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发布三项国际标准 中国迈上腐蚀控制领域全局性引领地位

2021-10-28 06:34孟凡君
全面腐蚀控制 2021年7期
关键词:主体工程防腐蚀工业生产

国,中国只是刚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目前,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制定了分三步走的“三十年规划”,分别与“十四五”“2035年远景目标”“2049年第二个百年目标”等国家战略目标相呼应。“应该将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核心标准、主导标准列为强制性标准,并实施相关立法,以推动安全生产和绿色生产。”任振铎表示。

防腐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腐蚀是人类社会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极易引发安全、环境污染等重大事故。可以说,腐蚀在地球上时刻都在发生,凡是使用材料的地方,都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腐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当年GDP的3%~5%,约为7000~10000亿美元,通过有效的防腐蚀技术和措施,每年至少可以减少三分之一的腐蚀损失。由于腐蚀存在的普遍性、隐蔽性、依附性和其破环的渐进性、突发性潜伏于主体工程上的各个方面,实施作业控制分散存在主体工程的各个不同阶段,并且由不同的人分别进行相应相关的作业、实施、执行,即便是一个点、一个针眼的腐蚀没有按照标准得到应有控制或任何一个控制因素缺控、失控或控制不当,就有可能形成事故隐患,给主体工程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随着腐蚀问题的越来越突出,防腐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防腐蚀已经逐渐摆脱过去作为功能性、附属性的地位,而发展成为完整、独立、系统的应用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自成一体的理论基础,但在实际应用中有越来越多的内容需要统一和规范。国际上,工业发达国家对腐蚀危害认识较早,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达到阻止和控制腐蚀的目的。在我国,虽然在工业发展中已经注意到腐蚀危害的严重性,但由于防腐蚀在工业生产中处于辅助性、附属性、服务性地位,其效益滞后、间接、隐性,因此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是缺少政策法规支持,标准化基础工作相对薄弱,防腐蚀效益得不到最大发挥。

防腐蚀标准体系缺乏通用性

防腐蚀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支撑技术,随着工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腐蚀源呈现多样化、腐蚀程度深入化、腐蚀效应多元化等问题,这就要求防腐蚀在充分发挥阻止和控制腐蚀功能的基础上延长防腐蚀寿命,提高防腐蚀效率,达到最佳防腐蚀效果,从而实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环境和安全的目标。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如何以标准作为抓手,充分发挥在行业转型升级上的支撑、引领作用,将是防腐蚀标准化面临的新问题。

为解决腐蚀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各种危害,包括装置设施损坏、人身伤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重大安全、环保、资源事故的发生,世界各国各行各业都从不同角度,针对不同腐蚀源进行了专题攻关,开发出了具有相对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单项、一物降一物的、以防为主的科研成果以及相应的专业技术标准。

防腐蚀本身是一门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并不是单个行业、单一专业的问题,需要多行业、多专业、多学科的共同合作。事实上,由于防腐蚀涉及行业多,过去相关标准主要由与防腐蚀产品直接相关行业或腐蚀问题突出的行业或相关单位,根据自身生产和安全的需要,制定相关标准,防腐蚀往往只是作为性能要求之一在标准中体现,并没有将防腐蚀作为独立的标准化对象进行研究,因此没有建立起统一、完整的防腐蚀标准体系,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从行业需求的角度出发,缺乏通用性。

需要国家法规、政策、财政、机构各方面的支持

为了有效控制腐蚀,减少腐蚀损失,防范化解腐蚀风险,防控腐蚀污染,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

猜你喜欢
主体工程防腐蚀工业生产
防腐蚀菌与油田常用化学剂的配伍性评价及协同作用
民用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做法的实际应用研究
户外防腐蚀型防爆三相异步电机设计
2019杭州国际防腐蚀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举办
营房主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