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学生核心能力的实证研究

2021-10-18 22:48唐朝莉谭宏
科技风 2021年28期
关键词:核心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实证研究

唐朝莉 谭宏

摘 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学生的核心能力可以分为沟通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因素。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校外顶岗实习对于提升高职大学生的核心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而通过产教融合将核心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校内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中,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将会起到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核心能力;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绪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中将核心能力定义为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多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它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核心能力作为通用性最强的职业能力,在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知识体系中编码程度偏低,而抽象程度偏高[1]。对于高职大学生而言,不管他们以后身处何种行业、从事何类工作,核心能力在他们未来的发展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学者虽然已经对核心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但是欠缺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学生核心能力的实证分析。因此,本文拟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并开展问卷调查,然后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最终揭示出在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学生核心能力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校期间的变化情况。

二、数据收集与样本概况

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是“受访者基本信息”,主要用于了解受访者的性别、年级和所学专业等因素。问卷的第二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学生核心能力量表”在试行调查问卷中共包括38个项目,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点量表:要求学生对每个项目,从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不确定、基本符合、完全符合的5点量表上做出唯一回答,数据录入时依次记为“1”“2”“3”“4”“5”。

课题组首先对30名学生发放试行调查问卷进行初试,剔除了学生存在疑问和分歧较大的一些项目,最终选择其中的30个项目形成正式调查问卷。然后于2020年6月在江西省高职院校发放正式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6份,回收率为93.2%。其中,大一学生186人,占39.91%;大二学生190人,占40.77%;大三学生90人,占19.32%。男生202人,占43.35%;女生264人,占56.65%。

三、数据分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学生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

课题组采用因子分析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学生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首先进行的KMO检验值为0.856;Bartlett球形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这表明此次调查数据样本大小适合于因子分析,检验值极其显著,变量间有共享因子的可能性,建立因子模型是适当的。

然后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共因子,按照特征根λ1的原则确定提取因子的数目,前7个因子所解释的方差变异达到50.548%。运用方差极大法进行正交旋转,最终得到因子旋转后载荷矩阵(详见表1)。

七个因子根据其所隐含的意义分别命名为沟通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详见表2。

(二)年级因素对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学生核心能力的影响

为了客观地检验年级因素对核心能力的影响,本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项目进行检验,结果参见下表3(仅列示存在显著性差异部分)。设定原假设H0为各个项目在各个年级之间的均值无显著性差异。

其中,二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的核心能力仅为部分的沟通合作能力(包括项目2)。而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二年级学生的核心能力主要有沟通合作能力(包括项目1、2、4、14、16)、问题解决能力(包括项目10)、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包括项目17、19、21、23)、言语表达能力(包括项目25、26、27)和实践能力(包括项目7、9、15、28)。

(三)其他因素对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学生核心能力的影响

经过统计检验课题组发现,核心能力量表中各个项目的均值在性别因素或专业因素的影响下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结论

在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核心能力根据本次调查问卷中的项目可以分为沟通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七种因素。在校期间,二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的核心能力仅限于沟通合作能力中的1个项目,其他六种核心能力都没有显著差异。三年级学生的核心能力显著高于一、二年级学生的17个项目分别属于沟通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五种因素,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其他二种因素无显著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查于2020年6月进行。此时,一年级学生还没有参加校外顶岗实习,只进行过一次校内实训;二年级学生也没有参加校外顶岗实习,但已经进行过多次校内实训;三年级学生则刚刚完成校外顶岗实习。在问卷调查后的学生访谈中,三年级学生普遍反映在校外顶岗实习中最大的收获是在学校环境中很难提升的沟通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这说明三年级学生的核心能力显著高于一、二年级学生主要是由于参加校外顶岗实习所致,而不是因为校内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所致。究其原因,校内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是将真实工作中抽象出来的知识在学校范围内进行广泛传播。这种方式虽然提高了知识传播的广度,但是却以牺牲知识传播的深度为代价[2]。能够从真实工作中抽象出来的知识大多是编码程度高的显性知识,而不是编码程度低的隐性知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校内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重在显性知识的传授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学生很难在这个过程中有效提升编码程度低的核心能力。而在企業顶岗实习中,学习者通过亲身实践被组织文化和工作规范所同化,耳濡目染地提升了核心能力。三年级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中长时间从事基层岗位的具体工作,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沟通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从事基层岗位的具体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显著效果。

课题组据此得出以下结论:在高职产教融合中,校外顶岗实习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其原因是,学生在职业环境中通过长期的具体工作体验才能真正拥有这种通用性最强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本质上是塑造其行为能力和价值观。目前高职校内教育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行为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应该通过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将核心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校内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中。这不仅会在高职产教融合中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起到基础性作用,而且能够弥补校外顶岗实习在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核心能力培养上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谭宏.职业教育中的知识特性分析[J].知识经济,2015(15):115117.

[2]谭宏,唐朝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过程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1(4):8487.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SECI模型的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项目批准号:JC19110)

作者简介:唐朝莉(1980— ),女,四川成都人,硕士,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与行政管理;谭宏(1975— ),男,四川成都人,硕士,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与知识管理。

猜你喜欢
核心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实证研究
习近平领袖核心能力的演进轨迹
本科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语用训练,语文核心能力提升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