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毕业实习管理机制研究
——以巢湖学院为例

2021-10-18 06:28蔡昌武鲁文胜李融
大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毕业应用型学院

蔡昌武,鲁文胜,李融

(巢湖学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8000)

应用型本科院校区别于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对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毕业实习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升实习管理效率,提高毕业实习质量,做好学生从理论学习向企业技术服务转变是实习管理部门应始终思考的问题[1]。尽管目前对各类院校实习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较多,但是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实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解决对策方面的文献非常少。为了更深入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选择一般应用型本科院校巢湖学院为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了巢湖学院在毕业实习管理中的实践经验,以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学院毕业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实习过程监督力度小

二级学院教学院长或副院长直接负责有关实践教学和实习的具体工作安排,向学院传达学校关于本年度毕业实习工作计划安排、毕业实习工作要求和指示精神,旨在将毕业实习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学校一般由教务处直接督导各二级学院、各专业实习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和考核。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往往更注重监督、检查各二级学院毕业实习报告和实习鉴定表存档工作,对毕业实习过程监管力度较小。

(二)完全实现集中实习难度大

实习教育基地建设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效果。教育特色显著、师资配置优良、企业管理层积极配合的实习教育基地才能更好开展毕业实习。因此,选择和确定合适的实习教育基地是完成实习任务的重要一步。学院实习单位主要分为学生集中实习和学生自主实习两种。由于实习生人数众多,受到企业经营规模大小的影响,能同时安排多名学生进行实习的企业单位较少;另一方面,企业更倾向于接收有经验的员工,不太愿意接收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实习生,这就导致学院无法实现更大范围的集中实习。

(三)实习过程管理相关情况

1.实习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学院在学生实习前都会组织开展形式各样的培训会,以有效缓解实习生进入实习单位新环境中的适应障碍和认知问题,帮助学生更好适应实习工作。通过对近几年毕业实习生调查总结发现,大学生实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实习工作执行能力较差,违规操作,不遵守工作纪律等。

2.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和业务水平建设。实习指导教师是落实实习教学任务的直接承担者。实习指导教师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各企业等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负责对实习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日常指导;另一类是学院教师,承担督导和评价的工作。学院指导教师在学校承担教学任务,工作量繁重,不能经常到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指导,企业指导教师因长期接触生产一线,实践经验丰富,可以给予实习生很多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然而,部分企业指导教师指导积极性不高,存在敷衍倾向,对学生实习指导帮助较少。

3.实习管理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高校扩招,以往的毕业实习管理制度体系已经不适应现今高校实习工作管理,例如实习管理制度存在不规范、实习工作责任不清、责任人不明确等,导致毕业实习管理环节松散、合作关系稳定的实习基地较少、学生实习效果差。目前,毕业实习处于相对独立、与企业生产和技术创新连接相对较少的状态,具体体现为“三不能”:毕业实习不能与企业生产无缝对接,不能与企业技术创新无缝对接,不能与企业整体发展无缝对接。因此,发展一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毕业实习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二、毕业实习管理机制的改进措施

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毕业实习管理体系,提高毕业实习管理质量,使学生在心理和行动上做好从高校学习到企业生产上的过渡,通过调研和走访,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目前的毕业实习体系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一)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快出台相关管理文件,明确高校和实习企业相关责任,确保毕业实习管理有章可循

2019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尽管该《意见》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实习工作的监管,但是没有明确政府应该承担哪些责任。缺少针对参与毕业实习教育的企业出台相关的具体责任约束的法律文件。企业更倾向于参与一些能使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事情,事实上,高校毕业生实习需要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企业参与毕业实习教育获得的仅仅是不太成熟的廉价劳动力。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没有政府部门参与管理,学校和实习企业签订的实习协议也无法得到有力的监管和实施。政府需要修订、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出台相关法律文件明确教育、税务、发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部门承担的相关工作职责和任务,增强约束力。为防止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相互推诿、调节不力等现象出现,必须明确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在毕业实习教育管理中的责任范围。可模仿欧洲等国家成立毕业实习管理委员会,建立联动机制,加强政府主导、协调校企共同完成毕业实习过程管理和评价考核。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构,完善工作机制,促进毕业实习稳步开展

目前,各个应用型本科院校沿用的是一套旧的毕业实习管理体制,如巢湖学院采取的是校院两级实习管理体制[2](图1),学校从宏观方面对毕业实习进行管控与监督,各个二级学院在学校出台的管理方针政策范围内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随着近年来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早先在当地建立的毕业实习基地接收能力已经达到饱和,学院不得不在省外以及更远地区建设新的实习基地。对此,应成立由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学校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组成的实习指导委员会,负责毕业实习工作,下派实习计划和实习任务;学校各二级学院成立由教学院长、党委书记组成的学院实习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落实下派的实习计划和实习任务到各专业,各专业成立由教研室主任、指导教师、辅导员组成的实习指导小组负责联系、指导学生按时完成毕业实习工作;企业成立由部门经理、车间主任组成的企业实习指导小组负责指导学生落实实习指导委员会下派的实习工作任务,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实习指导委员会解决;学院实习指导办公室和企业实习指导办公室在毕业实习工作完成程度方面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新的毕业实习管理结构如图2 所示。

图1 旧的毕业实习管理体系

图2 新的毕业实习管理体系

(三)学校和企业深化合作,加强毕业实习协同管理

应用型本科突出“应用”二字,要求培养具有较高适应力和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对此,应加强政校企合作[3],实习指导教师应深入企业,与企业开展技术项目合作,通过技术合作转化教师在高校研究的科研成果,使教师对企业生产实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除此之外,还需建立产学研一体的校内外实习基地[4]。学院应根据自身开设的专业特点与校外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优先考虑选择一批能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的企业为实习实训基地。定期或不定期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习。学校应利用各种资源加强校内实习实训中心建设,如学院与企业联合共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毕业实习学生通过参与老师研究项目可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使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培养毕业实习生实践教学意识,提高职业能力素质

部分毕业实习生对完成实习任务意识不足,态度懒散,怕吃苦,嫌弃实习企业给的工资偏少;少部分学生为了应付了事,随便找个和自己所学专业毫不相干的企业完成实习任务;极少数学生认为实习可有可无,托关系找个企业出个证明盖个章就算完成实习任务[5]。因此,学院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事业观,让其意识到应珍惜进入单位实习锻炼的机会。指导教师还应教导实习学生处理和企业员工师傅之间的人际关系,实际工作过程中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多向老员工学习相关操作技能,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把技术学到手。

(五)完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实习指导效能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这要求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能够传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更应该注重传授学生服务社会生产的技术技能,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各高校毕业实习指导教师由企业指导教师和学院指导教师组成[6],教师水平不统一。因此,要加大实习指导教师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毕业实习教学水平,还要建立健全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考核机制,提高企业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学校和学院管理者也要做好对指导教师的思想动员和引导工作。

三、结语

本文选择一般普通应用型本科院校巢湖学院为案例,深入分析、总结该校毕业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个性问题归纳总结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方法,以期提高毕业实习管理效能。

猜你喜欢
毕业应用型学院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泛联盟式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刘彦军: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