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的万亿二手江湖

2021-10-20 12:44林晓晨
企业文化 2021年27期
关键词:二手交易新生门店

文|林晓晨

在90 后的记忆中,午后的街道上,总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推着自行车,车上挂着一个喇叭,喇叭里循环播放着,收旧彩电、收旧空调、收旧手机的声音,堪称一个时代的魔性洗脑宣传语。这些人用废品回收的方式,换取闲置的旧电器、旧手机,被收来的家电和手机,或是进行翻新处理,或是拆成配件,或是拆出贵金属,这正是消费电子回收的最原始状态。

走街串巷回收的方式看似古老,其实却迎合了消费者对废旧闲置电子产品的需求,这种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现象,在当下这个时代更明显。人们更换手机的原因不再是手机损坏,更多时候是手机过时换代。出售原本是二手手机最佳的处理方式,但二手手机卖不上价,而且交易过程中还充满陷阱。久而久之,旧手机的处理便成为了一件很头疼的事情。这显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市场需求。在2011 年,一家名叫爱回收的公司,沿着这个需求切入,创立3C 数码产品系统化回收模式,开始了在这个细分赛道中的经营之路。

2021 年6 月12 日,爱回收所属集团万物新生集团更新的招股书显示,公司计划发行1623.3 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纵观行业发展,万物新生的上市属于里程碑事件。在此之前,投资者仅知道消费电子回收这门生意,但对于这一行业的发展很难深入了解,而在万物新生上市后,投资者才发现小小的二手消费电子交易背后暗藏乾坤。

待挖掘的蓝海

消费电子在中国仍然算是一个发展稳定的增量市场,各种型号产品的不断迭代是用户换新的核心动力。

以手机为例,Counterpoint Research 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7 年,全球智能机平均换机周期为21 个月,中国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22 个月。随着5G 时代的到来,这一换机周期有望被大幅压缩。未来五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预计将保持6.2%的年化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27 亿台。从市场规模看,2020 年中国消费电子产品零售额,高达1.9 万亿元,预计至2025 年将达到2.97 万元,年化复合增长率达9.3%。整体而言,消费电子呈现出蓬勃之势,新机市场的火热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二手回收产业的发展。

与新机相比,二手机显然有它独具的优势——价格。同样一款置换下来的手机,不同的成色、不同的使用时间、不同的瑕疵位置,会具有巨大的价格差距。再结合不同型号,款式,因此二手市场的SKU,几乎堪称海量,这催生了不断增长的交易规模。按设备交易总次数计算,2020 年中国二手消费电子交易量达1.886 亿台次,未来五年将保持23.7%的高速增长,至2025 年有望达到5.458亿台次。聚焦GMV 维度,2020 年中国二手消费电子总成交GMV 达2522 亿元,其中手机细分赛道GMV 达1800 亿元。预计未来五年,中国二手消费电子GMV 将保持年化复合增长率30.8%,至2025 年有望接近万亿市场。无论是从交易体量还是行业规模,消费电子回收产业都可以看成是一个蓝海市场,存在大量空白市场有待挖掘,但这块巨大的市场蛋糕并非那么容易吃到。

众所周知,消费电子是前些年的风口产业,大量互联网创业者选择集中杀入这一赛道,这就导致手机品牌繁多,各种不同渠道版本的产品同时存在于市场。不同版本间的差异让彼此之间售价大相径庭,这就让消费电子的二手交易显得“水很深”。海量的SKU,自然可以满足各色各样的消费者需求。但问题也很明显,这使得它从高标准化产品,变成了二手车、二手房一样的非标产品。消费者对商品进行独立判断,因此变得困难,必须要具备鉴别、检验、维护清理等能力,而回收和售后保障,则更是无法满足。二手机翻新的情况屡见不鲜,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很容易买到被换过配件的消费电子产品,从而上当受骗。此外,平台交易的时候也存在信用风险,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消费电子二手交易的枷锁。

概括而论,中国二手消费电子市场呈现出多区域、多层级、渠道分散、缺少标准的四大特点。这就导致交易过程中存在缺乏渠道、整体交易流程效率低下、成交价格不透明、数据因素易泄露的四大痛点。消费电子与快消品不同,较高的售价让交易双方都较为谨慎;同时,也不像汽车、房子,较高的交易频率让其拥有更好的流通性。消费电子二手回收生意,既应该参考快消品的模式,又应该结合房产的经验,从本质而言,这是一个产业链如何重塑的问题。谁能解决消费电子二手回收过程中的回收、质检、定级、销售等一系列产业问题,谁就能获得成功。

二手交易的生存密码

在二手交易这个蓝海市场中,信任始终是一个令交易双方头疼的问题。构筑交易渠道,仅仅是提升交易效率的第一步,还需要解决价格透明化和隐私保护的痛点。对于标准化程度很高的消费电子品类,更为重要。正是基于信任难题,才催生出有别于C2C 模式的“万物新生模式”。万物新生集团长期深耕循环经济领域,其核心能力在于出色的供应链整合能力。

目前,万物新生已经打通收售两端,在回收端、销售端,分别建立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已经建立起国内最大的线上线下回收网络。用颗粒度更细的视角,审视万物新生这个覆盖全产业链的多业务平台,它的产业链构成,究竟是怎样的呢?

从业务角度观察,万物新生旗下的业务线,主要包括爱回收(二手3C 产品C2B 回收平台)、拍机堂(二手3C 产品B2B 交易平台)、拍拍(二手优品B2C 零售平台)。在回收端,万物新生拥有全国最大的消费电子回收平台“爱回收”,服务覆盖验机、检测、评级、定价等,一系列回收流程。爱回收不仅让消费电子回收流程更加便捷,而且回收价格透明化,同时免除了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目前,爱回收已对接京东、华为、小米等线上渠道,同时在线下构筑丰富的以旧换新场景。截至今年3 月底,万物新生集团在全国经营755 家线下门店,其中爱回收门店753 家,拍拍门店2 家。回收类别集中,手机就占了近七成份额,其他产品涉及平板、笔记本、相机、奢侈品等。除了完善的前端服务体系外,爱回收还拥有香港、上海、常州等7 大运营中心,运营场地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提供专业质检、隐私清除服务。

投资如此多的门店,是否会因此使得资产模式变重,从而导致财务上的长期压力?这显然是一个专业投资者关心的问题。的确,投资门店,面临着将现金转为固定资产,会让财务报表上的会计科目发生变化。但这种转变也有另外一面,那就是门店业务看似很“重”,但如果能将获客、服务、品牌广告融为一体,实现高坪效运营,那么,一家成熟的门店反而会成为高含金量的优质资产。

根据三方机构的测算,一家爱回收门店的成本构成,大致包括以下内容:7 到10 万元的前期装修成本,每月3 万元左右的租金与人员费用。以每天15 到20 单的成交量,每单1300 元左右的客单价来计算,一个月每家门店可以产生60 万元左右的销售收入,结合20%的毛利率,扣除门店租金、人工、前期装修分摊、管理等费用,绝大多数门店均可以在运营3 个月后实现盈利。据了解,运营3 个月以上的爱回收门店,98%以上是盈利的。

在销售端,万物新生拥有“拍机堂”和“拍拍”平台两大核心品牌。拍机堂是全国最大的二手3C 产品B2B交易平台,仅今年3 月单月,拍机堂的GMV 就突破9 亿元,B2B 业务在行业里也很突出。拍机堂大幅提升了产品流转效率,单台机器的运转周期已经小于3 天。在外界的定义中,万物新生集团常被定义为高度2B 的业务模式。这显然既是因为拍机堂业务模式,给人带来的深刻印象,也源于其产生的GMV,占据了相对多数。但事实上,相对于拍机堂,拍拍平台的2C 属性,常常被人忽视。

拍拍是全国最大的二手B2C 零售平台,全面承接京东商城所有的二手销售业务。2019 年6 月,拍拍正式并入万物新生,成为集团的销售端很好的补充,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快捷、安全有保障的产品与服务。公司TOC销售发展势头良好,2020 年拍拍业务的TOC 销售GMV在整体GMV 中的占比约41%,而以41%的比例进行估算,2020 年拍拍的业务GMV 超过80 亿,规模在二手B2C 零售领域亦处于领先地位。据了解,拍拍的业务主要发生在京东商城,而非拍拍独立APP。京东商城中拍拍业务DAU 超过200 万,也正是超过80 亿年交易量的主要流量来源。

显然,与拍机堂相比,拍拍虽有规模上的少许差距,但同样是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业务构成。这两大核心品牌的存在,拍机堂保证了自有货源的资金流转率,同时也让平台上的第三方商家的货源周转效率,也得到提升,同步提高了第三方商家的资金周转效率;同时,专注于C端的拍拍能够让自有货源和商家货源,得以获取更高的销售毛利。从回收端到销售端,万物新生建立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从而打通了“C2B+B2B+B2C”的货物流通闭环。万物新生的C2B2C 模式,让消费电子的二手交易逐渐规范化、透明化、高效化。

行业的“类贝壳平台”

万物新生所做的事情是在二手电子产品交易这一上升市场中,借用专业化的能力与全产业链布局,打造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从一单单的回收生意,到全链路、一站式的综合交易平台。看似简单,实际上却不易被解读,这成为了市场“预期差”的来源。

通过平台化,万物新生在短时间内汇聚了海量用户。站在这个基础上,万物新生在保持产品交易基本盘的增长之外,也在平台服务收入实现了重大突破。随着拍机堂平台业务逐渐成熟,平台收费率逐步提升,集团的平台服务收入从2020 年Q1 的8610 万元,增加至2021 年Q1 的2.039 亿元,增幅为136.8%。这种平台化的效应,很容易令人联想到身处房地产行业的贝壳——它们都利用大数据优势,来强势改造整个行业,都基于大数据的专业化能力来提供服务。想要培育这样一个护城河越来越高的平台,显然要跨越积淀的天堑。

在平台效应渐成的同时,行业龙头万物新生抢先上市,极有可能带动二手回收,成为资本市场的下一个风口。万物新生创始人陈雪峰就曾坦言:“从中国市场来看,二手手机是一个数千亿级规模的市场,而从全球来看,这是一个万亿级以上的市场,市场规模很大。对爱回收来说是一个延伸的点,未来海外市场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据CIC 报告,到2025 年中国市场就有望达到万亿,而届时全球市场的规模恐将不可估量。在陈雪峰看来,二手消费电子产业是一个全球生意。搭建一个全球二手3C 产品交易平台,用数字和技术去升级改造一个巨大却低效的传统产业链和存量市场,这是公司未来增长的巨大机会。聚焦当下,万物新生不仅在国内市场建立了完整的生态体系,而且还已经开始布局海外市场。

目前,万物新生海外业务品牌AHS DEVICE 已经辐射美国、日本、印度等二手交易频繁的市场。AHS DEVICE 投资了印度最大的手机回收公司Cashify 和南美最大的手机回收公司Trocafone,并与美国最大的手机回收公司ecoATM 合资共建自动化运营中心。行业发展轨迹清晰,蓬勃发展的国内二手市场,能够保证万物新生业绩平稳增长,而更庞大的国际市场则有望成为公司远期的发展方向。二手交易行业虽然在国内才刚刚起步,但国际却已经有很多二手交易平台早已完成上市。这些二手平台在上市之初,无一不引起市场轰动,成为投资者争抢的焦点。2018 年6 月,日本“闲鱼”Mercari 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日股价飙升76%;2019 年6 月,全球最大认证奢侈品电商TheRealReal 上市,首日股价上涨44.5%;今年1 月,美国二手电商Poshmark 上市,首日股价上涨141%。以邻为镜,以史为鉴,万物新生上市后,极有可能成为资本市场又一追逐的对象。

不同于竞争对手的流量驱动模式,专注于供应链整合的万物新生,显然护城河更深厚。大量的线下门店和回收场景,让其成为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存在。此次万物新生赴美上市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技术能力,提供更多元化的平台服务,拓展爱回收门店网络,并为拍拍平台开发新的销售渠道。

中国的万亿二手交易江湖中,除万物新生外,仍有很多玩家。万物新生犹如标杆,让资本市场注意力进一步聚焦,未来不排除更多的对手追随万物新生的脚步,登陆资本市场或完成融资,资本的注入有望让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整个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谁能够最终胜出尚未可知,但有一点可以确信,在这跑马圈地的关键节点,更早的上市能够让玩家更加主动,由此看万物新生无疑已经抢得先机。

猜你喜欢
二手交易新生门店
大学生校园二手交易平台“艺物”的研究
重获新生 庇佑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德国最成功的洗车门店——Mr.Wash
新店商,创造新增量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二手交易平台你用过吗
浅析高校020二手交易平台运营与推广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