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以体现科技感色彩为例

2021-10-25 02:50宋华华苑方磊刘牧
艺术品鉴 2021年29期
关键词:明度观者色彩

宋华华 苑方磊 刘牧

一、视觉传达设计与色彩的关系

(一)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是以文字、图形、色彩等为视觉媒介,通过人的视觉感知力来将信息传递给观者。视觉传达设计则是设计师融入自身情感,传递特定信息,将文字、图形、色彩等媒介进行整合和编排,从而提升作品的信息传达效果,提高观者的信息接收程度。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具有“交流性”。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现代商业艺术,是将生产者-产品-消费者沟通起来的桥梁。

(二)色彩的功能

色彩信息传递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在进入人眼球瞬间即可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印象。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色彩搭配足以左右设计本身的效果和表现力。[3]因此,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都是重要的视觉符号,它在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色彩可以传达信息,表达情感。通过对色彩的识别和联想,可以帮助观者更加深刻的分析出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并且,增强视觉冲击力,将作品的表现力发挥到最强。

色彩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主题,体现质感。固有色的选取,明度、纯度、饱和度以及与背景色的关系等,直接影响画面主题的准确表达。(2)美化效果。色彩的合理搭配可以使整个画面更加精致、饱满,提升作品的美观性。(3)传达情感。色彩的使用可以为设计营造特定氛围,可以将设计师的情感赋予到设计作品中,通过色彩心理以及感官刺激使观者受到情绪感染、产生共鸣,从而领会到设计师所要表达的内容。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的确定方式

色彩是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符号之一。色彩的情感表达需要依附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又需要色彩来增强表现力。

色彩的确定方式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设计元素确定色彩。设计元素是设计的基础符号,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设计元素,设计元素是为设计手段准备的基本单位。主体色可以根据设计元素的材质、属性来确定,围绕主体色来进行其他色彩和元素的填充。例如,以红色为主体色来表现春节,主体色确定后,考虑图形、文字等元素的补充,渲染整个画面要表现的氛围,将红色的色彩感觉和热闹的春节气氛烘托出来。二是注重视觉冲击,大胆地使用颜色,丰富画面的色彩层次,刺激观者的视觉感官,通过颜色来增强画面吸引力。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的使用原则

(一)正确传达对象属性

是否能够正确传达对象属性,是鉴别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使用是否合理的因素之一。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会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影响。物体在人们的认知中已经有了固定色彩,因此,人会对物体的色彩进行主观判定。因此,色彩的使用必须遵循物体本身的属性,才能体现设计的真实性,唤起观察者的共鸣,实现设计师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例如,矿泉水的广告设计,通常选用明度较高,纯度较低的蓝色为主色调,突出产品本身的属性,给人带来清爽的视觉感受。

(二)明确受众群体

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群体的人对于色彩的偏好、感知程度、心理认知以及色彩的联想是不一样。因此,色彩的使用必须将受众群体的因素考虑在内。人对色彩的感知取决于人类视力和心理的发展。有研究证明,“新生儿的视力很低,10 岁时视觉调节能力达到最大值,其后逐渐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因此,通常纯度、明度较高的色彩对小于10 岁的儿童吸引力较强,而对于视觉已经发育完全,且理性、冷静的成年人来说,他们更偏向明度、纯度较低的色彩。

(三)正确的色彩关系

视觉作品的整体色彩是由主体、局部、背景等部分组合进行呈现的,观者的视觉感受取决于作品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正确的色彩关系能够通过各个部分颜色的相互协调、统一,使画面更加醒目,主体更加突出,提高设计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准确传达设计师所要表达的情感,使观者在感官及情绪上产生变化,进行联想。

(四)体现色彩的心理效应

一定程度来讲,进行色彩设计时应结合色彩心理效应,比如,红色给人热情奔放的感觉,蓝色给人冷静和智慧的感觉,白色给人单纯和干净的感觉。根据人们的惯有心理,可以为色彩赋予意义,方便设计师进行信息的传达。而与现实所违背的色彩使用,会增加观者的反应时间,不利于观者对设计作品的理解。色彩心理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除了色彩心理,更要考虑设计元素的融合,做出有趣的设计。

三、以科技色为例的色彩使用分析

(一)科技主题的形象色

具体色彩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并不是全世界共通的,会因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而异。但是,人类遗传基因中总是存在一些共通的物质,色彩给人的感觉也不例外。提到科技色,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是蓝色,很多科技公司在企业形象宣传中将蓝色作为主体色。蓝色波长较短,给人一种冷静、深邃、神秘的心理效应。在互联网兴起时,蓝色被大量使用,这让蓝色与科技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新媒体时代下,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更加多元化,并非只用蓝色来表达科技感。科技感的体现,还需要将色彩与设计元素准确结合。

色彩多种多样,缤纷绚丽,适用于各行各业。在航天科技领域中,白色为常用颜色。空间硬件的着色基于功能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在生物科技中,绿色为常用颜色。生物科技即“生物科学技术”,指的是利用“生物体”(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来生产有用的物质或改进制成,改良生物的特性,以降低成本及创新物种的科学技术。[4]所以,无论是与自然界的联系性还是体现自然环保理念,绿色在生物科技中都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如图1、图2)。

图1 生物科技设计图

图2 生物科技设计图

黄色,体现创新与活力感。黄色给人以年轻感,容易联想到创新与冒险,温暖又有活力。这也正是科技应用所具有的特点,灵动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基石。因此,黄色作为科技色彩,被广泛使用在空间科技的视觉传达设计中(如图3、图4)。

图3 黄色科技感设计图

图4 黄色科技感设计图

(二)科技主题色彩的使用方案

以科技为主题的色彩使用方案的确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一是要确立主题形象色;二是要根据主体的属性、材质及周围环境来确定辅助色,尽可能地扩展色彩范围,形成一套色彩系统,丰富画面烘托主体。

首先要考虑表现的主题,即哪一类科技领域以及需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其次是确定设计元素的属性及材质,考虑不同材质的元素,除了表现固有色外,对物体透光和反光程度的描绘是表现材质的重要方法。例如,金属,本身硬度高,属于强反光材质,亮度曝光集中,易受环境影响,在不同环境中能够反映不同的环境色,色彩差别明显。抓住设计元素的属性,从而可以准确表现出设计的真实性,引起观者共鸣。基本色确定后,就要尽可能多的扩充色相范围,体现丰满的效果,互补色和对比色是经常使用的配色方案。在同一色系中加入互补色和对比色会使画面对比明显,看起来更有温度,增强表现力。但在画面中色相增加的同时,也要注意色彩其他两个元素,即明度和纯度的调整,避免由于画面中色彩不统一,而造成画面过乱。科技色的使用除了考虑色彩理论之外,还需要结合观者的视觉刺激与反应情形。以传递信息的目的进行颜色的搭配,让观者更多的获取设计师所要表达的信息。纵观设计形态的变化,始终与人的消费诉求、文化意识以及社会的动向和发展潮流息息相关。[5]所以,设计色彩也要参考现代审美并进行调整,从而设计出更打动观者、更具有魅力的作品。

色彩的应用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在信息的传达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应避免单一、千篇一律的设计。色彩的选取与使用应该从物体属性、周围环境、色彩心理、现代审美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虑,使色彩的使用更加丰富多彩,增强感官的刺激,提升设计作品的多样性,从而设计出更能打动观者的设计作品。

猜你喜欢
明度观者色彩
端午节观龙舟赛
新中式风格室内空间纺织品的色彩分析
颜色三属性及其在图像调节中的应用
神奇的色彩(上)
如何让学生在设计中有效认识和使用色相环
浅谈中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与表现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