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人间》:万物有灵的世界

2021-10-23 04:21孙书敏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风物安宁世俗

孙书敏

在书的后记中,作者安宁这样写道:“我需要写作,它给予我的物质回馈,远没有精神的慰藉重要,它是我唯一可以敞开内心,毫无障碍地沟通交流的知己和爱人。它收留我在世俗世界中疲惫不堪的身体和柔软卑微的灵魂,并清洁其上的尘埃,让我在黑夜过后的黎明中,重新成為一个清洁的人。”

在内蒙古苍茫大地定居十年的人生体验以及对广袤自然的观察,让作者得以像个孩子一样,站在草原上倾听万物的声响。那茫茫草原带有的壮美开阔与天地之真,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充塞于文字构建的“寂静人间”。

卸下一身的疲惫与万物融为一体,与宇宙同频呼吸,用具有原始思维的孩童之眼去看万物与人间,感受万事万物的痛与爱,也是一种生活的意趣。这本散文集着墨于乡村风物与世俗生活,用鲜活的情感和充满童趣的认知重新界定了乡村的物与人。

在《飞鸟》一章中,作者写道:“草比任何庄稼都长得疯狂,好像它们天生悲观,知道时日不多又有被随时干掉的危险,于是但凡有一丁点儿泥土、阳光和雨露,便发疯似的将根深深地扎下去,又把枝叶无限地向着半空里延伸。”这段文字中,万物呈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麦子、草、马蜂菜、蚂蚁、瓢虫都具有了人的意识,各自忙碌着自己的生活。它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生命再无高下之分,这一图景,平和又广阔。

安宁描写的风物极具特点,颇有美国生态文学的形态。在梭罗的笔端,蚂蚁大战被描写得绘声绘色。而在安宁的笔下,一只鸟,一条虫子,也可以是世界的中心。“蜗牛就更不必说了,他们早就在潮湿的泥土里,嗅到了春天的气息。也或许,它们还在梦中,就已听到了雨水打在窗棂上,发出的滴滴答答的响声……一只蜗牛隐匿在苍茫的雨帘之中,睁开眼睛,伸了个懒腰,才用触角小心翼翼地碰了一下草茎上的雨珠,知道外面已经是温暖的春天。”《雨》中写了一只拥有全世界的蜗牛。人隐没在世界的背后,与自然融为一体,人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一只慢悠悠的蜗牛才是。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却因视角的转变,文章呈现出了一些诗意质朴又包容悲悯的美学特征。

在安宁的散文中还可以窥见陶渊明的流韵,找到中国古代田园诗的精神实质。“村庄被夕阳环拥着,宛若襁褓中天真微笑的婴儿,向着世界坦露毫无保留的纯真与赤诚。”邻村的女人们穿梭往来寻找着一天没有着家的儿子或者丈夫,鸭子与河水也略显劳累地迎接这一天的收稍……这是乡村世俗生活的面貌,却似乎没有什么人为痕迹,只有万物自行游走,勾勒出一幅乡村图景。此景包容着人却又与人无关,只有自然风物的自在呈现,自然的自由精神才是万物的形象。

民族文化的流传积淀与交融互鉴是文化之基,草原风物的浩大天然与人类命运的碰撞则催生“物我为一”的生态伦理情怀。中蒙西三种文化在安宁的散文中交融,凝结成一种特有的散文精神,加以天真烂漫的童趣视角凝视万物与人间,产生了不一样的美感,平常又别致,欢喜又淡然,形成了一个万物有灵的“寂静人间”。

猜你喜欢
风物安宁世俗
“四时风物岁华中”之“日下春和”展览
国学小笔记:“可盐可甜”的地下第一IP
巧联得安宁
木槿
港口上的笑脸
巧联得安宁
采蜜忙
过骊山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
别去问值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