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复出路,他和刘虹浪漫走过

2021-10-18 05:21
华声文萃 2021年10期
关键词:熙熙队医铜牌

日本札幌大通公园,当34岁的刘虹在最后一圈落后13秒的情况下反超对手,为中国田径赢下一枚宝贵的铜牌后,她已然成为这条赛道上的传奇。四届奥运会,一枚金牌两枚铜牌;5年前毅然退役回归家庭;因为热爱选择在女儿出生后不足一年就回到赛场;经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训练后最终重回奥运领奖台……在东京奥运会,刘虹为自己的奥运生涯画上了一个惊叹号,而就在场边,作为她的丈夫同时也是她的教练,刘学见证了这一切。

深思熟虑的决定

就在刘虹拼下这枚东京奥运会女子竞走20公里的铜牌后,她的故事已经在社交网络上被一遍一遍地讲述。故事里满是刘虹付出训练的艰辛,以及她作为“妈妈运动员”平衡家庭和比赛的不易。但事实上,在真正陪伴着刘虹亲历了这一切困难和挑战之后,回过头来看,最难的还是下定决心重回竞走赛道的那一步。“对我们来说训练本身难度不大,最难的是在于料理家里的各方面情況。”刘学告诉记者。

彼时,他们要考虑的已经不再是两个人,而是两家人,因为他们都清楚,如果复出的决定一旦做下去,那就绝不可以轻易中断。“所以我们要先考虑好在哪里训练,在哪里生活,怎么协调训练和养育女儿之间的关系,怎么协调父母和我们一起生活的关系,尤其是我父母年纪比较大了,他们能不能适应这样的生活。一旦这期间我俩、小孩和我父母任何一方出现预期之外的状况应该怎么办,最坏的结果可能是什么。”

最终,刘虹下定决心回到她坚持了多年的竞走赛道。付出的过程如他们预期的一样艰难,包括身体状态和耐力的恢复,以及比赛心态上的重建。在那段时间里,刘学坦言,他们对于复出的节奏并没有概念。但就是在这个“走一步看一步”的过程中,刘虹拿下50公里竞走冠军,并且成为了田径史上首位在该项目上突破4小时的女性运动员。

全力支持,担起更多照顾女儿的责任

刘虹曾说,不管是艰苦的恢复过程,还是严苛的训练生活,还是以个人名义自费参赛,“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的过程。”不过,从决定复出到恢复状态再到重回巅峰的整个过程,刘学是那个幕后功臣。

刘虹就曾表示,她自己很少接女儿放学或是哄睡,在照顾和养育女儿熙熙的这些年,刘学在父亲角色上的充分承担,也帮她避免了不少所谓“兼顾事业和家庭”的麻烦。

不仅如此,刘学在不同阶段还要承担起刘虹团队里的不同角色——在刘虹复出的第一年,除了教练的身份,刘学还充当了部分队医的角色。而在一年之后刘虹加入国家队,他们的团队才增加了一名长期队医。

刘学和刘虹这对“夫妻档”,或许不像其他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和他们的另一半那样,需要长时间分隔两地。这些年,刘学带着女儿熙熙一直跟着刘虹四处训练和参赛,他们几乎没有怎么分开过。

“教练”和“队员”

除了照顾好女儿的饮食起居,刘学还要“照顾”刘虹的训练。按照刘学的说法,在过去几年里,他并不是想着如何提高刘虹的成绩,而是“更多想要怎么提高自己,只有我自己的认识水平提高了,才能传递给她,让妻子在训练上有进步。”

相比其他的“奥运家庭”,刘学可以长期陪伴刘虹左右,但这也让两人间不可避免有一些小矛盾。“训练地点发生变化,会吵;训练计划有分歧,会吵;买设备花钱,也会吵。”不过,在日夜相伴的生活中,刘学也形成了一种很适合他们俩的生活方式,“我不会贸然替她做决定,基本上都是会询问和探讨她的意见,也表达我的态度。当然两人不可能永远一致,但也没有一定之规。”刘学说,他们互相都清楚对方的长处和短处,并且相互信任,渐渐的也就没有了冲突。

“过去几年,我们的目标明确且一致,那就是顺利完成复出,征战第四次奥运。”如今,当刘学和刘虹“圆梦”东京,并且带回一面沉甸甸的铜牌之后,刘学也坦言,他和刘虹都会重新开始。不管未来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刘学和刘虹共同经历的这段旅程,都让他们对彼此建立起了更深的情感。

(综合《人物》、澎湃新闻)

猜你喜欢
熙熙队医铜牌
平乐十八酿
“诅咒”风波
回避型:行为退缩,心理自卑
不宜提倡“轻伤不下火线”
队医惹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