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通信的车载数据转储系统

2021-10-19 05:38银壮辰
铁道通信信号 2021年9期
关键词:数据文件车载服务器

银壮辰

当检修人员需要获取列车车载数据时,需在每日地铁运营结束后登乘列车,手动进行数据下载[1],不仅工作危险性大、劳动强度高、工作压力大,而且列车日间运行出现的问题,往往不能及时找到原因,导致次日运行时问题重复出现,影响运营服务质量。为了降低检修员工的检修风险,减轻检修压力,提高车载数据分析处理效率,快速定位列车故障点,控制运营维护成本,设计一种基于5G 通信的车载数据转储系统,将车载数据实时通过5G 网络转储至地面服务器,供应用终端智能运维系统进行数据解析、智能预警、故障诊断。

1 现状分析

在轨道交通领域,车地通信主要通过Wi-Fi、LTE-M、毫米波、EUHT 等技术实现。各技术优缺点如下。

1)Wi-Fi[2]。该技术较为成熟,在轨道交通车地通信领域应用广泛,通信带宽较大,但由于每隔几百米需要部署无线接入点(AP),费用较高,且存在小区切换链路不稳定等问题。

2)LTE-M[3]。该技术链路稳定性高,已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但需全线部署漏缆,费用较高,且带宽较小,只有5 Mb/s,传输数据量有限。

3) 毫米波。该技术以华为Airflash 技术为主,已在深圳地铁11 号线、西安铁路局等地进行试点应用,带宽可达1.7 Gb/s,但不支持列车高速移动,仅可在列车进出站、停站等低速场景下使用,无法做到全线路通信,且设备昂贵,部署成本高。

4)EUHT[4]。该技术为我国自主提出的通信标准,具有带宽容量大、通信时延小等特点,但每隔几百米就需要部署轨旁基站,设备较贵,费用较高。

上述传输技术各有其问题,而5G 通信技术具有大带宽、广连接、低延时等特性[5],为此研发基于5G 通信技术的车载数据转储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在广州地铁5 号线进行试点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2 系统方案

基于5G 的车载数据转储系统,是在列车上部署自主研发的5G 通信板,设计数据自动转储软件,采用高效数据传输策略,利用5G 通信将在线运营列车数据自动转储到地面服务器。本方案通过FTP(文件传输协议)对车载数据进行下载,将运营商5G 通信网络作为传输通道,采用网络切片技术[6]保障传输数据的安全性,实现列车数据的高效、可靠转储。车载主机与地面数据服务器之间无法直接交互,须通过5G 通信板进行数据缓存中转,实现安全可靠的数据转储功能。基于5G 的车载数据转储系统架构见图1。

图1 基于5G的车载数据转储系统架构

2.1 硬件设计

车载5G 通信板采用标准化设计,尺寸为3U,可插在车载主机空余槽位上,主要包括CPU 模块、5G 模组模块、PHY(物理层)芯片模块、GPS 模块。其中,CPU 模块用于部署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自动转储;5G 模组模块采用华为MH5000-31 芯片,负责5G 无线通信,该芯片向下兼容支持4G、3G 通信;PHY 芯片模块进行以太网通信;GPS 模块进行列车辅助定位。车载5G 通信板还包括内存、FLASH、网口、串口、SIM 卡座、天线接口等模块。车载5G 通信板硬件结构见图2。

图2 车载5G通信板硬件结构

2.2 软件设计

车载主机文件包括各系统日志文件、视频文件等,数据自动转储软件实时对车载主机文件进行检测,当发现生成新的数据文件后,通过FTP 下载车载数据,将文件缓存到车载5G 通信板。完成数据下载后,根据业务需要对不同类型文件进行处理,然后上传到地面服务器。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数据,即时上传到地面服务器,以便地面终端智能运维系统及时进行数据分析、问题排查和预警;对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数据,按指定数量对下载文件进行压缩、打包处理,提高了带宽利用率;数据上传到地面服务器的过程中,可根据当前网络状况动态调整上传速度,为实时性要求高的数据传输预留一定带宽余量,保障实时性高的文件数据能够即时上传到地面服务器。车载数据转储软件系统架构见图3。

图3 车载数据转储软件系统架构

车载数据转储软件包括系统主逻辑交互模块、FTP 操作模块、数据文件打包压缩模块、流量控制模块以及日志模块。

1)主逻辑交互模块:通过解析配置文件完成系统初始化,并创建FTP 下载、FTP 上传和文件打包压缩3个线程。在上述3个线程中调用FTP 操作模块、数据文件打包压缩模块相关操作,完成数据文件自动下载到5G 通信板,已下载数据文件根据需要进行打包压缩,数据文件从5G 通信板转储到地面服务器。

2)FTP 操作模块:主要完成获取文件列表、文件下载、文件上传等操作[7],自动完成车载服务器相关文件的列表获取、文件下载,以及将所需文件上传到地面服务器等功能。

3)数据文件打包压缩模块:主要完成打包压缩文件创建、待打包压缩文件写入、打包压缩文件结束符写入、关闭打包压缩文件等功能,实现指定数量下载文件的自动打包压缩。

4)流量控制模块:在进行数据上传过程中,供FTP 操作模块调用,对数据进行流量控制,限制其最大上传速度,预留部分带宽供实时性高的数据上传使用[8]。

5)日志模块:主要记录关键步骤、系统故障日志,便于维护人员查看。

2.3 数据转储策略

车载数据转储主要采用FTP 协议,通过二进制流进行数据交互。为了提升数据传输效率,采用数据打包、数据压缩、多线程并发、FTP 断点续传等技术,保障数据高效转储。

2.3.1 数据打包

数据打包是为了将零散的数据文件打包为大文件,进行数据传输,其原理如下。

基于5G 网络的车地通信带宽为a字节,数据通信延迟为b,数据传输过程中拥塞累计时长为c,系统内部交互处理时间为d[9],则车地通信交互总时延Tdelay为

在进行文件传输过程中,数据文件打包在FTP 协议中,FTP 协议占用x字节,数据文件占用y字节,完成一次数据传输包括数据发送、数据接收和数据确认,FTP 协议部分传输时间Tftp为

数据部分传输时间Tdata为

在网络稳定可靠的情况下,Tdelay可以看作一个常数。对于传输一个完整的文件,需要进行n次车地通信FTP 交互,则文件传输带宽利用率f可表示为

显然传输文件越大,FTP 交互时间越少,则文件传输带宽利用率就越高。由于列车上数据多为1~2 MB 的零散数据文件,对于传输100 个1 MB 大小的文件,如果分开传输,一方面文件较小,带宽利用率低,另一方面FTP 需进行多次文件操作,导致FTP 交互占用的时间较多,进一步降低了带宽利用率;而将100 个1 MB 文件进行打包,组合为一个100 MB 的文件,不仅带宽利用率高,而FTP 仅需进行少量的文件交互操作,FTP 交互占用时间相对于单独进行100 次 1 MB 文件操作较少。

因此,将零散的小文件进行打包处理为大文件,可有效提升文件传输带宽利用率。

2.3.2 数据压缩

为了进一步提升文件传输带宽利用率,本方案引入哈夫曼数据压缩算法[10],对数据文件进行压缩。压缩过程主要步骤如下。

1)统计:读入源文件,统计字符出现的次数,并根据权重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

2)建树:以字符的权重(权重为0 的字符除外)为依据建立哈夫曼树。

3)编码:依据2)中的哈夫曼树,得到每一个字符的编码。

4)写入:新建压缩文件,写入压缩数据。

假设一个字符串是“abcabcabcabcabcabcddddddddd”,统计各字符出现的次数见表1。

表1 哈夫曼权重表

按照一般的存储方法,1个字符占用1个字节,那 么 共 花 费 (6 + 6 + 6 + 9) × sizeof(char) =27 B。但如果对其建立哈夫曼树,将各字符出现的次数当做权重,出现次数越多,越靠近根节点,其编码越短,其哈夫曼树见图4。

图4 哈夫曼树

因此,“abcabcabcabcabcabcddddddddd”就可以转化为“0001, 1000, 0110, 0001, 1000,0110, 0001, 1000,0110,1111,1111,1111,1111,11”,注意这里采用按位存储,即0 和1 都是位,而非char 型。那么之前的27 B 就转换成了7 B(字节不足就补零),这就达到了数据压缩的效果。

将原本打包好的数据进行压缩,使得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传送更多的数据,提升了系统的带宽利用率。

2.3.3 多线程并发

采用多线程技术,创建多个线程分别进行数据下载、数据打包压缩、数据上传等操作,使系统各功能并发运行,提升数据转储效率。

2.3.4 FTP断点续传

当网络延迟发生数据传输中断时,系统采用FTP 断点续传技术【11】,对于下载的数据,通过向服务器发送“REST +本地文件长度”命令,进行文件断点下载;对于上传的数据,通过服务器发送“APPE +文件名”命令,通知服务器后续发送的内容附加到文件末尾。断点续传技术,减少了已下载或已上传部分文件内容的重复传输,提升了数据转储效率。

3 关键流程

系统关键流程包括:文件自动下载、文件打包压缩、文件转储上传3个流程。

3.1 文件自动下载

系统支持数据文件自动下载到5G 通信板,其交互流程见图5。

图5 文件自动下载交互流程

3.2 文件打包压缩

根据下载文件的类型,对文件进行打包压缩,以提高带宽利用率,其交互流程见图6。

图6 文件打包压缩交互流程

3.3 文件转储上传

系统支持将5G 通信板下载的文件自动转储上传到地面服务器,以供数据终端进行分析、处理,其交互流程见图7。

图7 文件转储上传交互流程

4 结束语

基于5G 通信的车地转储系统充分利用5G 网络特性,通过设计车地转储硬件平台及转储软件,并制定高效的转储策略,实现了车载数据自动、高效地转储到地面服务器,解决了地铁列车数据孤岛问题。本方案在减少列车检修人员作业的同时,实现列车从计划修到状态修的转变,提高了列车的上线率。基于本方案的技术优势,必将会在列车车载数据转储领域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数据文件车载服务器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服务器组功能的使用
理解Horizon 连接服务器、安全服务器的配置
高速磁浮车载运行控制系统综述
PowerTCP Server Tool
奔驰S级48V车载电气系统(下)
基于表空间和数据文件探讨MIS中数据库架构设计
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器入侵与防御
基于网络环境的社区协同办公问题探讨(二)
浅谈车载网络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