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10-22 04:44毕慧玲
今日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胆结石个体化状态

毕慧玲

(十堰市郧阳区中医医院,湖北 十堰,442500)

结石属于临床常见多发性疾病,以老年人为多发人群,易易诱发消化不良和肺部不适,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对胆结石患者的治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开腹手术,另一种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而后者治疗效果通常会更加受到患者的认可。护理措施的实施则具有提升治疗效果的作用。本研究选取90 例胆结石患者展开研究,探究个体化护理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90 例胆结石患者实施分组研究,研究时间区间介于2020 年6 月起至2021 年6 月之间,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法,选取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观察组患者男性、女性各23/22 例,年龄最小不低于27 岁,年龄最大不超过62 岁,年龄中位数为(34.36±8.72)岁;对照组患者男性、女性各24/21 例,年龄28~63 岁,年龄均值为(34.40±8.34)岁。对比分析一般资料组间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可。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具体护理内容包含在围术期中积极说明注意事项、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指导等。与此同时,对医生换药时的用药剂量和时间予以监测,同时对患者的切口实施常规护理换药,若出现异常情况下及时告知责任医师。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前提实施个体化护理,具体内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积极引导患者熟悉医院环境,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生活习惯,并实施健康宣教,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2)术中护理。手术期间,通过二氧化碳填充患者腹腔,从而为手术操作提供便利,若腹腔中有遗留气体存在时可能导致腹部疼痛与肩背部不适等临床症状。与此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好记录工作,避免意外的情况发生,保证手术顺利实施。(3)术后护理。患者完成手术后可能出现呕吐症状,要求护理人员将头偏向一侧,同时清洁口腔,并维持气道处于畅通状态,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的情况,若呕吐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要求护理人员及时处理,维持水电失衡状态。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选择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调查表满分为100 分,具体分为非常满意(90-100 分)、基本满意(70-90分)、不满意(<70 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实施评价,评分越高心理状态越差[1]。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n,%)对计数资料予以表示,运用χ2予以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心理状态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比较()

表2: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比较()

3 讨论

临床中胆结石属于常见胆道疾病之一,以女性为主要发病人群,诱发原因主要是胆囊内结石,以腹痛、黄疸、发烧为主要临床症状。手术治疗胆结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属于胆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法,但因为疾病、治疗方法以及治疗过程了解程度不够,所以导致患者极易产生多种负面情绪,比如焦虑、紧张以及恐惧等,不仅对手术过程产生了影响,而且影响了治疗效果,所以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价值[2]。

个体化护理属于一种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实施的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可分为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等三个方面,其中术前护理详细获知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并针对性的对患者予以了心理疏导,强化了患者对疾病知识与治疗的认识程度,同时通过术前检查,提升了患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术中护理则通过监测生命体征,降低了意外情况的发生率。此外,术后护理给予了患者的用药与饮食,促使患者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康复[3]。

综上所述,胆结石手术护理中行个体化护理的疗效突出显著,有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得到了患者的满意认可,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胆结石个体化状态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溶石汤剂治疗胆结石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