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金融实践教学策略探讨

2021-10-25 01:20何映泽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高校教学策略

摘要:近年来,我国微小型企业逐渐增多,对地方金融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金融实践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地方金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探讨提升高校金融实践教学的有效策略,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基础。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高校;金融实践;教学策略

前言:高校金融实践教学更强调实践能力,更能够与企业结合,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但在实践操作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需要进行深度的思考与分析,才能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提升高校实践教学质量,为企业服务,具有现实意义。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视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國金融领域逐渐与国际接轨,所有金融机构摆脱孤岛局面,与国际金融的联络越加紧密,因此,对学生国际化视野的要求也越加清晰。

知识能力。金融领域的知识十分复杂,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拥有多方面领域知识的储备,包括社会心理学、证券、银行、保险、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将各领域知识融会贯通,成为综合性人才[1]。

二、高校金融实践教学策略分析

(一)基于企业确定教学方向

金融实践教学目前来看还相对少见,在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时,要增设过渡性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对接确定教学方向。过渡性实践环节要结合理论教学,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学所有用,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思考,活学活用,不断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

在高校金融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被分为多个阶段,在每阶段的教育理论完成后,教师采用设立项目的方法,为学生创建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思考。但教师应当根据阶段内所学的理论内容增设一个实践项目,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深入思考所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在项目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试错的方式,检验理论方法是否可行,是否有需要灵活调整的地方。

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初入金融市场,具备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简单了解金融领域的相关内容,是培育金融应用型人才的第一步。

(二)校企合作提升教学评估能力

实践教学的阵地就是企业,针对高校实践教学历年来的经验可以发现,必须与企业建立联系,与企业加强合作,利用企业优势来弥补自身缺少实践基地的不足。利用企业中常见的金融问题、前沿的金融知识,为高校金融实践教学提供新鲜案例,提升教学质量,让教学内容更加灵活,更符合社会所需。

在建立校企合作过程中,必须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院校应当认识到学生在实践中独当一面,需要教师对其实践过程进行指导与监督。因此,当学生进入企业后,教师可采取挂职等方式进入企业,带领学生在实践项目中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一方面,避免学生失误对企业造成影响,帮助企业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管理,另一方面,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学生们出现的问题,及时基于指正及对应的指导帮助,做到了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同时,要做好实践教学评估工作,确保评估的科学性。为此,要提升企业在教学评估方面的能力,通过校企深入沟通与交流,让企业意识到教学评估的重要作用,重视教学评估工作,逐渐提升评估的科学性与客观性,构建更为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保障评估质量。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企业本身的观念与评估能力增长需要时间,因此,在该期间内,要保障实践教学评估顺利完成,做好试验工作,在问题中成长,在矛盾中进步。对此,高校可主动负责实践教学评估指标的设计,借助自身专业的理论,保证评估体系的合理性,解决当前存在的短期问题。在教学中,利用翻转课堂、微课等方式解决学生欠缺的金融问题、语言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同时,金融机构引入考核体系,针对实习期间学生们所接手的项目,设立项目业绩、实习时长、出勤率等考核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保证评估的合理性,为后续评估工作奠定基础,提供案例[2]。

(三)山东省科研金融学院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齐鲁工业大学金融学院多年来为山东省金融机构输送了近五万名优秀的经济金融人才。很多毕业生都已走上金融领导岗位,成为业务骨干。在应用型人才背景下,该大学的实践教学模式更具参考性。

实践与理论课程相融合。将实践课程融入到理论课程中,由集中实验来完成,将实践环节控制在39%左右。同时,实验课中包含课内与集中实验两种方式,课内实验以理论为基础,在课程中进行。集中实训则由综合性和多门学科综合起来进行实验。

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共享教学资源及相关软件,搭建起教学平台。同时,在平台上开展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银行、证券等各类大赛。

促进产学研结合。教师根据自身专业特长,与金融机构合作申报科研课题,以及校企合作项目。在该项目中,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或合理安排教学任务。这种方式,大大提升学生处理金融业务的能力,缓解高校资金不足的问题,且丰富教学资源。

提升教学质量监控。要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规章制度,设立奖励办法、毕业办法、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录等相关内容,以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

结论:综上所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符合当前社会需求及学生的发展情况,在金融领域,应用型人才更符合当前发展趋势。在实践教学中,要基于企业需求确定教学方向,通过校企合作来评估教学能力,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相融合,同时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凯明,宋海霞.艺术实践教学对高校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的启示——以阳光学院服务乡村振兴艺术实践教学为例[J].福建茶叶,2019,41(07):93-94.

[2]向媛秀,向秋华.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19(07):123-125+168.

作者简介:何映泽,男,汉族,1973年9月生,湖南道县人,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会计学专业,教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学、金融学。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高校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