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分析

2021-10-18 08:58赵莹莹王秀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7期
关键词:息肉胆囊良性

洪 成,赵莹莹,李 东,王秀敏

(聊城市传染病医院超声科 山东 聊城 252000)

在临床中,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来说,胆固醇性息肉是最为普遍的。现阶段,临床中大多借助手术对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进行治疗,在进行手术以前,对患者的病情加以评估,这对制订出更具针对性的手术方案是十分关键的[1]。但是,以往临床中所应用的腹部超声检测均是借助3.5 MHz 的低频型探头,而许多患者的胆囊前壁、底部、腹壁之间具有较短的间距,低频型探头较易由于超声近场效应,使得图像不够清楚。而高频超声可以处理以上这类问题,能够最大程度地清除出近场效应,对胆囊底部进行全方位的显示。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各个病灶中的血流信号进行更为清楚的显示,方便进行各项诊断[2]。本文主要研究将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应用于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2021 年2 月我院收治的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162 例。纳入患者中,共有男83 例,女79 例,年龄为28 ~77 岁,均值(52.19±13.33)岁;上腹部疼痛、右肩部疼痛、后背部疼痛、恶心与呕吐、腹胀患者依次是52 例、43 例、31 例、19 例、17 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和家属均同意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患者交流、沟通无明显障碍,能够配合完成研究。

排除标准:①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者;②排除对药物或酒精具有依赖的患者;③排除伴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④排除认知功能严重且无法配合治疗和护理者。

1.2 方法

在进行检测以前,需要患者禁食8h,在第二天的早晨处于空腹的状态下,对患者进行检测。应用高频超声(处于经腹部彩超的前提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公司,型号为LOGIO-E9),探头频率设定为2.5 MHz ~5 MHz;应用超声诊断仪(GE 公司,型号为LOGIO-E9),把探头频率设定为7 MHz ~10 MHz。在检测期间,辅助患者取仰卧体位、左侧卧位,如果有必要,可以取端坐体位、站立体位,甚至是胸膝体位。把探头放在右肋之间、剑突之下、肋缘之下等,由多个切面进行扫描,对胆囊与其周围有关的情况进行探查,只要出现了可疑位置,就需要对其进行放大、检测、观察。全方位掌握胆囊病变所处的部位、大小、边界、回声等,并对其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

检测后,对所得的图像情况进行分析,对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计算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图像情况

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结果中胆固醇息肉所占比最高,大多都是多发,大多都是处于胆囊体,大多都是处于基底较窄位置,具有高回声,血流成像没有显著性信号。炎性息肉具有单发、多发,大多处于胆囊体底部,具有高回声,不具有显著性血流信号。胆囊结石具有单发,大多都是处于胆囊体,具有高回声。胆囊腺瘤具有单发,大多都是处于胆囊颈,具有高回声,不具有显著性血流信号。见表1。

表1 图像情况[%(n/m)]

2.2 检测结果

比较可知,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的检出率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测出现1 例胆固醇息肉未能诊出,见表2。

表2 检测结果[%(n/m)]

3 讨论

近几年在临床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总发生率有所提升,其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其中胆固醇性息肉是最为普遍的[3]。对于不同的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种类来说,其有关的表现与症状也不尽相同,临床在对其进行检测期间,部分患者的病灶所处位置、大小等也会出现许多不良情况,使得胆囊息肉间所具有的界线不够清楚,为疾病的各项诊断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加之在早期,疾病有关的表现、症状不够显著,使得其较易被忽略,因此,其总的检出率不够理想[4]。近几年,在各项新兴的医学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后,使得超声得到了愈加普遍的应用,且其检测总范围也有所扩大,变成了对良性胆囊息肉病变进行检测十分关键的方式[5]。在应用腹部彩超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进行检测期间,大多都是借助不同种类疾病所具有的图像对其进行检测,胆囊壁具有中等或是强回声,且不具有声影,具有单发或是多发,部分患者具有乳头状突起,但是,其血流信号不够显著,仅有较少的息肉会具有较少的血流信号,大多都会体现出点状或是树枝状。腹部彩超有关的操作更为简便,且不会对患者带来创伤,患者无需承担更多的痛苦,在出现异常性图像后,可以多次对其进行检测;但是,在进行检测期间,会被许多因素所影响,特别是病灶出现重叠、肿瘤总数较多等,均会对总检出率带来影响[6]。近几年,高频超声已经十分普遍地应用到临床中,其是彩超十分关键的方式,具有更为理想的分辨能力,且可以发现2 ~4 mm 范围的肿瘤;检测所需花费较少,可以多次进行检测,在对良恶性息肉进行检测期间,具有更高的总检出率;能够检出微血管循环、血流信号有关的特征[7]。高频超声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可以弥补多普勒超声所具有的特异性较低这一缺点;但是,对所处部位较深的肿瘤来说,其图像不够清楚。在联合腹部彩超、高频超声后,能够获得更高的总检出率,其彼此间能够互补,给予更多新兴的检测方向、渠道;同时,其对患者所带来的创伤较少,具有更为理想的实用性,更易进行操作;可以检出各个病变组织与其周围有关的组织形态、肿瘤总数等,对各个病变进行放大,便于医生进行检测、研究、分析,还可以记录下各个病灶中的血液循环、血供、血流等方面的情况,给疾病的各项诊断给予更多的参照。

综上所述,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工作中应用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息肉胆囊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胆囊壁增厚怎么办?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Bp-MRI灰度直方图在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
哪些胆囊“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