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合理应用评价

2021-10-21 00:01王追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肾功能

王追

摘要:目的: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合理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3例,分别予以间歇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存活率更高,治疗后BUN、SCr等生化指标改善效果更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重症医学科中应用价值较高,较为合理,能有效促使患者肾功能恢复,稳定病情,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间歇性肾脏替代疗法;肾功能

【中图分类号】S941.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重症医学科(ICU)为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能提供给急危重症患者及时、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以期最大程度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挽救患者生命。观察ICU治疗肾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症患者中,较常应用到肾脏替代疗法,以期快速改善患者肾功能,维持机体水电解质与酸碱度平衡,稳定患者病情。其中常见类型包括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间歇性肾脏替代疗法,此次研究,为进一步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效果与合理性,选取相应患者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9年11月-2021年1月本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3例,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知情研究,签署同意书。对照组,男41例,女12例,年龄46~78岁,平均(62.37±2.11)岁,重症类型,肾功能衰竭45例、肾功能与呼吸衰竭5例、其他3例;观察组,男40例,女13例,年龄46~79岁,平均(62.50±2.01)岁,重症类型,肾功能衰竭42例、肾功能与呼吸衰竭8例、其他3例。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觀察组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选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仪(生产厂家:广州暨华一路器械有限公司;型号:JH-3038),德朗B16P透析器,以患者股静脉与颈内静脉为血管通路,应用血滤机开始血液过滤,依据患者实际病情调节电解质与酸碱浓度,补液量为3L/h,选取低分子肝素(用量为40U/kg)进行抗凝处理,针对有严重出血倾向者或刚做完手术患者可不予以抗凝处理,治疗时间为6~12h,针对存在高分子代谢者治疗时间为24h。

对照组采取间歇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仍以股静脉与颈内静脉作为血管通路,应用透析机进行血液过滤,透析血流量为200~350mL/min,透析液量为500ml/min,每次透析时间为4.5h,每周3次,透析过程中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注意透析期间使用脱水机后,需测量血钾浓度,避免出现血钾浓度过低情况。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临床效果。存活率={(好转+病情稳定)人数/总人数}×100%。

(2)观察生化指标。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晨起空腹血液检测患者BUN(尿素氮)、SCr(血肌酐)等生化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数据,计量/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t、X2检验,组间差异显著为P<0.05。

2 结果

2.1比较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存活率更高(P<0.05),见表1。

2.2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BUN、SCr等生化指标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较之对照组,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重症医学科为收治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疾病患者主要场所,能有效救治,显著提升患者生存率[1]。

观察重症医学科常用治疗方法中,以肾脏替代法较为常见,该治疗方法为新型治疗方法,能及时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毒素与多余水分,达到改善肾功能作用。该治疗方法最为常用的为间歇性肾脏替代疗法与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前者可迅速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且对患者活动限制性小,抗凝剂量小,出血风险较低。但随着临床深入研究发现,其需要水处理及透析设备,针对医疗条件差的地方较难普及,且透析过程中血流动力学不太稳定,极易出现低血压,影响治疗进程,进一步影响治疗效果,影响肾功能,对于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的患者较难适应。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与间歇性治疗不同,其可连续缓慢清除机体有害物质,且脱水反应时间较长,能有效稳定血液动力学,促使患者肾脏康复,提高存活率,改善预后。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存活率更高,治疗后BUN、SCr、等生化指标改善效果更优(P<0.05),证实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效果更佳。此外,采取该方式治疗时,因可满足大量液体摄入,因此可保障患者每日必需营养物质供给,有利于促使患者更快康复。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虽具有诸多优点,但需要对患者进行持续抗凝处理,其出血风险较高,这点需医护人员重点关注监护。且因其价格昂贵,因此提醒医护人员在综合考虑患者病情与经济条件情况下,可结合患者及家属意愿选择治疗,保障治疗合理性。

综上,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重症医学科中应用价值较高,较为合理,能有效促使患者肾功能恢复,稳定病情。

参考文献:

[1]孟祥忠,魏琼,朱宇,等.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J].中国临床研究,2019,32(6):759-762.

猜你喜欢
重症医学科肾功能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细菌耐药性分析
系统化管理对ICU失禁患者罹患失禁性皮炎的影响
不同剂量叶酸联合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靶器官的保护作用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血浆置换在ICU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品管圈管理在提高护理人员抬高床头30°~45°准确率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
血清胱抑素C在冠脉介入相关肾功能损害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