还能减少水产养殖中的施药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猜你喜欢
菌类养殖池水产品
水体消毒防病用药称量分配的简捷方法
相对弧宽比对双通道方形养殖池的流场优化研究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持续阴雨期间鳜鱼养殖池常见问题及管理措施
1989—2019年环渤海地区养殖池的空间变化特征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在雨后,与菌有约吗?
蘑菇,植物还是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