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共建基础设施“一张网”

2021-10-14 06:12郑黎周正曹菲
当代党员 2021年20期
关键词:嘉陵江双城经济圈

郑黎 周正 曹菲

从重庆沙坪坝站到成都东站,成渝高铁复兴号动车组仅需1个多小时便可抵达,成渝版《速度与激情》时时上演;

从重庆市潼南区田家镇到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天然气气田星罗棋布,川渝携手打造千亿级天然气产能基地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从四川省宜宾市复龙换流站,到重庆市黔江区,再到上海市奉贤换流站,一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如一条腾飞的巨龙,从西向东……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程中,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落地让两地合作走深走实,一项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让两地筋骨相连,连接巴蜀大地的“一张网”编织得愈发广阔、结实。

水陆同步齐心画“圆”

9月21日傍晚,中秋佳节。

与家人吃完团圆饭后,四川音乐学院学生刘震平从容不迫地从重庆的家里出发,来到沙坪坝站,乘坐成渝高铁复兴号动车组返校。

一个多小时后,刘震平的母亲就收到儿子发来的信息:已到校,请放心。

这种便捷,正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的红利。

自2020年12月24日开始,成渝高铁达标提速提质,最高时速由300公里提升至350公里,成渝间实现高铁公交化运营1小时直达。

不仅成渝高铁的速度得到了刷新,川渝两地港口和航道建设也在齐心画“圆”,一条“水上高速公路”日臻完善。

5月25日,四川省南充市內,嘉陵江上雨雾飘渺。

上午11点,随着汽笛声响起,满载20个集装箱、500吨级的船舶从南充港都京作业区码头启航,船舶顺嘉陵江而下,两天后可抵达重庆果园港,这标志着“南充港—重庆港”集装箱班轮航线正式开航。

其中一个集装箱内,装有12.6万码来自南充嘉美印染有限公司的印染布。

“我们之前都是先通过陆运到上海,再通过水运到非洲。”嘉美印染公司相关负责人称,“现在我们全程通过水运运货,运输流程得到简化,运费也更低。初步测算,公司一年大概能节约600万元成本。”

能节约如此多的成本,得益于川渝合作开展的嘉陵江航道建设。

嘉陵江是成渝地区内除长江干线外最重要的高等级航道。随着川渝两省市对嘉陵江航道进行的渠化工程逐步实施,目前航道通航条件得到大幅改善,航线陆续开通,腹地货物正通过嘉陵江实现通江达海。

实践早已证明:路通,一通百通。

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在轨道交通、“水陆空”运输网络、市域交通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完善对外运输大通道、城际交通主骨架以及都市圈通勤网。

共谋发展一鼓作“气”

重庆潼南与四川遂宁,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如同一对兄弟。

4月23日,这对兄弟携手翻开了一鼓作“气”谋发展的新篇章——遂潼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安居园区)·四川能投遂宁储气调峰基地等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遂宁、潼南都是油气生产资源地,也是中石油西南矿区天然气主产区之一。”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副总经理何小川称,虽然产业园的建设区域在遂宁,但天然气的来源却覆盖了四川安岳、南充、广安和重庆合川等地,对周边的县市起到较强的带动作用。

另一边,在川南地区,天然气新一轮100亿立方米上产工程开启大会战,上万人建设正酣,170台钻机、30多台压裂设备24小时运行不停。

这些大大小小、散落在川渝大地上的百亿立方米储气库群,是川渝携手打造天然气千亿产能基地的重要内容,也是双方共同推进的重大项目之一。

作为我国天然气重点产区之一,川渝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承担着全国约三分之一的天然气产量,是我国用气范围最广、气化率最高的地区。

由此可见,川渝携手打造天然气千亿产能基地的宏伟目标,是战略所需,也是顺势而为——

2019年,国家能源局启动了四川盆地千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指出,力争到2025年,川渝天然气(页岩气)产量达630亿立方米;到2035年,建成中国第一个天然气千亿产能基地;

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及其实施意见中指出:川渝地区统筹推进油气资源开发,建设国家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天然气千亿方产能基地,打造中国“气大庆”;

2020年7月14日,重庆、四川两地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在重庆正式签订《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这是川渝两地能源主管部门首次签订合作协议……

一系列战略规划的出炉,让川渝两地天然气生产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川渝两地天然气总产量达547亿立方米。今年上半年,川渝两地生产天然气309.8亿立方米,占全年计划产量的53%左右,“气大庆”建设正在快马加鞭、全速推进。

川渝同网频频来“电”

4月24日下午,重庆市南川区垭口村。

“报告!±800千伏复奉线输电线路停电检修工作已完成,现场人员已撤离,接地线已拆除,线路上无异物,可以恢复送电!”随着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输电检修员工“走钢丝”般地对±800千伏复奉线545号铁塔完成“体检保养”,特高压锦苏线、复奉线(重庆段)历时30天的停电检修工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800千伏复奉线途经四川、重庆、湖北、上海等8个省市,线路全长1907公里,是川电外送的重要电力大通道。

几天后,又一则好消息从位于重庆市綦江区横山旅游度假区旁的电力施工现场传来。

随着施工工人将最后一处基塔的抱杆拆除,500千伏隆泉线I线迁改工程组塔作业宣告完成。

500千伏隆泉线I线迁改工程,是建设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而这条起于四川与云南交界处的金沙江下游,止于江苏省苏州市,途经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5个省市的特高压线路,是重庆境内迄今为止最长的特高压线路。

川渝各地大兴电网建设的背后,有何缘由?

原来,川渝两地电网连接着华中、西北、西藏等地电网,是国家电网中名副其实的“交通要塞”。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川渝地区尤其是负荷中心用电需求快速增长。

在此背景下,川渝两地加强电网建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重要能源保障。

如今,川渝两地间已有3条500千伏输电通道,2020年川渝通道最大输送能力达到600万千瓦。通过深挖川渝电网联络线送电能力,预计“十四五”期间川渝断面输电能力将达到1100万千瓦。

猜你喜欢
嘉陵江双城经济圈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嘉陵江东满福坝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在嘉陵江边
我的嘉陵江(组诗)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双城和一周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