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再度通话

2021-10-26 04:41
新传奇 2021年38期
关键词:通话中美关系两国

中美关系能不能处理好?能不能回到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习近平强调这攸关世界前途命运,拜登也认同美中如何互动相处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世界未来。一言以蔽之,“世纪之问”期待“世纪之解”,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进入动荡变革期的世界,对中美两国的共同期待。

9月1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广泛的战略性沟通和交流。习近平说,中美应该“展现大格局、肩负大担当”。拜登称,两国“没有理由由于竞争而陷入冲突”。双方都同意继续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这是自2月11日中国农历除夕通话以来,中美元首时隔7个月的第二次通话,引起全球媒体迅速和热烈的关注。

这次举世瞩目的通话,传递了怎样的信号?

“中美应该展现大格局”

在9月10日的通话中,习近平引用中国古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回顾了1971年双边关系“破冰”的历史,并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清楚、明确表态。

习近平指出,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采取的对华政策致使中美关系遭遇严重困难,这不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中美合作,两国和世界都会受益;中美对抗,两国和世界都会遭殃。中美关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题。当前,国际社会面临许多共同难题,中美应该展现大格局、肩负大担当,坚持向前看、往前走,拿出战略胆识和政治魄力,推动中美关系尽快回到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拜登表示,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世界的未来。两国没有理由由于竞争而陷入冲突。美方从来无意改变一个中国政策。美方愿同中方开展更多坦诚交流和建设性对话,确定双方可以开展合作的重点和优先领域,避免误解误判和意外冲突,推動美中关系重回正轨。

关于中美合作,习近平在通话中明确指出,在尊重彼此核心关切、妥善管控分歧的基础上,两国有关部门可以继续接触对话,推进在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经济复苏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同时挖掘更多合作潜力,为两国关系增添更多积极因素。

可以说,中美应当开展合作、可以开展合作的领域是很多的,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这一切都要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习近平讲的“尊重彼此核心关切、妥善管控分歧”。

在这次元首通话中,双方一致认为,中美元首就中美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深入沟通对引领中美关系正确发展非常重要,同意继续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将责成双方工作层加紧工作、广泛对话,为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创造条件。

相隔7个月,两次通话有何不同

今年2月11日上午,习近平同拜登通电话,进行了美国新政府成立后两国元首的首次直接互动。7个月的时间里,中美之间经历了多次正面或侧面的交锋与博弈。这两次通话有何不同?

首先来看看时间点,双方的第一次通话,在拜登正式成为美国总统的大概两周后。可以说当时拜登团队的对华政策仍然处于相对模糊的阶段,而如今拜登政府已经初步完成了对华政策评估。这次的通话,拜登政府显然对于中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如何与中国打交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针对两次通话,白宫发布的两则消息稿也有诸多不同。

在白宫2月的消息稿中,美方明确提及了拜登在涉港、涉疆、台湾问题上“表达了关切”,并且指责中方存在所谓“胁迫行为”。但此次美方并没有强调相关内容,反而强调更大的战略方向,强调管控分歧,避免竞争演变为冲突。此外,此次通话中,白宫也没有提盟友或是盟友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的几次中美接触,中方都是应约出席。此次中美元首通话也不例外。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分析,这明显体现出拜登政府急需与中国进行沟通的实质。“现在对于拜登政府来说,内忧外患是他所面临的局面。”

那么,这意味着美方的态度在“转软”吗?

针对习近平和拜登此次通话中提出的中美需要管控分歧,苏晓晖指出,美方所提的“管控分歧”与中方对于管控分歧的理解“存在明显偏差”。

“从美国的角度来说,所谓的管控分歧是希望在两个大国不陷入全面战争的基础之上。” 苏晓晖分析称,从中国的角度来说,管控分歧意味着两个国家必须相互尊重,必须以一种平视的姿态来看待彼此,是为了实现关系的稳定,而非“一方能够通过自己的手段为所欲为地对另外一方打压”。

对于如何解读美方所释放的这些信息,苏晓晖也指出,我们仍然需要“听其言、观其行”。

微妙的通话时机

美联社当地时间9月9日晚发文称,这次拜登是“主动”与习近平通话。苏晓晖表示,中国领导人“应约”和美国通话的事实,显示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压力的增大,美国政府同中国沟通的意愿日益明显。美国对中国的重视正在上升,但其诚意和对华政策究竟能否做到务实、理性,需要打一个问号。

《纽约时报》称,这个电话是在一个特别微妙的时间进行的,有关台湾和南海问题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拜登试图在他所说的“专制与民主”的战斗中团结西方国家;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不到两周。两位领导人的通话说明了“白宫与北京竞争并建立决策预期的紧迫性”。美国官员表示,拜登确实试图推动中国同意一套“政策制定的框架”。

据法新社报道,一名拜登政府高官在通话后表示:“我们欢迎激烈的竞争,但我们不希望这种竞争演变成冲突。”他说,这次通话的目的是设置“护栏”,以便能够“负责任地管理两国关系”。这些“护栏”包括确保美国的行动不被中国“误解”。他还说,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分歧很多,甚至还在增加,但两国也发现,必须在一些问题上合作,或者至少是协调,包括朝鲜核问题和气候变化危机。上述美国官员称,这次通话并非是寻求达成突破性协议,而是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结束之前双边关系摇摆不定的周期”。他还说,两位领导人讨论了过去的共同经历,语气是“尊重”和“坦诚”的,没有“说教”。

猜你喜欢
通话中美关系两国
大头邀请你加入多人通话……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教您玩转3G智能手机视频通话
“两国”演义
3G视频通话技术获飞跃
哈,我不生气!
“冷战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