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10-22 04:44郭晓菲
今日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医护人员家属

郭晓菲

(广西脑科医院,广西 柳州,545000)

精神分裂症(SP)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精神类疾病,自身出现多方面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1]。经统计,该病在人群中发病率在0.15~1%,并常好发于青壮年群体,相关研究表明[2],首次发病时呈多样性,性格改变、行为异常、孤僻懒散等,甚至是出现妄想与幻觉等,若不能进行及时的治疗病情将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等,故严重危害到患者身心健康,且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逐渐将生物学治疗和心理社会治疗两种方式进行结合,主要因该病易对患者自身认知水平造成影响,促使其康复和社会功能恢复情况遭受到不良情绪,对此,要加以重视与干预,尽可能改善其病情和生活质量[3]。其中,家庭承担着对SP 患者长期照料和监护责任,和患者朝夕相处,便于沟通和指导,若能参与到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4]。现就SP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在其中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9 年7 月至2020 年8 月,入选11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参照组、试验组各55 例,纳入研究对象均符合《ICD-10 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中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5];均具有知情权,并以签订知情同意书;阳性症状<10 分;阴性症状>20 分,处于恢复期;排除合并具有其他精神疾病;存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同时参与其他研究者。参照组男性23 例,女性32 例,18~69 岁,平均(43.50±1.44)岁,试验组男性24 例,女性31 例,19~69 岁,平均(43.58±1.62)岁,两组SP 患者一般资料并无差异(P>0.05)。

1.2 方法参照组主要依据病情予以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给予心理健康宣教和疏导,以及密切对病情进行观察。试验组展开家庭式护理干预,(1)首先获得家属配合,由医护人员向家属说明参与式护理相关知识,涵盖护理目的、作用、对病情影响以及实施方式等,由此获取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和配合,另外,尽可能固定1 名家属全程参与其中。每周探视不可低于2 次,并且探视时间不低于1 小时,从而保证该护理的有效性。(2)展开知识宣教:主要为强化家属重视知识宣教,尤其是加强对固定陪护家属对SP 相关知识的重视,依据家属文化程度以讲座、口头宣教、知识手册以及观看视频来进行学习,以尽可能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促使能够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而提高干预效果。(3)家属干预的实施:①在入院时家属即可参与到其中,每周探视次数不可低于2 次,探视时多和患者沟通,与其交流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倾诉内心感受与想法等,另外,多鼓励和安慰患者,为其提供支持和理解,患者能够感受到家人爱护和关心。②探视前还需和主治医师、责任护士进行交流,了解当前不稳定诱因因素,探视期间能够避免,并和医护人员沟通制定有效策略,以减少不稳定情绪发生。③生活质量,家属可鼓励积极参与日常生活,比如,故洗衣服、叠被子、洗完等,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信心,逐渐累积正性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另外,还需和患者多沟通,及时了解到情绪与心理变化,并尽可能满足其内心需求,稳定情绪。

1.3 观察指标针对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自我管理能力主要利用SP 自我管理量表(SSMIS)进行评估,量表涵盖服药依从性(28 分)、药物管理(28 分)、精神症状管理(24分)、自我效能(20 分)、利用资源支持(20 分)、家庭社会功能(16 分)。生活质量利用SF-36 生活质量量表作为评估依据,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现生活质量越好。涵盖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认知、情感健康。

1.4 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20.0 统计软件对文章所得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SSMIS 评分对比干预前两组SSMIS 评分对比P>0.05,,干预后均改善,并且,试验组各维度平度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赫(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SSMIS 评分

2.2 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试验组(B)显著高于参照组(A)(P<0.05),干预前无任何差异(P>0.05),详见下表2:

表2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2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

3 讨论

SP 属于慢性迁延性疾病,研究表明[6],其存在较高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不但对自身健康与正常工作以及生活造成影响,还给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造成负担。有关研究报道[7],2020年神经疾病负担将占据我国疾病总负担的25%,表明该类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受巨大影响,另外,及时展开相应治疗和干预对提高生活质量极为重要。以往主要重视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发展,但多数患者自知力差、家属对疾病认知态度和治疗态度均较差,因此患者服药依从性低,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甚至是加重[8]。研究表明[9],在给予重视患者治疗同时,还需给予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并认为家属是患者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最重要的部分,担负者SP 长期照料和监护的责任,和病人朝夕相处,便于之间沟通,进而有利于帮助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服药依从性等提高。

故本文针对SP 患者给予家庭参与式护理,主要指由患者的家属参与到病患护理中,和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与配合,帮助医护人员更为全面的评估患者病情,并且协助其展开相关治疗和干预计划,不但能够促使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和了解,还可强化家属和患者间的亲密度,并使其舒适度和安全感提高,另外,由于病情原因,减少了和外界接触机会,社会功能减退,而家属的参与则能提高其安全性和减轻孤独、焦虑等情况[10]。此外,通过鼓励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保持社会功能,对预防社会功能过渡下降、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由张赞[11]研究可知,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9 例SP 患者分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护理后结果显示,观察组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心理状况也显著较优,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也相对较高。本文结果呈现,经家庭式护理干预之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高,并且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和干预前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与参照组对比,实验组具有显著优势,表明,家庭式护理相比常规护理更利于提高SP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和上述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家庭式参与护理在SP 患者治疗中起到显著作用,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医护人员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