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渗漏的有效预防管理措施探讨

2021-10-15 03:19玛依热·依明托合提
康颐 2021年16期
关键词:放射科

玛依热·依明托合提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科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渗漏的有效预防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400例需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其中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700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700例作为观察组,详细记录造影剂渗漏情况,并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从2018年1月开始观察组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发生造影剂渗漏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对比两组造影剂渗漏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造影剂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时对造成造影剂渗漏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后做好相应预防措施,有利于有效控制造影剂渗漏发生。

【关键词】放射科;CT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预防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

放射科CT增强扫描[1-2]是CT检查的重要部分,也是诊断患者病情的重要参考指标。由于CT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价值较高,CT增强在临床诊断应用中较为广泛,但在临床使用中,进行CT增强扫描时时有发生造影剂渗漏情况[2],而造影剂一旦发生渗漏,将对患者产生极大不良影响,会导致患者软组织出现肿胀现象,甚至可能产生肌肉坏死等症状[3-4]。因此,广大民众对于造影剂渗漏问题极为关注,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管理措施能有效减少造影剂渗漏的发生。本文对在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时发生造影剂渗漏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改进预防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400例需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其中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700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7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患者360例,女患者340例,年龄为22岁-77岁,平均年龄为(39.6±6.78)岁。观察组中男患者356例,女患者344例,年龄为26岁-80岁,平均年龄为(41.3±5.6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提高医护人员专业能力。定期开展医护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做到考核不过不上岗。对出现造影剂渗透问题进行原因反思,多训练,多学习,确定明确的技术学习方向,提高自身穿刺能力。医护人员在进行穿刺前注意血管的选择,尽可能选择弹性好易穿刺的血管,尽量使用留置针,保证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注意控制注射速率,避免速率过快,应将注射速率控制在较为合适的范围内。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特征,身体特征,在穿刺过程做好相关预案,控制穿刺速度、药物注射速率。

(2)加强医护人员沟通能力。患者的紧张焦虑等心理也是影响造影剂渗漏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注重加强医护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加强医护人员责任意识培养。在进行CT增强扫描前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并主动告知患者在进行CT增强扫描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解答患者疑问,进一步使患者放松心情,鼓勵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扫描。

(3) 构建专业处理体系。根据造影剂渗漏程度,具体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渗透。当造影剂渗漏现象发生时,应第一时间停止注射,并取出留置针,避免患者出现血液渗漏加重肿胀。根据渗漏的程度及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发生中度渗透时,医护人员应第一时间对渗透伤及部位使用乙醇进行湿敷,并抬高患者肢体,使受伤肢体保持相对高度,减少渗透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造影剂预防管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渗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CT增强扫描作为临床医学检测患者病灶的一种常见方式,因其具有操作简单、检测结果较为精准等优势[5-6],在常规平扫难以明确病灶时,通过CT增强扫描能较为清晰的显示患者病灶,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有较大参考价值[7]。偶有发生的造影剂渗透现象所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也要求我们需要做好科学有效的预防管理干预工作。本文通过对观察组进行预防管理干预工作,极大地降低了观察组造影剂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表明,在放射科CT增强扫描过程中,加强预防管理干预对减少造影剂渗透现象有较大帮助。

综上所述,通过对CT增强扫描过程的预防管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造影剂渗透的发生率,在渗透发生后,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能及时缓解患者症状。因此,在放射科CT增强扫描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管理措施,能降低造影剂渗漏发生率,使CT增强扫描更安全有效。科学有效的预防管理措施值得在CT增强扫描临床实践中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顾叶勤.CT增强扫描时有效预防造影剂渗漏的措施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3):88-90.

[2]王玉连.CT增强扫描过程中造影剂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1):130+139.

[3]程晓芹,李俊芳.有效预防CT增强扫描过程中出现造影剂渗漏的护理措施[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10):1293-1294.

[4]张树敏,李雅玲.放射科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渗漏的有效预防管理措施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9):156.

[5]胡亚茹,虞荷荷,王素素.放射科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渗漏的有效预防管理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1):93-95.

[6]王清.CT增强检查前进行预注射降低造影剂渗漏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25):3138-3139.

[7]罗小东.CT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预防和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09):844-845.

猜你喜欢
放射科
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浅析放射科影像质量控制策略
简论放射科医疗纠纷的成因与防范
探讨影像学技术在放射科的作用与现代影像质量研究
如何提高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放射科大型影像设备的质量控制研究
数字X线(DR)摄影技术临床研究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医院影像学发展与放射科数字化改造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