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三农”网络热点舆情监测分析

2021-10-29 05:38李婷婷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舆情监测处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21期
关键词:夏粮农村部三农

李婷婷(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舆情监测处)

【总体情况】

6月新闻舆情总量10.5万余条,较5月减少7.2%;微博总量35.7万余条,较5月减少10.6%。本月,全国上下通过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迎接党的百年华诞,农业农村领域广大干部群众掀起的欢庆热潮引发热烈反响。“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振奋舆论,夏粮丰收献礼百年党庆的重大意义备受肯定。6月,农资价格较快上涨、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支农惠农保民生相关政策密集发布,被舆论称为“及时雨”“定心丸”。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来临之际,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启动的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广受关注。农业农村信息化相关话题亮点纷呈,农产品品质化消费成“618”新趋势,数字化营销助力广东荔枝线上“丰”售,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取得的切实成效引发积极传播。此外,“河北邢台农民割麦花钱喷水降尘”事件、“河北高邑种植红薯造成小麦绝收”事件也引发讨论。

微博方面,各地乡村喜迎建党百年的相关活动受到集中关注,红色乡村视频探访行动大量出现,激发网民高度关注热情,“薇娅探访小岗村”引发了3.1亿次的微话题阅读量;东北黑土遭盗挖牟利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议题。微信方面,惠农富农政策是传播重点,其中粮食生产、农房和村庄建设等方面的保障规划是关注热点。

【舆情走势】

6月“三农”微博舆情走势图

【热点排行】

6月热点新闻Top10

6月热点微博Top10

6月热点微信Top10

【本月聚焦】

>>>同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凝聚三农奋进力量 <<<

6月,随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临近,全国各地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农业农村领域广大干部群众也掀起欢庆热潮,从中感悟百年风采、铭记奋斗历程,凝聚奋进力量,营造出同庆百年华诞、共铸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引发舆论热烈反响。6月初开始,农业农村部接连开展了宣讲报告会、座谈交流会、文艺演出、主题展览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媒体跟进报道。其中,农业农村部举办的“永远跟党走”歌咏大会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受到积极关注,4.7万人次通过微博直播在线观看,舆论称赞“山歌民歌英雄歌,曲曲动人;齐唱合唱大联唱,声声振奋”。各地乡村也通过稻田画、农民书画展、自编自演节目等方式表达祝福,“海口村民快闪深情献唱庆祝建党百年”“新疆万亩薰衣草田铺2000平米党旗”等消息大量出现,“我把丰收献给党”“唱支山歌给党听”“田间地头党旗飘”等新浪微话题的阅读量共计超过2亿次。舆论表示,我们热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激活全体国人的集体记忆,吹响振兴乡村的启程号角,这是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

建党百年以来,农业农村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备受瞩目。《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媒体通过专题报道、系列报道,梳理回顾了党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展农业合作化、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媒体指出,百年党史既是中国革命的奋斗史,也是党的农业农村政策实践史,饱含着浓厚的三农情怀。同时,新华社、央广网等媒体纷纷推出“红色印记乡村行”“走进红色美丽村庄”“大别山上红旗飘”等专题报道,通过“党史+短视频”“党史+动漫”“党史+口述”等方式,全面宣传各地乡村的红色基因、红色资源,重点介绍各地“红色引领”助推“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此外,“七一勋章”获得者中的三农面孔,中宣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农业农村领域和脱贫攻坚领域的党员代表,扎根农业农村一线的广大党员等,也赢得大量的致敬和祝福。舆论表示,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力量,“三农人永远跟党走”!

【热点分析】

>>>全国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粮食生产支持政策获赞惠农“及时雨”<<<

6月,全国三夏生产成为持续关注热点。23日,唐仁健部长在河北三河调研时对夏粮收获情况的通报受到聚焦。央视【新闻联播】就此播发时长1分55秒消息,《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也在第一时间进行宣传报道,“夏收小麦面积增加300多万亩”“预计平均亩产提高3公斤”“机收损耗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等数据信息被高调发布,“面积增、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等夏收亮点成为传播核心。同时,各地夏粮生产中的“订单式小麦种植”“专用小麦基地建设”“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农机‘一条龙’服务”等典型模式引发集中推介,夏粮收购过程中的“购销两旺”“质优价高”等良好态势也被汇总报道。媒体总结了“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保障水平高”“防病治虫动手早”“机收减损效果好”等积极因素,认为今年的夏粮丰收是在高起点、高标准上的新迈进,是在高产量、高质量上的再提升,殊为难得、意义重大,是向党的百年华诞献上的一份金灿灿的厚礼。此外,夏种夏管工作也被关注。农业农村部部署强调“分区域分作物抓夏种促夏管”,央视【朝闻天下】对此报道后引发积极二次传播。舆论表示,夏粮丰收只是走完了全年粮食生产的上半程,占全年粮食产量四分之三的秋粮生产才是大头,各地各部门务必再接再厉,做好夏种夏管,稳妥走好粮食生产下半程。

6月,农资价格较快上涨情况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200亿元,同时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多个通知,全面部署粮食生产一揽子政策、推动三大主粮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加强化肥供应保障“三夏”生产。上述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引发积极反响,新浪微博设置了“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200亿元”等微话题,阅读量共计6200万次。有媒体指出,在夏粮收获的关键期,这样的政策“及时雨”浇灌到了种粮农民的“心田”上,给今年夏粮丰收又增收加了一道“安全锁”。有媒体认为,中央财政对种粮农民如此“豪气”,与频频释放的重农抓粮信号一脉相承,农资价格上涨也体现了中国需要继续强化完善农资供需环节保障体系、完善农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等长效性机制的迫切性。网民也在跟帖评论中点赞“好政策”,呼吁快速、足额发放补贴,让种粮者见实效得实惠。

>>>猪肉价格下跌引发高热话题 政策发力保供稳价提振信心 <<<

6月,猪肉价格继续呈现下跌态势,“猪价再创新低”“猪价惨遭腰斩”“肉价连降20周”等描述频现互联网,相关新浪微话题的阅读量共计超过5.5亿次。价格下跌给生猪养殖造成的影响成为热点议题。中央电视台、《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接连聚焦养殖户,“养一头猪从赚3000元到亏千元”“生猪养殖盈利遇成本抬升、价格下跌双向挤压”等情况广受关注。有舆论认为,除了生猪产能恢复外,年初从业者盲目乐观,误判猪价仍将处于高位而进行的养大猪等产能规划,也是当下猪价下跌的助推因素之一。有舆论建议,养殖场户多看国家官方数据,不听信谣言,不赌后市,正常有序安排生产,通过以质换量平稳渡过低谷期。同时,价格下降给猪肉消费带来的变化也被集中呈现,“肉价很亲民”“吃肉自由”等频现新闻标题,“四川资阳市民反季灌装香肠”的相关消息引发了2亿次的微话题阅读量和735万次的视频播放量。舆论认为,兼顾养殖户和消费者双方利益,应该在正常的周期性波动下,保持肉价稳定,避免暴涨暴跌。

面对猪肉价格持续下跌态势,有关部门合力保供稳价的一系列举措引发跟进报道。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完善猪肉储备调节机制预案,并对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发布预警提示,生猪产品信息平台也在农业农村部官网上线。对此,《经济参考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大量发文解读,称政策发力熨平“猪周期”,体现了政府防范猪肉价格大起大落、力保民生的决心,监管部门逐步提升的应对水平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6月末,生猪价格出现反弹。有舆论认为,多部门连出“组合拳”为猪价“托底”,箭在弦上的收储政策带来利好情绪,不少地区的养殖户已经开始主动减产,猪肉价格回跌至低位也拉动了居民消费增加,多方因素共同促成短期价格上涨,猪价下跌势头得到一定遏制。

此外,生猪养殖企业也积极调整应对,加快淘汰低产母猪、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完善人才管理和资金储备、生猪期货套期保值等降本增效举措被媒体汇总报道。舆论表示,规模养殖户以及龙头企业在此轮生猪产能恢复中发挥了领军作用,在国内生猪产能已成功恢复的情况下,猪价下跌在客观上也倒逼产业加快升级,未来须加大对种猪“卡脖子”等突出问题的创新攻关力度,推动生猪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

>>>手机“新农具”服务农民美好生活 品质化消费成“618”新趋势 <<<

6月21-27日,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活动,开展农民手机培训联盟企业培训专场17场。通过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平台观看启动活动及培训专场的人数达620.84万,中国移动专场直播《5G赋能新农具 信息普惠新农民》观看人次达508.04万。快手话题“新农具服务农民美好生活”播放量达6158.6万次。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取得的切实成效引发积极关注。马有祥副部长在启动活动上通报的“5年累计培训农民1亿人次以上”“5年累计为农民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超过6亿次,销售农产品超400亿元”等数据,被《光明日报》等媒体设置在新闻标题中。此次培训周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也被广泛宣传,舆论认为培训活动强化了农民对手机的新认识,有效提升农民数字技能,推动把手机“新农具”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今年“618”电商购物节期间,农产品销售再创佳绩。“京东农产品上行业务量同比增200%”“抖音果蔬类农产品销量翻倍”等数据信息在各媒体平台大量传播。从热点内容看,源头生鲜好货、特色农业产业带备受关注,“高品质农产品”“产地农产品”成为高频词。河南产业带的蛋类、海南产业带的芒果、四川产业带的樱桃等产地直发订单量爆发式增长,黑龙江五常大米、福建宁德黄花鱼、江苏阳山水蜜桃、云南芒市咖啡豆等地方优选农产品频登畅销榜。新华网等媒体援引京东数据称,高品质农产品单价超过同类商品均值2倍、加购量超过平时的3倍,农产品品质化消费成为“618”新趋势。舆论认为,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体系为农产品上行打造高效通道,促进了农产品优质优价正向激励机制的建立,形成了消费升级、农业现代化之间的正向循环。此外,各地淘宝村(县)也广泛吸引舆论目光,“山东曹县两日快递量接近100万单”“福建安溪灶坑村铁艺家具成为销量‘黑马’”“云南玉溪花卉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58%”等消息接连出现。

此外,广东荔枝再次迎来丰产大年,当地政府联动多方力量,接连推出“我为荔农办实事”“十万电商卖荔枝擂台赛”“我在视频号卖荔枝”等活动开展荔枝数字化营销,引发各界热烈响应。其中,天猫打造线上主会场,京东设立专题页面,5500多名抖音主播直播超过1万场,600多位微信视频号达人同时在线推介等举措,引发线上线下的踊跃互动。“广东喊全国人民吃荔枝”“助荔广东”等微话题的阅读量共计超过4亿次。广东政府部门还举办了“广东喊全球吃荔枝”活动,新华网就此策划全球荔枝推广行动,以“荔”为媒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广东荔枝品牌。全球千余家媒体进行传播报道,吸引了美国、德国、阿联酋等数十个国家的网民阅读浏览。6月下旬,广东荔枝销售和出口呈现的“大幅增长”态势备受关注,“销售金额达4.25亿元,同比增长49.3%”“超过1.5万吨的荔枝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等数据被广泛转发。

猜你喜欢
夏粮农村部三农
农业农村部明确一季度重点工作
攻坚克难“闯五关” 我国夏粮实现增产丰收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农业农村部: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农业农村部: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
打好明年夏粮丰收头一仗
夏粮再获丰收 产量再创新高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