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切口引流联合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探讨

2021-10-18 09:14薛万里邵磊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0期
关键词:瘘管肛瘘瘢痕

薛万里,邵磊

(河南省焦作市中医院 普外科,河南 焦作454150)

高位复杂性肛瘘 (high complex anal fistula,HCAF)属于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疑难杂症,其临床症状包括肛门流脓、肿胀、疼痛、瘙痒等[1-2]。该疾病多因患者罹患低位肛瘘时未进行及时治疗,进而发展为HCAF,并波及外括约肌深部,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威胁。HCAF多采取手术治疗,其中一线疗法是常规切开挂线术。但由于HCAF的病灶位置特殊,瘘管分支分布复杂,手术治疗的风险较高,术后恢复慢,且复发率高,疗效欠佳[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取改良切口引流联合挂线术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HCA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年龄24~74岁,平均年龄 (46.65±14.38)岁,男、女占比为28∶22;观察组年 龄25~75岁,平均 年龄(46.48±15.03)岁,男、女占比为27∶23。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挂线术治疗:术前行椎管麻醉,指诊后应用探针明确内口部位,由皮肤开始逐层切开至肛瘘内口,清除坏死组织,完全切除外括约肌下瘘管,将其以上瘘管采取挂线治疗,止血后填充伤口并作包扎固定。观察组行改良切口引流联合挂线术治疗:①应用探针探查瘘管内口情况,随后于肛缘以上2 cm皮肤处作一4 cm梭形切口,注意要充分暴露瘘管管腔并避开外括约肌;②清除瘘管内口感染的肛腺、肛窦等,并作结扎、止血处理,同时取2束丝线束悬挂在瘘管组织与内口之间,形成V型内口,保证引流通畅;③修剪V型内口,重复冲洗,检查创口有无渗血情况;④放置引流纱条,止血后填充伤口并作包扎固定,采用无菌敷料覆盖。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VAS评分、Wexner评分、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疗效评估标准:显效:术中创面愈合情况良好,完全愈合,流脓、肿胀、疼痛等症状消失;有效:术中创面愈合情况良好,仍然存在部分未愈合,流脓、肿胀、疼痛等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术中创面愈合情况较差,基本未愈合,流脓、肿胀、疼痛等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100%-无效率。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0~10分,疼痛与分值呈正比。采用Wexner评分评估患者的肛门功能情况,0~20分,肛门不良情况与分值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Excel 2019软件构建数据库,使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s)行t检验,计数资料[n(%)]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疗效比较[n,n(%)]

2.2 两组的VAS与Wexner评分比较术后,两组的VAS与Wexner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VAS与Wexne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VAS与Wexner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的VAS与Wexner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VAS评分术后24h 术后1周 术后24h 术后1周观察组 50 4.24±2.17 2.37±0.10 1.46±0.37 1.06±0.53对照组 50 5.21±3.32 3.54±0.13 2.48±0.34 1.89±0.78 t值 1.7293 50.4423 14.3534 6.2236 P值 <0.05 <0.05 <0.05 <0.05 Wexner评分

2.3 两组的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面积、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瘢痕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切口愈合情况、瘢痕面积、住院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的切口愈合情况、瘢痕面积、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n 切口愈合时间(d) 瘢痕面积(cm2) 住院时间(d)观察组 50 照组 50 22.20±4.21 3.56±0.24 16.30±3.41对29.68±7.34 6.21±1.27 21.33±4.04 t值 6.2507 14.4980 6.7277 P值 <0.05 <0.05 <0.05

2.4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n(%)]

3 讨论

HCAF是肛肠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类型,诊疗难度大,多发于青年男性群体。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的改变,HCAF的发病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4]。临床中多采取挂线术治疗HCAF,主要分为切开挂线术以及虚挂术。传统挂线术的治疗机制是切开引流—标记瘘管—异物刺激—切割治疗,是一种传统术式,适用于HCAF[5-6]。然而由于瘘管的分支多且复杂,手术治疗后复发率较高,甚至出现腔状管道,增加手术难度;其次,传统挂线疗法术后恢复时间长,创面长时间不愈合,导致肛门持续性功能障碍,疗效不理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两组术后的VAS与Wexner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VAS与Wexne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瘢痕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0%(P<0.05)。究其原因,首先,改良切口引流联合挂线术与传统术式相比,切口较小,且放射状创面能保证引流通畅,不仅能够减小瘘管压力,且对括约肌的损伤与刺激更低,可减少瘢痕形成,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其次,改良切口引流联合挂线术可有效清除全部瘘管及增生组织,利用挂线法的物理属性,可致使肛瘘组织坏死,并促进基底组织生长,无需大范围切除肛周组织,减少术中对括约肌的损伤。

综上所述,改良切口引流联合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瘘管肛瘘瘢痕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肛瘘微创手术治疗进展分析
“耳仓”是福还是祸
长期留置肾造瘘管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