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利水电工程常见施工技术及保障措施研究

2021-10-29 09:16王军华
四川水泥 2021年9期
关键词:围堰导流水利水电

王军华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0 前言

我国人均水资源十分紧张,同时资源紧张问题也成为国家发展的阻碍因素。在未来发展中,我国坚持走新常态经济建设道路,加强资源利用,在开发社会资源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资源和能源充足,为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社会对水利水电工程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只有不断改进和优化施工技术、提升施工质量,才能建设高水平的水利水电工程,才能优化建设效果,充分发挥出水利水电工程的价值。

1 施工质量控制重要性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有助于落实质量控制目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较多的作业内容,质量安全隐患也较多,导致难以高效实现工程建设目标。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中,能够保证第一时间发展并且妥善处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风险,可以严格地监督控制后续工程施工质量,能够将各个环节施工质量水平提升,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满足预期标准。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发生质量问题,还可能由于实际情况和设计方案不符合而发生变更等问题。通过施工质量控制可以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有助于施工成本的控制,有助于减少浪费问题,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工程变更可能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发生经济纠纷等问题,通过质量控制可以建设变更问题,进而减少经济纠纷发生的概率。工作人员通过采取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可以将施工质量问题发生的风险有效降低,有助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成本的控制,将施工变更、成本高等问题有效减少,实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水平优化的效果。

2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的碾压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核心原材料就是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是最基础的材料,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决定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充分做好混凝土碾压工作。水利水电工程往往应用的是大体积混凝土,具体碾压过程中需要重点重视三方面内容,分别为混合高粉煤灰的混凝土、混合砂卵石和水泥的混凝土、平碾压混凝土。在碾压过程中,你那呀效果会随着原材料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形状。为此,施工人员需要明确工程建设要求,明确各种类型混凝土的性质和特点,合理选用混凝土原材料和碾压技术,将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提高。施工人员在具体碾压过程中还要对混凝土的粘稠度进行重点分析,从宏观标准和规范上将粘稠度提高,从而将混凝土强度和硬度提升,以免在后续施工中安全风险和隐患较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使用[1-3]。

2.2 预应力固锚施工技术

施工人员在应用预应力锚固技术中需要对该技术的作用和价值有充分把握,明确施工技术流程。为此,工作人员要根据工程要求提前将各项标准、参数、锚固深浅确定好,在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后,可以利用砭术技术将水利水电工程中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应用效果优化。同时,施工人员还要对每个施工细节和流程提高重视,尤其要对交叉施工过程提高重视。为了做好施工现场设备的良好防护,应当预留钢绞丝和锚束钢丝间隙,确保预应力锚固的应用效果。

2.3 混凝土外加剂施工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混凝土外加剂应运而生并且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合理应用外加剂能够将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效提升,有助于水利水电工程使用寿命的有效延长。外加剂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同时合理应用外加剂在提高混凝土自身强度、优化工程建设整体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5]。

2.4 坝体填筑防渗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渗漏水问题,同时渗漏水问题也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难点之一。在水利工程运行中,由于运行环境较为复杂,长期受到外界环境干扰侵蚀,导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裂缝,久而久之发生渗漏水问题,甚至会破坏水利水电自身的稳定性。为此,施工人员要加强施工过程中坝体填筑防渗技术的应用。在灌浆过程中需要做好灌浆孔的准确定位,实现坝体稳定性增强的效果,同时要做好土坝变形的有效控制。

2.5 导流技术

全段围堰导流技术是常用的一种导流方法,该方法采用的是一次性整体导流河流水域的方式,与之相对的是分段围堰导流技术。全段围岩导流技术监理的拦河围堰以河床水闸和大坝等工程轴线为基础,将水流引入临时排水设施和下游河道中从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得以顺利地展开。全段围堰导流技术需要覆盖较大的面积,导流过程中承受的水流量较大,所以相对于分段导流技术有着更大的施工难度。当前在一些工程量小、水流量小、施工面积小、工期紧张的水利水电工程中通常会采用全段围堰导流技术,一次性截断河流,节省了后期拆建工作。隧洞导流技术常常应用于坚硬山石的山区地段或者隧洞周边。明渠导流技术常常应用于平原或者河流两岸较为平缓的地带。涵管导流技术常常应用于河流水流量较小的工程中。总之,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导流技术。

图1 截流后围堰

2.6 围堰技术

过水围堰可以将围堰受到水流的冲击有效降低。在具体开展围堰施工中需要加固处理围堰表面,以免水流冲刷和破坏围堰,导致发生滑动等问题。当前混凝土围堰和土石围堰是最为常用的两种过水围岩方式,这两种施工方式有着较为合理的厚度,较强的防水能力,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可以很好地保证施工作业的质量安全。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较为常用的另一种围堰技术为不过水围堰,该技术能够就地取材,有着便捷的拆除方式,无需投入过多的资金。不过水围岩无需加固表面,有着较低的施工难度,该技术有着很强的适应性,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在具体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表面不能过水,水流压力和冲击力完全作用于围岩自身,在水流量大和汛期如果应用该技术需要采取加固措施提高围堰的整体稳定性,避免过大的冲击力破坏围堰解耦股。

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对策

3.1 强化施工质量监管

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有助于高效监督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将施工质量水平提升,保证安全顺利地完成工程建设。质量监管体系对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需要将工程设计和工艺明确,严格控制材料采购工作,全面监督施工材料的质量。质量监管人员还要加强完善工程设计方案,加强对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方案的严格审核。在完成工程设计后,需要监督各个施工工艺的情况,确保按照要求开展各项施工工艺作业,以免发生安全问题。在开展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制定施工程序。施工企业在开展质量管理中要及时向上级部分反映质量违规问题,如果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可以勒令其暂停施工,并且详细记录相关问题,按照规范仔细审查。在施工场地内工作人员要做好第一手资料及时掌握,和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及时发现并且处理不合格之处。要注意提升全体参建人员的质量意识,做好监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细分质量责任,使用配套的奖惩制度督促员工及时落实自身工作内容。

3.2 设备管理

现如今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应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在开展正式施工作业前需要工作者加强检测所用机械设备的性能、规格,明确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明确设备是否能够达到工程建设需要的标准。当一切合格后可以进入现场,合理摆放并且分配设备,由操作人员开展施工作业。为了保证施工作业的质量安全,要注意坚持持证上岗原则,加强培训教育,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保证规范、正确地开展设备操作。水利水电工程往往有着十分复杂的施工环境,如果操作失误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项目产生威胁,导致降低工程质量、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企业损失惨重。为此,要注意定期维修保养设备,加强检测设备性能,及时排查故障,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只有确保设备运行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现场监管人员要注意严格监督操作行为,杜绝违规操作,严格落实设备管理工作,确保施工进度和安全。

3.3 技术优化工作要抓紧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通过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引进和开发、创新新技术有助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价值。为了将员工创新和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出来,顺利安全地完成各项施工作业,可以加强考核和奖励机制的合理指定,督促员工采用安全技术开展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技术人员同时也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改进创新安全技术。

3.4 加强落实安全责任制,将员工责任感提升

施工单位要将安全意识灌输到每位水利工程参建人员的思想当中,将所有工作人员的职责明确,将安全意识水平提升。通常可以采用安全责任制将所有人员的职责、权利划分情况,保证优化配置各项资源,保证分工明确,各个工作人员可以高效完成自身的工作权责。为了提升员工的责任感,可以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明确安全事故酿成的严重后果和对企业、员工的伤害,让员工充分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施工中提高对安全的重视。

4 结束语

做好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工作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现如今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价值,只有不断提升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才能保障工程有条不紊地开展。在未来发展中,相关工作者要积极改进创新,加强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全面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效果。

猜你喜欢
围堰导流水利水电
专利名称: 导流筒钼质固定装置
导流格栅对发射箱内流场环境影响研究
《湖南水利水电》2021年总目次
风电叶片成型所用导流网导流速率研究
非均布导流下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模拟
湿地输油管线泄漏应急处理组装围堰的研制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监测
农村水利水电
双壁钢围堰水上拼装与打捞复位技术研究