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2021-10-28 11:07何为王瑾舒小铃
四川党的建设 2021年20期
关键词:办实事群众

何为?王瑾 舒小铃

从过去老旧的“稀烂街”蝶变为如今幸福的“西南街”,成都市金牛区抚琴西南街片区在实施连片推进老旧院落改造、更新释放片区公共空间等系列工程后,成为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幸福的美好生活街区。

从大朋友小朋友在三间小教室里挤成一团,到孩子们在崭新的三层教学楼里上课,改扩建后的凉山州美姑县勒觉村小学让当地孩子们能够接受更好更完善的教育,为他们描绘出多彩未来。

……

没有一种服务,比为群众办实事来得更实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四川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学习党史与推动工作、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障基层民生需求、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5个重点方面,四川省制定34项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让广大群众在民生项目的落实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心“最困难的群众”

建立爱心食堂,开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项项暖心举措,让老人们的生活变得方便从容。

“大爷大妈吃饭啦!慢慢吃,不够再添哟!”上午11时许,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园坝村爱心食堂准时开餐,食堂工作人员将盛好的饭菜端到老人跟前嘱咐道。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园坝村在走访时发现部分困难群众因为种种原因存在就餐难的问题。该村党支部通过借鉴城市社区食堂的经验,建立乡村“爱心食堂”,有效解决了特困人员、留守老人、重度残疾人等人员的吃饭难题。

为将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今年4月四川省印发《全省“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就四川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把最困难的群众记心间,真心实意解民忧。省民政厅夯实基本民生保障,实施“解忧暖心传党恩”“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证申请跨省通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等行动,最大化用足用活政策、最大化争取各方支持、最大化让特殊群体受益。完成低保、特困等7类系统整合,打造“天府救助通”智慧救助平台,全面实现“一卡直发”。

真正让有实际需要的困难群众住有所居。省住建厅指导全省各地住房保障部门积极开展公租房集中治理专项行动,确保住房保障资源公平善用,让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我怎么也没想到,减免后租金会这么低。”巴中市民李纯全家是一级残疾家庭,不仅分到了公租房,还享受到了政策优惠。“政府给我减免了80%的租金,原本一年租金应交2700元,现在只需交500多元,在解决住房困难问题的同时,全家的生活成本也大大降低了。”李纯全感激地说。

解决“最突出的问题”

“以前这里是一条臭水沟,现在变成咱们的后花园了。”沱江支流谢家河曾是一条黑臭河,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点名”,如今谢家河公园已成为深受内江市老百姓喜爱的休闲地。

臭水沟变身“后花园”,这是四川推动中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及信访问题整改的一个案例。

今年以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把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制定了《“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 增强群众获得感”工作方案》,计划用近一年时间,分3个阶段切实解决群众环境诉求。

为保证专项工作取得实效,方案提出“5个明确”,即明确问题梳理的范围和信息内容、明确要求领导带头包案、明确实施分类分级化解、明确实行销号管理和明确案件督办要求。

“感谢环保部门真心为群众办实事,现在困扰我们的难题都解决了”“完全没想到,过去又臭又乱的地方现在竟然成了网红打卡地”……随着一批影响群众生活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各地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不断提升。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哪些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哪些问题。各地各单位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等,拿出实招硬招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完善了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一个意见、一组标准、一本手册、一批示范、一套系统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建立起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标准体系,有效推动了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相关部门深入推进“金融顾问”服务,组织省级“金融顾问”与重点项目、文旅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开展系列融资对接活动,常态化提供精准融资服务。目前,四川省已组建3000余人的“金融顾问”团队,累计举办特色活动超1100场,服务企业1.7万余家,帮助协调解决融资1.7万亿元。

遂宁市对全市“保健品”“保健器材”虚假宣传、非法会销等欺诈消费者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保健”市场乱象得到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为明显减少。

达州市开江县强力推进“小县优城”宜居工程,整治垃圾夜间乱倒、绿化乱植乱栽、街道维修不及时、围挡围墙乱设等问题,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忧居”变“优居”,堵点通了,难点破了,群众笑了。

维护“最现实的利益”

“我们这些老年人,不要说看病了,没有健康码我连医院大门都进不去。”智能化就医方式带来便捷的同时,却让老年群体遇到不小的难题。

智能时代不冰冷,温情助老暖人心。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省卫健系统把开展“便利老年人日常就医”行动作为重要抓手,逐步缩小老年人在看病就医中的“数字鸿沟”。根据《四川省便利老年人就医实施方案》,到2021年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实现适老化就医改造,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及时的医疗服务;到2023年,全面建立符合老年人就医特点的现代服务体系。

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民生问题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连,关系群众的现实利益。以办实事的力度提升民生温度,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举措,确保通过民生实事的办理,维护群众最现实的利益。

留守不孤单,“童伴之家”伴成长。“我知道,让梨的叫孔融!”9月11日,在南充市仪陇县长胜村“童伴之家”,由中建二局四川分公司联合仪陇县纪委、共青团仪陇县委、立山镇人民政府共同开展的“童心向党,伴你成长”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暨“家风驿站”入驻“童伴之家”启动仪式顺利举行,45名留守儿童在这里和志愿者们共同开启了家风教育第一课,听完家风小故事的孩子们竞相抢答老师的提问。截至9月,我省提档升级1300余个留守儿童关爱“童伴之家”,累计开展“童心向党·护梦飞翔”等主题活动1000余场次,惠及留守儿童2.3万人次。

情系退役军人,不忘鱼水情。德阳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开展共建共享“服务超市”试点工作,为退役军人及小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就业指导、金融优惠、医疗健康等服务;阿坝州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走访慰问关心、政策落实保障、先进典型培树,全心全意为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服务。

为民办实事,脚步急又稳。据统计,截至9月,省委省政府“我为群众办实事”34项重点民生项目共启动实施232个办实事具体事项,其中,已完成107个,预计在今年内完成125个。

(责编/蒋筱青)

猜你喜欢
办实事群众
为职工办实事从“心”开始
党建业务相结合 为民服务办实事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我为群众办实事”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