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措施分析

2021-10-14 11:28陈海松
考试周刊 2021年74期
关键词:教学融合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陈海松

摘 要:语文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发展和延续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体现。传统文化在发展中,受外来思潮的影响造成其备受冷落,现阶段传统文化重新受到国家的重视。教育部也在积极构建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教学,意在为学生塑造良好的思想品格。文章基于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的融合进行分析,结合当前传统文化渗透不足的现象,提出有效渗透与融合的措施,意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由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优秀的语文文化素养,推动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融合

一、 引言

缺少了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中华民族复兴需要文化发展。其中,中华文化蕴含着古代人民的智慧,是国家文化的积累,彰显出国家的力量。新思潮的冲击下,国内学生盲目崇拜国外文化,而传统文化的复兴梦,需要未来的希望——学生去发扬和实现。教育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为重点,增强民族的创造力,结合传统文化,保证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熏陶学生,健全学生人格,使其终生受用。

二、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传统文化

对于文化的定义没有具体的界定,并且各种定义也并不相同。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起初有着耕作的意思,后来人们逐渐将自然状态相对立的归属在文化中。自然界本无文化,是人们通过耕作使得文化产生。

在国内对于文化的理解,是以文教化的意思。对于文化的理解不尽相同,而基于教育渗透的文化,是一种精神和物质文明成果。总体来说,有着民族性和传递性的特征。文化应该是民族或者某一地区的群体,在其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形成了有利于群体生存的方式;基于文化具有的动态过程,传统文化应是民族和地区形成并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文化在文章特指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后,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了不同的思想文化与观念,具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包含了儒家、墨家、诗词歌赋以及节日民俗等,呈现缤纷多彩的发展态势。

(二)小学语文

语文从名称上可以看出是语言和文化的结合,语文教育作为中国的母语,教育中包含的内容不仅有语言还有文字,对于这些元素的认同也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目的是带领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思想,保证知识有效传授、精神得到培养。同时,语文作为交流工具,人们在其辅助下也能帮助学好其他科目,并且通过语文学习,能够自由的交流思想表达自我,在思想上形成共鸣。

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教育的启蒙阶段,有效的语文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小学语文开展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兴趣,令其充分了解国家发展历史,使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祖国文化。

三、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

任何的文化都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演变和發展,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会生生不息。语文教育也存在着民族特性,并不是单纯的语言和文字。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促进语文素养提升,是保证学生良好品格得以培养的重要条件。

(一)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

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推动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学生基于传统文化对古诗文进行学习,形成语言自觉,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品格

小学阶段是树立良好品格的最佳时期,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良好的品格,对于其日后学习发展有推动作用。古人注重修身养性,修好身才能有所作为。对于人才的培养,是传统文化中不容忽视的核心内容。基于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继承优良传统,养成良好品性。

(三)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学习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本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形成爱国情感。基于教育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并不止于课堂,而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育将文化传播给学生,传统文化渗透在教育中,帮助学生形成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文化伦理理念,更有助于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四、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现状

新课改中明确针对当前学生继承传统文化,在教科书中增加了大篇幅的知识占比与种类,并且当前教材中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相当丰富,包含了传统文化、艺术等多种文化类型,具体又分成神话、童谣等。基于教材内容的丰富,能够极大程度带给学生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态度。但是现阶段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情况依旧不容乐观,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过于传统,在教学中长期采用古板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无法获取到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使得学生难以提升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缺乏有效的渠道,造成传统文化渗透不足,学生无法掌握教学重点,难以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联系在一起。

教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并不会刻意传授传统文化知识,未能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学生德育思想的重要性,导致教学行为也对这一过程有所忽略,难以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另外,传统文化需要结合教材分析,但是教师通常都是采用传统的背诵和记笔记等方式,严重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有些教师甚至过于注重学生成绩,剥夺了学生快乐学习的权利。教学设计死板,学生的兴趣无法有效提升。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对于教材开发力度不足,无法对深层次的含义进行挖掘,难以基于传统文化开展语文教学。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兴趣不够浓厚,难以提升学习兴趣。加之教材中的内容,多是古诗词与课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背诵,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厌恶感,削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

五、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中的有效渗透

书本中的古诗词与教材,以及课外阅读等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师结合教材,研究多样性的方法,能够基于促进传统文化渗透,将语文教学目的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教学融合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