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陆良县老盘江河道现状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2021-10-24 10:23李林波何晓东易绍林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陆良县堤顶防洪

李林波 何晓东 易绍林

(云南省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社会各界对乡村发展的重视程度大幅提高。城乡中小型河道综合治理作为践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对保障防洪安全和改善沿线居民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老盘江原河道防洪功能弱,河道环境脏、乱、差是其较为突出的问题,如何在保障防洪功能的基础上发掘其他价值,实现以较少的投入获得丰厚的产出,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云南省陆良县老盘江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就上述问题展开初步研究,抛砖引玉,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保护环境。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老盘江作为南盘江在陆良坝区内的重要分汊河道,由于年久失修、河道淤积严重、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垃圾乱扔等诸多因素,导致老盘江的输水功能、防洪功能和生态自净功能急剧衰退,老盘江河道治理已迫在眉睫。

近年来,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国家对水环境、水生态保护也更加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中提出:“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河道治理的任务已不再是传统的疏浚河道、加固河堤,“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成为新时代河道综合治理的标准。地方政府亦希望通过河道治理盘活沿河及周边资源,带动旅游业和经济发展[1]。陆良水乡可以利用丰富的水网,串联“山、水、林、田、村”五大自然资源,打造高原水乡独特风景,形成曲靖市的新地标[2]。

2018 年5 月4 日,《陆良县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组审查,这是“珠江绿源”总体构想中落地的第一件工程,陆良县河道治理迈入新阶段。开展陆良县老盘江河道综合治理,让河流将沿线园林景观、民俗特色串联起来,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同时水流赋予河滨公园灵气,为公园增色[3-4],能够保障河道行洪安全,推动当地治理农村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河道水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对陆良县未来开展河道综合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2 工程概况

陆良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南盘江上游,是云南第一平坝,素有“滇东明珠,高原粮仓”之称。平坝面积772km2,平均海拨1840m。坝子呈三角形,北面、西面、东面三面环山,自东北向西南展开。

坝子区内主要河流有新盘江、老盘江、阎芳河-中原泽、杜公河、魏白河等。其中南盘江自响水坝入境后,从坝子中间迂回过境,经西桥入峡谷过石板潭入昆明市宜良县。由于南盘江干流河段蜿蜒曲折、行洪不畅,自1951 年起,政府对陆良境内南盘江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弯改直,形成新盘江和老盘江。老盘江整体流向为南西,基本保持了原河道地形地貌,流域集水面积79.78km2,河长18.8km,河道比降0.4‰,主要承担沿岸农灌任务,沿河有古城分水闸、沙沟闸、新坝闸、四河闸(鲁昌闸)。新盘江河水由古城闸分水后进入老盘江,流经三岔河镇一分为二:部分河水经沙沟闸进入老盘江,经新坝闸、四河闸(鲁昌闸),在陆良县城附近汇入新盘江;部分河水经关圣宫闸进入杜公河,经阎芳河汇入新盘江。云南省陆良县水系见图1。

图1 云南省陆良县水系

老盘江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范围为老盘江全河段,整治河道全长约18.8km,主要是通过堤防修复、河道整治、岸坡防冲加固等措施,改变侵占河道、岸坡不稳以及河道脏乱差的现状,全面提高陆良坝区老盘江防洪能力,同时保留河道的自然岸线,为景观工程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并结合景观工程、生态治理工程、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大大改善沿岸人民的生活环境。

本研究以老盘江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为依托,在分析老盘江河道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

3 河道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防洪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老盘江两岸基本为土堤,沿线堤顶宽度普遍偏小,部分河岸甚至无交通道路,不利于汛期开展防汛抢险工作。由于年久失修和管理不当,两岸堤防普遍偏低,沿河堤岸基本没有护岸工程,受洪水冲刷,局部段堤身单薄残破,部分河段堤岸垮塌,丧失防洪功能。

因未对河道进行划界确权,河堤上乱建房屋、私挖私耕等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建在临水侧土堤上的房屋。据统计,老盘江沿堤岸临水侧修建的房屋有近300 户,这些房屋侵占河道,缩窄河道行洪断面,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不仅影响堤防安全,房屋自身亦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给老盘江防洪安全造成隐患[5]。

此外,老盘江河道中淤积严重,河床较高,长满了各种水草及水葫芦,生活垃圾随处可见,行洪能力差。

3.2 污水收集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陆良坝子区内地势平坦,人口密集,大多数村寨沿河建立。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民宅建设不规整,村落内地面高低起伏不一,虽然排水系统承担了排污、排雨和灌溉等任务,但排水系统建设不够规范,流向分散,污水呈现面积广、分散和难收集的特点[6-7]。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排污量与日俱增。且污水来源多样,除生活洗漱和洗涤污水外,村民清掏的粪渣随意堆放,家禽就地散养,雨水冲刷后易将各种污染带至河道。

农村现状排污系统污水处理率极低,基本是排入灌渠,继而排入农田,采用较原始的土地处理方式将污水就地消化,处理方式不规范,污水容易下渗,对地下水有一定的污染[8]。

3.3 河道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现场调研查勘,老盘江河岸内侧大多有3~5m宽的河滩地,滩地上本土植被茂盛,以桉树、竹林、柳树和梨树居多,植被覆盖度高,较少有裸露地表。河中水位低浅,水草长势好,水葫芦疯长,垃圾随处可见,局部区域水草拥堵河道。偶尔有少量觅食的飞鸟和农户散养的鸭群。

老盘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单一,河道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环境脆弱,再生修复能力弱。居民倾倒垃圾和排放污水严重污染沿河环境,河水水质较差。据陆良县环境监测站2017 年水质监测成果,老盘江现状水质为Ⅳ类。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多样性低,不利于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

3.4 河道景观现状及存在问题

现状滨水景观毫无特点,设计单一,千篇一律,沿途多为房屋建筑和散乱的树林、灌木丛,缺少美感,缺乏休憩、游赏等基础设施,河流两岸分布着较多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建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水利建筑物和丰富的田园景观资源等,但这些核心的地域文化、景观资源未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利用。

整体而言,滨水景观缺少美感、变化和对地域文化的展现,空间识别度低、舒适度较低、使用率较低、亲水性较差,无法满足“现代宜居园林城市”等城市定位的发展需求,景观也难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助力。

4 综合治理措施

4.1 防洪工程

老盘江河道防洪工程起点为古城闸,终点为老盘江末端与新盘江交汇处的鲁昌桥,全长约18.8km。工程的防洪标准为20 年一遇,设计水位为1836.05~1832.75m,堤防工程等级为4 级。工程主要包括老盘江两岸堤身填筑、堤顶路面修复、岸坡防护及绿化、堤脚防护、新建穿堤箱涵及部分穿堤涵管改造等。

老盘江综合整治以河道中心线为轴线,轴线走向与现状河道保持一致,两岸堤防堤顶尽量沿现有道路布置,保留河道的自然岸线,前200m河道较窄,两岸堤防中心线相距在30~60m之间,其余河道两岸堤顶中心线相距在60~135m之间。

根据设计水位线复核堤顶高程,老盘江两岸共9段堤顶高程不满足防洪要求(见图2),其中左岸3 段,里程分别为0 +000~3 +300、16 +150~16 +800、17 +670~18 +100,长度约4480m;右岸6 段,里程分别为0 +000~4 +900、4 +900~5 +150、7 +050~8 +500、11+900~12 +450、16 +150~16 +800、18 +300~18 +800,长度约8300m。该9 段堤顶高程不满足防洪要求,需进行加高培厚,堤身采用黏性土填筑,堤顶加高0.2~1.0m,为便于景观布置,堤顶绿化加道路,大部分堤段堤顶路面宽6m,仅局部堤段为避免拆迁、少占用耕地,堤顶路面宽3m。河道较宽的堤段,岸坡填筑采用1∶3的缓坡,坡面采用草皮护坡。对于河道较窄、岸坡较陡堤段,采用坡比约1∶2,此时岸坡采用混凝土框格梁+植草型连锁预制块护坡,坡脚均采用抛石,以防淘刷并固脚。为增加亲水性,新建堤防沿线约200m设置一下河台阶。其余堤段不需要加高,也不再另外修建堤防,利用现状道路作为堤顶路,对局部堤段岸坡进行修整以便布置景观节点。

图2 老盘江防洪工程总体布局

通过堤防修复、河道整治、岸坡防冲加固等措施,改变侵占河道、岸坡不稳以及河道脏乱差的现状,全面提高陆良坝区老盘江防洪能力。

4.2 污水收集处理工程

本次污水收集处理范围主要是老盘江河道两侧村庄,共283 户,人口约1132 人,包括村民住宅、旱厕等建筑物的农村生活污水。经计算,老盘江沿岸污水处理总规模为44.81m3/d。

排水体制采用不完全雨污分流制,即单独建立污水收集系统,雨水就近下渗地面或就近排入河道,污水处理采用就近处理的方式。

针对污水收集范围较为分散、日产污水量较小、排水规模不统一的特点,污水收集分A~Q共17 个分区(见图3),污水收集系统采用管道和沟渠相结合的方式铺设,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沿居民区布置的主干管,采用DN300 的HDPE管,第二部分为连接村内生活污水的接户管,采用PVC-U管。共需要铺设Ⅱ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DN300)11415m,混凝土盖板渠B×H(300mm×500mm)670m,DN200 PVC-U接户管5640m。

图3 污水收集处理分区示意

污水处理流程见图4。考虑到老盘江现状水质为Ⅲ~Ⅳ类,天然径流规模不大、稀释能力较小,拟建17座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站,255m2人工湿地。污水经过管网收集进入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收集的污水经格栅去除大颗粒物质后,自流进入调节池,然后经水泵提升,送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尾水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后,排入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水质达到一级A类水后,排入老盘江。

图4 污水处理流程

实施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工程,收集并处理老盘江全河段沿岸两侧堤防与河道之间的居民生活污水,避免污染河道,改善河道水环境。

4.3 生态绿廊工程

生态绿廊工程的建设不仅能有效提升河流的整体环境,还能有效地激活当地的人气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再现陆良“滇东明珠,高原粮仓”“鱼米之乡”的辉煌。

根据河流的现状特点、场地周边用地规划和城市定位的发展需求,生态绿廊工程以构建“陆良水乡,最美坝区”为总体理念,从生态环境、交通连接、游憩休闲3 个主要方面统筹建设。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设施布置,创造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康乐休闲的滨水景观格局。

生态绿廊工程主要划分为老盘江上游段生态恢复区和老盘江村庄段生态营造区。内容包括创造多样化生境、岸坡植被恢复和升级、滨水风情景观带打造等。共营造河心洲2 处,总面积5948m2;生态巨石429.6m3;生态木桩447 组;种植挺水植物17128m2;清理河道沉水植物l69200m2;投放浮游动物1530kg、底栖动物9180kg、鱼类15300kg。

针对性地补充外部连接路网,同时设立多个公共停车场,起到快速连接中心城区与近郊区的功能,从而更有效地激活生态绿廊。

沿老盘江打造绿色生态廊道,采取生态修复措施,营造多样化河流生境,恢复河岸植被,改善水体自净能力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打造滨水风情景观带,改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真正达到人水和谐、人水共荣。

4.4 景观文化工程

以构建“陆良水乡、最美坝区”为理念,融合陆良当地特色文化和历史文化,特别是独具特色的爨文化。在生态绿廊工程的基础上设置两个公园,把两个公园打造为集游憩娱乐、集散转换、文化休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重要景观节点。

景观文化工程建设的两个公园分别是盘江湿地和民俗文化公园。盘江湿地设计面积为59.66hm2,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和生态农田风光,以良好的荷塘湿地景观和滨河生态环境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人文景观,利用湿地景观的多种功能,开展生态休闲游为前提,重点开发建设北地块的湿地自然景观和南地块的休闲娱乐人文景观,并加强整个园区的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一个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观光服务中心,成为陆良县甚至是曲靖市标杆性的滨江湿地公园。

民俗文化公园总设计面积为10.60hm2,以特色民俗文化为引擎,打造“生态农业、优美小镇、农耕文化、民俗中心”四位一体的新型城乡滨水空间和农文旅的生态示范综合体,建造全新生产生活的新型城镇化下的多元化公园空间。

5 初步治理效果评价

截至2021 年4 月20 日,陆良县老盘江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的新坝闸至中三桥段(K16 +150~K16 +700)基本完成,初步治理后效果见图5。

图5 老盘江新坝闸至中三桥段治理后效果

该段通过河道清淤、抛石护脚、浆砌石护脚、堤坡培厚加固等工程措施,使河道岸线更加顺畅,过水能力明显提高,岸坡更加稳固,防洪能力显著改善。岸坡临水侧修筑了人行碧道、观景平台、休憩凉亭,垂丝海棠、樱花、桂花、千层金、马鞭草、风车草、葱兰等多种植被错落有致,各色花卉相互映衬,将岸坡装饰成一幅长长的画卷,已初具观赏功能。但该段污水处理工程仅施工到统一排污口阶段,暂时不具备污水净化功能。

6 结论及建议

受历史和人为因素影响,老盘江原状河道在防洪、污水处理、景观等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突出的有防洪功能弱、河道受污染问题显著、基本无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景观绿化缺乏观赏性等,河道沿线环境脏、乱、差。但是通过河道清淤、抛石护脚、浆砌石护脚、堤坡培厚加固等简易工程措施的实施,能有效提升河道防洪能力,辅以公园节点、园林景观和花卉绿植装饰等措施,基本实现了河道防洪功能和观赏功能双提升,达到了提升人居环境的目的,河道治理已初见成效。

河道治理任重道远,因此在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对老盘江的治理规划,应有“大空间”和“长时间”理念,在县域乃至曲靖市河流湖泊综合治理层面进行规划,为区域整体发展服务。设计单位应加强实地考察,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完善设计方案,使方案尽可能符合实际,确保方案落地可行。

b.河道临水侧的违法建筑较多,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好移民拆迁工作,保证工程施工顺利推进。

c.居民往河中抛投垃圾现象甚为普遍,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居民素质教育,督促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同时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利用,保护好河道治理成果,形成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陆良县堤顶防洪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潜堤传递波高系数研究
陆良县档案馆顺利完成12名援鄂医务工作者口述档案征集工作
文化治理现代化中乡土文化建设的途径研究——基于云南省陆良县的调研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水利名词:子埝
陆良县总工会:举办贫困劳动力现场招聘会
黄河堤防工程土质堤顶的维修养护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