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微生物室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2021-10-22 04:44付红琴
今日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检验科耐药性抗菌

付红琴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北 保定,071100)

医院感染是造成住院患者病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抗菌药物控制感染,但是抗菌药物滥用的问题近几年已经成为关注的重点,会造成超级菌的发生,造成无药可用的局面,因此对临床多重耐药菌的监测,耐药性的研究成为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检验科微生物室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耐药性,2020 年2 月到2021 年2 月,临床标本350 份,现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20 年2 月到2021 年2 月,临床标本350 份,包括痰液、尿液、血液、分泌物标本,去除同一患者的相同部分的重复菌株。

1.2 方法菌株的分离及鉴定方法:采用vitek-32 型微生物自动分析仪(法国梅里埃公司) 及其配套的鉴定卡。所有的操作均严格遵守《全国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中的相关要求。

1.3 观察指标多重耐药菌病原菌分布情况。多重耐药菌标本来源及分布情。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实施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多重耐药菌病原菌分布情况本次送检350 份样本,检出60 株多重耐药菌,其中产ESBLs 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占51.66%,高于其他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多重耐药菌病原菌分布情况

2.2 多重耐药菌标本来源及分布情况多重耐药菌标本来源及分布统计痰液占36.67%,高于其他标本检出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多重耐药菌标本来源及分布情况

3 讨论

抗菌药物被发现以来主要用于临床抗菌的治疗,但是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用各种导管等侵入性治疗的增加,导致细菌产生了耐药性,甚至出现多重耐药的现象。多重耐药菌(MDRO) 的问题日渐突出,呈现出复杂、比较难治的特点,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增加了难度。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ESBLs) 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 (CRE)[ 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 (NDM-1) 或产碳青霉烯 (KPC) 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近几年随着抗生素使用率和使用量的增加,细菌的耐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进而导致临床感染发生率的增高,对临床的治疗,患者的治疗、预后导尿管多方面有严重的影响。

在目前抗菌药物大量运用的情况下,基于选择压力,多重耐药的致病菌不断出现,导致我院耐药形式严峻,针对目前形势,除了规范日常诊疗,加强监护措施,注重接触隔离,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特别是限制含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此外,应早期进行规范的细菌培养,加强耐药性动态监测,提升预警系统,优化抗菌治疗(包括感染的严重程度、感染部位、患者的病理生理状况、药敏结果以及抗菌药物的PK/PD 特点),避免细菌耐药率的进一步增加。本次送检350 份样本,检出60株多重耐药菌,其中产ESBLs 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占51.66%,高于其他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耐药菌标本来源及分布统计痰液占36.67%,高于其他标本检出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抗菌药物前,明确病原学诊断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最为关键的一步。提高确诊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在尽可能排除病毒性感染的前提下,确立坚持“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致病菌感染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一般不宜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原则。同时,限制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也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

说明微生物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耐药情况的监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猜你喜欢
检验科耐药性抗菌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乡镇卫生院检验科的问题和第三方检验机构合作的建议
Exce12007在检验科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基因组揭示结核杆菌耐药性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