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药医养结合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探讨

2021-10-13 01:42刘文心封莹黄婷薛原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2期
关键词:社会服务医养结合人口老龄化

刘文心 封莹 黄婷 薛原

摘 要:有中医药参与的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在近年受到重视,并大致分支出四种模式:医院养老改造、养老机构改造、医院和养老机构合作运营、资本运作的医养中心。本文以医养结合为切入点,探讨中医药在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下运用的现状及问题,并有区域针对性地在江苏省范围内提出对策。

关键词:医养结合;中医药;社会服务;江苏省;人口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2.006

0 引言

中国发展基金会在2020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自21世纪以来持续加深。2022年左右,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205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最高点,预计27.9%。中国目前正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时期,养老服务的需求激增、专业人士的缺口扩大。如何将老年人的需求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帮助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是我国正在面对的难题之一。党中央联合国务院,在党的十九大以来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不断强调将医养结合的形式运用到养老中。在现代化的养老发展下,医养结合模式无疑是大势所趋。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被大多数老年人所接受,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也在世界产生广泛影响。无论是确诊病例中使用中医药的患者超九成,还是“三药三方”在治疗中的显著功效,中医药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不言而喻。在中医药受到重视的今天,将其与养老结合,是养老模式本土化、精细化的新思路。

未来的人口发展将受到人口急速老龄化所带来的多重挑战,如将加大公共服务的压力、减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活力等。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将中医药融合进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显然更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需求,具体表现在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理论方面,通过对江苏省社会现状的分析,能够加深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的认知,从而深刻认识到我国复杂的老龄化问题;能够深化医养结合理论的研究,从本质上把握对医养结合的理解,优化其模式体系,结合地域优势,为当地相关养老产业提供理论依据;能够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渠道,拓宽养老发展市场,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理论建议。

此种养老模式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响应国家新型养老政策,为政府机构在养老服务方面更好地发挥其职能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发现和分析现存的相关養老机构所存在的问题,对组织和个人改进养老服务的质量、促进养老行业发展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1 江苏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

1.1 实施背景

1.1.1 政治举措:江苏省政府制定政策

江苏省作为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在全国领先的省份,在近年有不少的相关政策发布。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江苏卫健委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表明,要将中央指示与地方特色结合,深入推进江苏省的医养结合发展,其中包括深化医养签约合作、推进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建设等,争取在短期内落实。

2020年底,江苏省发布《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江苏在未来将根据人口深度老龄化的基本省情,从而制定积极的人口政策,促进人口结构优化。

而在中医药融入养老方面,江苏省卫生部门、中医药局在2018年就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的意见》,特别提到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特殊作用。而在2019年,江苏省更是明确提出要通过对中医药的推广使用,提升其在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中的参与度。

1.1.2 人口: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加重

一般认为老龄化的标准与老年人的占比有关,当一国家或地区的60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到7%,则视为老龄化社会。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65岁及以上达1.76亿人,占总人口的12.6%。

纵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江苏是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的老龄化数据在全国范围内居高不下。根据2020年底发布的《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0年)》,截至2019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人口1834.1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3.32%,65岁以上占13.9%,这两个数据不仅远远超过老龄化标准的最低线,甚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的老龄化还呈现增量大、高龄多、分布不均等特点。据统计,全省老年人口在一年内增加了28.89万;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80.04万人,高寿老人越来越多;常住人口老年抚养比20.58%;苏中、苏南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率平均超过四分之一。

人口老龄化率和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意味着社会劳动力在减少,社会医疗成本上升,人口红利在消失,这些都给社会方方面面带来多层面的挑战”。

1.1.3 社会:江苏省养老市场广阔

目前,江苏所建成的两万余所城乡社区居民的居家养老中心已经完全覆盖城市地区,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率也接近百分百。其中,苏南地区覆盖率为95.76%,苏中96.31%,苏北81.60%。江苏还建成街道老年人非全天候照料中心近200家,“虚拟养老院”90多个,辐射到全省九成以上的需要养老服务的人员,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及应急性服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江苏省养老服务不断与时俱进。与此同时,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呈多样化发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追求物质生活的保障。随着空巢老人的数量增多,养老机构需提供丰富物质资源,满足老人的生活需要。二是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知识的熏陶和情感的慰藉可为老年生活增添色彩,人文关怀是老年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环。三是医疗卫生环境的服务需求。随着社会发展,治未病的概念深入人心,中医药作为祖国传统文化,老年人接受程度普遍较高,中医药加入养老行列,有利于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

猜你喜欢
社会服务医养结合人口老龄化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