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剧《烽火·冼星海》中王晓歌的形象塑造

2021-10-25 01:51安欣华
黄河之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冼星海舞台音乐

安欣华

引 言

音乐剧《烽火·冼星海》是由杜鸣作曲,陈晓琳编剧,谭颖导演,是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南方歌舞团有限公司精心制作的原创音乐剧。该剧的内容取材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生平事迹,以冼星海在抗日战争历史背景下的音乐之路为线索,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音乐创作、音乐实践和革命成长的故事,歌颂了冼星海的音乐为抗日战争做出的贡献,并展现以冼星海为代表的一代热血青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忧国忧民,为了民族的解放,反法西斯的胜利,奉献青春生命的爱国情怀。

笔者有幸参加了《烽火·冼星海》剧目的演出,并在剧中多次扮演王晓歌这个人物角色。在多次的演出中不断完善对王晓歌形象的塑造,将歌曲的演唱(独唱、重唱等)戏剧表演、舞台表演融为一体。在剧中的演唱与表演已不再是简单的演绎,而是全部要围绕王晓歌的角色展开,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关系也在剧中逐渐复杂起来,角色的形象需要把情感高度统一贯穿于整部剧中,从而和观众建立一种互动的情感连接。

一、“王晓歌”在剧本文学视角下的人物形象

剧本文学属于一种文学体裁,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演出的依据。在演出之前,演员如何准确的传递剧本信息,如何准确把握编剧和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如何使观众在观看角色表演的时候获得代入感,这些都离不开演员对剧本的理解与判断。该剧中对“王晓歌”的文学形象分析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剧本分析角度和角色分析角度。

(一)剧本分析角度

音乐剧《烽火·冼星海》根据冼星海的生平事迹创作而成。1935年,冼星海结束在巴黎的音乐学习,同时中国国内的战争形势也日益严峻,牵挂母亲、思念祖国的冼星海毅然决定回国。回国后的星海遭遇种种坎坷,处处碰壁,又逢母亲生病,无奈只能卖琴救母,从而在典当铺认识了钱韵玲与王晓歌,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为了家国的安宁、民族的解放,共同投身到抗敌战争中去,通过各自的方式,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后来王晓歌牺牲在抗日战场上,冼星海与钱韵玲等人辗转去到延安,继续着抗日救亡运动,冼星海更是在这一时期写出了《黄河大合唱》等优秀的抗日救亡音乐。

剧中的主要角色有:冼星海(男高音),热爱音乐,不畏艰难,怀有满腔的抗战热情,希望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对抗战的支持;钱韵玲(女高音),深爱着冼星海,愿意为所爱的人付出一切;王晓歌(女高音),钱韵玲的同学,同时深爱着冼星海,为了成全钱韵玲与冼星海的爱情,主动退出,投身革命事业,牺牲于太行山上;塞克(男中音),爱国诗人,风流倜傥,冼星海的好友;光未然(男中音),爱国诗人,沉着稳重,冼星海的好友。桂涛声(男高音),爱国进步人士,冼星海音乐创作中的好搭档。几位角色的性格差异明显,在表演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不同情境下角色的表演,不仅要把外在情景,如剧本中的场景、情节、事件等内容搞清楚,还要把内在情景,如剧中人物角色的心理和精神世界钻研透彻,包括角色的行为动机、情感欲望、思想意趣等心理状态。这种外在与内在的情景是相辅相成的,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演员要根据这两种情景调整好表演的尺度,从而更好地展现人物角色形象。该剧大到每一个历史场景、历史事件、社会环境,小到每一个人物间关系、角色性格、心理状态等剧本信息,都要认真吃透,梳理清楚。除此之外,还需要表演者结合自身的舞台经验、人生阅历等,对角色的定位、社会的背景、时代的环境进行想象和设定,准确找到符合人物角色的内心状态和行为特征,从而更恰当的塑造舞台角色。

(二)角色分析角度

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是需要对剧本的角色进行全方位的理解,从而做到对角色有全新的塑造和情感的展现,给观众带来具有活生生血肉情感的角色塑造和真情流露。这不仅需要舞台上的演员有较高艺术修养,还需要演员以最真挚和热烈的情感去理解剧中角色,以最纯粹的内心世界、亲身的情感体验,去参悟角色的性格和思想,达到戏外演员与戏内角色的统一。剧中“王晓歌”是一位性格活泼开朗,率真潇洒的富家女孩,同时她也是一位勇敢、果断、明大义的革命战士。在青春芳华之际,在民族危亡之时,生活无忧的她却果断抛开儿女私情,毅然投身革命事业;在硝烟烈火中,在枪林弹雨下,不畏生死,决然与敌人同归于尽。笔者在参演这一角色的过程中,对“王晓歌”的人物形象不断思考,反复琢磨:我就是一位在国破家亡面前,在民族危难之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下的中国女子,为了我的祖国,为了我的父老乡亲,我要做一位投身到革命中去的爱国将士,在国家危亡之时,可以放下一切,大义凛然的热血青年。我的角色在不同的场景下要适当的转换,有时是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有时是一位风趣幽默的鬼马精灵;有时又是一位坚强勇敢的革命战士,我要准确把握“王晓歌”的行为特征、语言特征、肢体特征等,在多次体验与思考之后,得出她就是一位为祖国、为家乡、为亲人、为爱人、为战友不惜牺牲生命,崇高、伟大、光荣、壮烈的人物形象。她的魅力来源于她内心的积极、率真、勇敢、刚强、明大义。在“王晓歌”角色的多次演出中,笔者反复思考、挖掘和完善角色的形象,把自己理解的更为深刻的“王晓歌”人物角色,最大限度的展现给观众,以期让观众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在当时那种历史背景下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征。

二、“王晓歌”在声乐演唱视角下的音乐形象

在音乐的舞台表演中,音乐形象的呈现取决于表演者对角色的再塑造,表演者通过想象、对比等手段,在声乐的演唱中,表现音乐的形象。在剧中,王晓歌有几处重要的唱段,分别表现了她不同情景下的音乐形象特点。

(一)唱段《想个办法》《趁火打劫》

这是两首短小的重唱唱段,带有宣叙调的风格。是王晓歌在首次出场时所演唱。首句“学校里老师常说冼星海,今日偶遇在自家的典当行”,音乐风格轻快明朗,短促有力,马上就把王晓歌活泼开朗,青春阳光的一面展现给了观众。后面唱句“快快想个办法,我要帮助他”,体现了王晓歌在同胞有难之时,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是一位具有热心肠的善良女子。后面的唱段《趁火打劫》中她以女扮男装的方式出现,在冼星海决心卖琴救母的时候,决定收下冼星海典当的小提琴,并对着冼星海的好友赛克唱到“我就是趁火打劫,劫他的财,我就是唯利是图,图他的利”,表现了王晓歌聪明、顽皮、幽默,对冼星海和赛克进行了一番“捉弄”。音乐上,此唱句旋律采取一问一答形式,并带有半说半唱的口语化风格,把王晓歌幽默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见谱例1)

接着她唱到“钱你拿去,快把母亲的病治好,琴是我的,有劳您帮我保管好,我有条件,你要,你要,你要教我把琴拉好”,此唱句重复三次“你要”,通过八分休止符的运用表现出乐句短小紧促,坚定有力,同时体现出王晓歌对帮助冼星海的决心。(见谱例2)

谱例2

(二)唱段《我的星,我的海》

这是王晓歌在牺牲前的独唱,带有咏叹调的风格,是王晓歌这一角色的落幕之歌。首句“云儿在脚下,风儿要带我回家”,音乐一开始就预示着王晓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旋律以一种娓娓道来的风格,引出来王晓歌心底的声音。随后唱到“那颗星星,不是就在眼前吗……那片大海,不就是在眼前吗……却总也无法靠近无法到达”表达了她在英勇就义前对冼星海深深的思念。接下来进入唱段的副歌部分“我的星,我多想轻轻把你叫醒…我的海,我多想把心的门打开”,副歌部分与开头乐段形成对比,旋律更加舒展、深情,为后面的高潮乐段做好了铺垫。(见谱例3)

谱例3

接下来是整首唱段的高潮部分“我要走了,我会化作那颗遥远的星,对着大海唱你的歌……我要走了,我会化作那片不枯的海,对着星空唱你的歌”此乐句为并列句式,旋律跌宕起伏,辉煌大气,显示出王晓歌在紧急时刻下坚强英勇的革命形象。(见谱例4)

谱例4

最后的乐句“一千年一万年,直到苍天老了,苍天老了,苍天老了,我也痴心不改”,此唱句是全曲最激动的部分,音乐气势磅礴,铿锵有力,重复三次“苍天老了”,以一种递进式的旋律进行,在最后一次的“老了”二字达到全曲的最高音小字二组的g,并在演唱时作了无限延长处理,把王晓歌的满腔热血,愤怒激情迸发而出,不惧生死的革命英雄音乐形象毅然立于舞台之上。(见谱例5)

三、“王晓歌”在舞台表演视角下的戏剧形象

音乐剧属于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在舞台上,除了要注意声乐演唱的技巧,音乐的表现力,还需要注重戏剧表演的部分。这也要求演员对剧本中人物的角色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在舞台的表演过程中,准确无误的把握角色的戏剧性特点,在舞台上的反复排演、打磨中,让戏剧角色传神到位,不仅有音乐性,更有戏剧性。

(一)“王晓歌”性格上的戏剧化特点

对剧中王晓歌性格的把握,是演好这一角色的前提。王晓歌的性格既有幽默、活泼、善良、热心的特点,也有果断、坚强、勇敢的特点。她虽然有些男孩子气,但是她也有内心柔软的一面,她对冼星海的感情隐忍而热烈。如他们初次相见时,冼星海因为刚刚回国,经济拮据,又逢母亲生病,所以决定在当铺卖掉小提琴,作为当铺少东家的王晓歌在知情后女扮男装,以幽默的口吻调侃了冼星海和赛克,最后不仅没有收他的琴,还热心资助了冼星海。而冼星海的孝心和投身抗日救亡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王晓歌,使她对冼星海产生了崇敬爱慕之心。

在后来她知道好友钱韵玲也爱慕冼星海的时候,内心是纠结的,后来她选择退出,释然而果断,勇敢地投身到太行山的抗日运动中去。在与敌人的斗争中,她不畏艰险,勇敢杀敌,在战斗危急的情况下,她不惧生死,挺身而出,与敌人同归于尽,显示出她坚强、勇敢的性格。

(二)“王晓歌”心理上的戏剧化特点

剧中的王晓歌角色特点鲜明,她的心理特征明显,显示出一位立体化的戏剧形象,主要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

首先,她“孤单洒脱”。剧中王晓歌深深地暗恋着冼星海,而她亲如姐妹的好友钱韵玲也深爱着冼星海,所以王晓歌选择退出,而把冼星海当作革命的战友看待。从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角度来讲,王晓歌的内心情感是孤独的。她即便有万般无奈,在民族大义面前,她学会释然,放下情感,投身到民族解放的革命战争中去,这是她豁达洒脱的一面。

其次,她“果断勇敢”。王晓歌在放下感情后,奔赴太行山,加入到抗日的革命队伍之中。作为一个花季年华的少女,她从不优柔寡断,在荒山野岭中,行军打仗,风餐露宿,从不拖后腿,她身上这种男孩子一样的性格,显示了她果断勇敢的一面。

还有,她“大义凛然”。王晓歌在一次与敌人的战斗对峙中,发现已无退路,她并没有表现出紧张担心,胆小懦弱的一面,而是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大义凛然的一面。这是她心中有大义,有无比高尚的信念追求的表现。

王晓歌的舞台形象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部分的她轻松、幽默、活泼、开朗;后面部分的她坚强、勇敢、果断、刚毅。使她这个角色充满戏剧性,也是对表演者的极大考验。

结 语

音乐剧《烽火·冼星海》演出已整整六年,每次参演,都能带来不同的收获,无论从剧本的角色角度,还是从演唱的音乐角度,或是从舞台的戏剧表演角度,笔者都能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抗日救亡运动的英雄人物,她的形象是生动的,是深刻的,是有血有肉的英魂,是爱国主义,是民族大义的最好体现。本文基于笔者的舞台表演体验,对“王晓歌”这一人物的塑造谈了自身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期待向前辈和同行学习与交流,从而在今后的舞台实践中能够更进步。■

猜你喜欢
冼星海舞台音乐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帮助与报答
帮助与报答
音乐
音乐
冼星海的傲骨
我们的舞台
秋夜的音乐
在太行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