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松墨天牛诱捕数量与气温变化关系研究

2021-10-16 02:13黄仕君
绿色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各乡镇羽化天牛

黄仕君

(福建省南安市林业局,福建 南安 362300)

1 引言

南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N:24° 34′ 30″~25° 19′ 25″,E:118° 08′ 30″~118° 36′ 20″),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沛,春夏多,秋冬少。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夏季高温频发,冬季温度变化不明显等因素影响着生物活动。松材线虫病严重影响南安地区“绿水青山”城镇建设,其通过媒介昆虫松墨天牛进行病害的扩散,导致林分内枯死木数量逐渐增加。

我国在松墨天牛及松材线虫的防控中使用诱捕器技术应用比较广泛,通过野外规范的悬挂诱捕器,能大量诱捕林间松墨天牛成虫,不仅可以监测松材线虫病及松墨天牛的发生量,同时也可以降低松墨天牛的虫口密度[1~4]。研究松墨天牛的种群动态变化规律对于指导松墨天牛防治工作,实施种群监测及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5]。目前,关于松墨天牛种群动态的研究多有报导,松墨天牛种群动态与气候、林分类型等环境因子的关系也有深入研究,在松墨天牛防治和监测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指导意义[6~9]。

本研究于2019年与2020年期间,采用诱捕的方法监测南安市22个乡镇松墨天牛的种群动态,同时记录各样地每月的气温数据,以期利用气温预测松墨天牛的种群动态,并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有利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松墨天牛诱捕器与诱芯

松墨天牛诱捕器为ZM-808型诱捕器(福建省辰康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并采用APF-Ⅰ型松墨天牛持久增强型诱芯(福建省辰康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2.2 样地挂设概况

分别于南安市的乐峰、省新、诗山、东田、向阳、蓬华、九都、洪赖、丰州、水头、柳城、美林、溪美、码头、罗东、梅山、洪梅、康美、霞美和官桥,共22个乡镇设立样地(表1)。

表1 样地信息概况

诱捕器每月更换一次诱芯。按照操作标准,诱捕器挂设于林缘、山脊或林内开阔地带,挂设好的诱捕器底部离地高度不少于2 m,并保持垂直状态[10,11]。相邻诱捕器间隔>100 m。诱捕器须挂设牢固,确保不会被风雨吹落。

2.3 调查方法

自诱捕器挂设日起,每月定期收集和记录各诱捕器内松墨天牛成虫数量,若当月为松墨天牛羽化高峰时,增加收集次数。每次检查诱捕器时,详细记录各诱捕器存在的异常情况,并及时维修、更换,及时清理诱捕器内的杂物,检查诱芯是否脱落和破损。

2.4 气温资料调查

按照月份记录南安市月平均温度。温度数据来自南安市气象局。

2.5 数据处理

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ANOVA分析比较各样地诱捕成虫期数量及每月温度。采用LSD假定方差齐性对各群组数据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系数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南安市松墨天牛诱捕概况

根据2019~2020年南安市各乡镇松墨天牛每月平均诱捕数量分布可以看出,松墨天牛成虫数量随时间推移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从4月份开始到当年5月或6月上升到当年最大值,随后便逐渐降低。说明夏季是松墨天牛成虫羽化的高峰期,并且集中于5~6月。

从各乡镇松墨天牛诱捕数量可以看出,2019年洪濑、水头、丰州和官桥,松墨天牛成虫诱捕数量最多,6月洪濑平均诱捕数量最多,多达4542头;而金淘、向阳和乐峰,松墨天牛诱捕数量最少,12月金淘平均诱捕数量最少,仅有38.5头。

2020年美林、码头和溪美,松墨天牛成虫诱捕数量最多,均高达3000头以上,最多为美林,6月诱捕数量多达4774头;罗东、梅山和九都,松墨天牛成虫诱捕数量最少,最少的是罗东,12月仅引诱到1头松墨天牛。但2020年诱捕时间长,自该年4月至12月底。原因在于该年成虫数量历年最多,入秋以来,官桥、码头等地仍能持续诱捕到松墨天牛成虫,因此延长悬挂诱捕器时间(图1、图2)。

图1 2019年南安市各乡镇松墨天牛的月平均诱捕数量

图2 2020年南安市各乡镇松墨天牛的月平均引诱数量

3.2 南安市气温变化规律

从南安市平均气温变化可以看出,随时间推移,一年中气温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夏季7~8月达到一年中最高峰,平均气温高达30 ℃。温度变化趋势与松墨天牛诱捕数量趋势相同,说明气温变化可作为预测松墨天牛成虫羽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图3)。

图3 2019~2020年南安市气温变化

3.3 气温变化与松墨天牛诱捕数量的关系

经各乡镇松墨天牛诱捕量与南安市的气温相关性分析(表2),发现,2019年仅有向阳的诱捕量与气温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其余乡镇无相关性(P>0.05);2020年乐峰、省新、石井、诗山、东田、向阳、丰州、水头和罗东,9个乡镇的松墨天牛诱捕量与气温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向阳乡持续两年诱捕量与气温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2020年为极显著相关(P<0.01),通过Orgin绘制温度与向阳乡松墨天牛成虫诱捕量散点图(图4),利用二项式回归分析得,温度(X)与松墨天牛数量(Y)的回归方程Y=1.1112X2-34.694X+303.29(R2=0.7881)。

表2 各乡镇诱捕松墨天牛数量与气温的相关性分析

图4 2019年向阳地区松墨天牛数量与气温间关系

4 结论与讨论

松墨天牛在南安市羽化时间集中在5~6月,正值初夏时间,温度骤升,天牛羽化。这与蔡梦玲、谢金礼和王少能研究相似[12~14],均采用的是相同的诱捕方式,羽化时间基本一致,说明2019~2020两年时间内,南安市的松墨天牛羽化高峰期与福建省大部分地区的防治时间基本统一,可进行全市统一防治,节约成本,提高防治效率。前人对南安市水头镇进行3个月的松墨天牛诱捕调查,本文在其基础上进行补充,覆盖面积扩大,时间跨度增加,并尝试用温度解释对天牛诱捕量的影响[15]。

本文对南安市温度变化与松墨天牛诱捕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证实温度与松墨天牛诱捕量的变化规律趋势相同,而向阳乡的温度和其诱捕量存在显著正相关。但这与王玲萍等仿野外饲养有差异[16],其出现了两次波峰,分别于5月中旬和8月中旬,说明在纯自然条件和仿野外环境因素存在着不同,其中温度可能是影响松墨天牛活动节律的因素之一。因此,本文拟合了温度与松墨天牛诱捕量的回归方程,从温度曲线得知随着温度升高,松墨天牛诱捕量逐渐增加。而罗德对建瓯市的拟合曲线[17],其温度越高松墨天牛诱捕量则越少,达到25 ℃开始降低,与本文研究结果相反,温度越高,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数量越多,原因可能是建瓯在武夷山脉一带,海拔高,夏季温度普遍较沿海低,长期生存在高海拔地区的松墨天牛难以适应高温环境,而导致温度过高,诱捕数量下降,而沿海地区的松墨天牛对夏季高温具有一定的抗性,适应高温气候,从而能诱捕到较多数量的松墨天牛成虫。

本文研究得出的回归方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南安市,通过气温变化对该年松墨天牛的数量进行预测预报,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但该回归方程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增加各乡镇的月气温变化,增加历年的诱捕量,从而增加回归系数,使模型更贴近实际,更全面反映温度与松墨天牛诱捕量之间的关系[18,19]。

猜你喜欢
各乡镇羽化天牛
悼留民兄
2018年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区域热量资源分布特征
南江县:“三述三质三讲”问计于民
黑黄花天牛
巨型昆虫——天牛
白星花金龟的羽化及交配行为
临洮县人大常委会加大县人大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推广力度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永昌县人大常委会检查指导乡镇“人大代表之家”建设
天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