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的影响因素探讨

2021-10-16 02:13鲁蕴甜于治森
绿色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比色浊度滤纸

鲁蕴甜,杨 颖,于治森,邓 靖,王 淼

(重庆市九龙坡区生态环境监测站,重庆 400129)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方法

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1],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使样品消解,将磷的各种形态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之后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于700 nm处测定其吸光度,即可测定水中总磷的含量。

1.2 仪器及试剂

(1)主要试剂:过硫酸钾液,50 g/L;抗坏血酸溶液,100 g/L,贮于棕色瓶内,在冷处可稳定几周; 钼酸铵; 酒石酸锑钾; 硫酸; 磷标准使用液,2.0 ug/mL。

(2)主要仪器: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 水样不同保存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水样取自大溪河弯河嘴断面,分别采集瞬时水样混合,分成2份(一份加酸,另一份不加酸),每份再平均分成3份,分别存于2~5 ℃冰箱冷藏、15 ℃、25 ℃恒温箱内。采集的地表水样当天3 h内测定1次,数值作为本底值,分别在保存的第2、3、4天再分析,获得不同保存时间和保存条件下水中总磷的含量(表1)。因地表水监测结果较低,为用于数据比较,研究过程保留小数点后两位[2]。

表1 酸化水样不同保存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可以看出,浓度在0.20 mg/L左右的地表水水样,24 h以内水中总磷含量测定值相对误差均小于10%,满足实验室分析误差的要求。48 h后不论酸化与否,水中总磷含量测定值相对误差不能满足小于10%。因此,建议对一般地表水的分析应在24 h内完成。

3 不同消除浊度的方法对结果的影响

将水样分别用浊度-色度补偿法(国标法)和中性定性滤纸过滤消除浊度。浊度-色度补偿法操作步骤:平行消解两份,一份直接显色后测定吸光度,一份定容后加入浊度-色度补偿液测量吸光度,两者吸光度相减后进行计算。中性定性滤纸过滤法操作步骤:水样经中速定性滤纸过滤后,按步骤显色测量吸光度,减去空白后计算(表2)[4~8]。

表2 不同的消除浊度方法的影响

两种消除浊度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相对偏差在-0.9%~1.5%之间,两种方法均满足质控要求,都可应用于分光光度法对总磷测定过程中浊度的去除。在使用滤纸法时为避免引入误差,要注意所用滤纸在过滤前应用纯水多次洗涤除磷[3]。

4 不同显色温度和显色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分别在室温15 ℃和25 ℃下测定显色时间为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30 min下的吸光度[9]。结果如表3所示,室温为15 ℃时,显色时间需15 min;显色温度为25 ℃时,显色时间仅需10 min。样品显色后,应尽快对其吸光度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室温为15 ℃时,显色持续时间不超过5 min,显色10 min后吸光度有所下降;室温为25 ℃时,显色持续时间可持续10 min。因此当样品数量较多时,要注意控制比色时间[10],让比色时间落在显色持续时间内。

表3 各显色温度下显色时间对吸光度的影响

5 比色皿清洁度、受磷钼蓝附着情况对结果的影响

比色皿的清洁度对实验结果会造成直接影响,容易造成空白值过大,曲线不好等问题。在实验前用5%HNO3硝酸浸泡比色皿,对比不同浸泡时间下空白吸光度值,结果表明,比色皿的浸泡时间与空白吸光度值成反比,为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新比色皿建议浸泡3 d以上,常用比色皿建议浸泡5 h。国标法中磷钼蓝在比色皿上的吸附较强,影响分析结果,且样品浓度越高影响越大,分析时应按浓度从低到高进行比色,并且每次测定前应用蒸馏水充分冲洗比色皿,减少误差。

6 结语

实验结果表明:酸化保存或低温冷藏水样的测定结果在2 d内仍具有代表性;若未酸化保存或低温冷藏,水样应在1 d内分析完毕;两种浊度消除方法都可应用总磷分析测试中,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选择;样品比色时要注意比色时间落在显色持续时间内;要注意比色皿清洁度和磷钼蓝附着对结果的影响,做到使用前充分浸泡,使用过程中注意比色浓度顺序。

猜你喜欢
比色浊度滤纸
斜峪关水厂突发高浊度原水处理措施与效果研究
高浊度水处理参数优化研究分析
混凝沉淀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
秋季环雷州半岛海域浊度空间分布特征
高通透耐湿玻璃纤维空气滤纸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滤纸上微量化实验的妙用
基于对Fe3+—H22O2—OPD体系荧光和比色信号的增强检测多巴胺
金纳米簇的制备及对重金属汞的检测
不同时间VITA 3D—Master比色板2M2比色片数码颜色差异性的研究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步骤2、3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